李陇平
- 作品数:69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榆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N-氨甲酰谷氨酸在牛、羊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4年
- N-氨甲酰谷氨酸(NCG)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在牛、羊的营养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奶牛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增加瘤胃微生物多样性、改善乳品质,增强奶牛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公牛肉品质、降低尿氮和血液中尿素氮和氨的浓度,促进氨的排出和氨基酸的合成;提高绵羊的产羔率、改善限饲湖羊胎儿的肝脏炎症;促进哺乳山羊羔羊生长发育等方面。本文综述了饲粮中添加NCG对牛、羊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免疫调节、泌乳性能和机体抗氧化影响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基于牛、羊不同生产性能需求添加NCG的剂量选择策略,为应用NCG提高牛、羊的生产性能提供参考。
- 杨兴林李陇平李金昕屈雷
- 关键词:免疫调节繁殖性能
-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被引量:12
- 2020年
- 以陕北白绒山羊为主的羊产业已经成为陕北地区农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但是,羔羊和成年羊只的大面积群体性死亡一直是困扰陕北白绒山羊养殖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诱导山羊多种致死性疾病,病理复杂多样,导致包括以败血症和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和乳房炎,不仅危害泌乳期母羊自身健康,而且严重危害羔羊健康[2-3]。
- 李托李陇平李陇平高妮薛佳敏
- 关键词:致死性疾病陕北白绒山羊致病性大肠杆菌成年羊
- 陕北白绒山羊皮肤毛囊形态结构及其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试验旨在研究陕北白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及其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间的相关性,为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及皮肤毛囊性状在绒山羊选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制作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切片,用显微照相系统观察皮肤毛囊形态特征,统计分析皮肤和毛囊的特征参数,并用SPSS 17.0软件分析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陕北白绒山羊毛囊成群分布且以三元型毛囊群为主,占总毛囊群的85.80%;产绒量与体重、绒长度、S/P值、次级毛球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次级毛囊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长度与产绒量、次级毛球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重、S/P值、次级毛囊直径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细度与S/P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S/P值影响绒细度,而体重、绒长度、S/P值、次级毛囊密度(绒密度)显著影响产绒量(P<0.05)。综合分析认为,S/P值可以作为陕北白绒山羊选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性状指标,在育种工作中选择高S/P值个体,不仅能够提高产绒量,而且能够提高绒长度、降低绒细度,解决产绒量和绒品质同时提高的矛盾。
- 史雷屈雷刘锦旺朱海鲸李陇平黄帅
- 关键词:陕北白绒山羊皮肤毛囊产绒量
- 陕北白绒山羊源大肠杆菌噬菌体、沙门氏菌噬菌体、微生物制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陕北白绒山羊源大肠杆菌噬菌体、沙门氏菌噬菌体、微生物制剂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大肠杆菌噬菌体PE004和沙门氏菌噬菌体PS006及其微生物制剂不仅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陕北白绒山羊羔羊腹泻的新型生物...
- 李陇平 李托屈雷
- 奶牛乳房炎源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被引量:8
- 2020年
- 为了研究陕北地区奶牛乳房炎源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从某规模化奶牛场无菌采集98份乳样,通过形态学、16S rDNA序列分析和K-B药敏纸片法鉴定葡萄球菌,并检测其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从89份乳样中分离得到56株葡萄球菌,包括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8.9%,33/56),6株表皮葡萄球菌(10.7%,6/56),5株溶血葡萄球菌(8.9%,5/56);5株产色葡萄球菌(8.9%,5/56),4株松鼠葡萄球菌(7.1%,4/56),3株腐生葡萄球菌(5.4%,3/56)。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97%)、氨苄西林(75.8%)和克林霉素(60.6%)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红霉素(48.5%)和四环素(9%)。除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外的23株其他葡萄球菌中,1株表皮葡萄球菌和1株溶血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产生耐药,为多重耐药菌株。试验分离的所有菌株均对替考拉宁、氯霉素和头孢菌素敏感。表明头孢西丁、氯霉素和四环素类抗菌素对引起该奶牛场的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用药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 李托李陇平李陇平杨学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葡萄球菌耐药性
- 中药饲料添加剂预防羔羊腹泻临床试验研究
- 2025年
- 本试验旨在探究中药饲料添加剂对哺乳期羔羊腹泻的预防作用。选取56只7日龄、体质量约5 kg的健康湖羊哺乳期羔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羔羊开口料中添加0、1%、2%和4%比例的复方中药添加剂(由干姜、柴葛根和木香等组成),进行为期45 d的饲喂试验,每日观察并记录羔羊的腹泻发病情况,计算腹泻率;每隔15 d测定羔羊体质量、采食量,计算日增重和料重比,采集血样并分离血浆,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法、BCA法、比色法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羔羊血浆生化指标(TP、ALB、ALT和CRE);采用ELISA法测定免疫指标(IgG、IFN-γ、IL-1β、IL-6、IL-10和TNF-α)和抗氧化指标(GSH-Px、T-AOC、SOD和MDA)。结果显示,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羔羊腹泻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组羔羊体质量、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试验Ⅱ组各项指标表现较优。第45天时,3个试验组羔羊血浆中ALB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5天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羔羊血浆中抗氧化指标开始出现显著性变化;在第45天时,3个试验组羔羊血浆中GSH-Px、SOD、T-AOC和MDA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Ⅱ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第15天、第30天和第45天时,3个试验组羔羊血浆中IgG和IFN-γ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羔羊血浆中IL-10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Ⅱ组羔羊血浆中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因此,在羔羊开口料中添加该中药饲料添加剂可以增强羔羊抗氧化功能和调节免疫功能,从而降低腹泻率,且不影响日粮的适口性和采食量,推荐2%为日粮中的最佳添加剂量。本研究为研发预防羔羊腹泻的中药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 王际中魏赛张洺溪韩鑫李陇平毕台飞屈雷董书伟
- 关键词:中药饲料添加剂羔羊腹泻抗氧化免疫调节
- 一种羊用采精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羊用采精器,包括采精筒、导管、一号水泵、MCU模块、电池、集精杯、二号水泵、喷管、控制面板、胎体、防水隔板和柔性垫层,采精筒上部设有胎体,胎体下方悬空设置喷管,喷管下方两侧的采精筒筒壁上对称设有一号水...
- 朱海鲸李陇平刘锦旺史雷宋晓越翟军军董书伟李河林屈雷
- 文献传递
- 立足于产教一体化的《猪生产学》教学方法改革和探讨
- 2025年
- 【目的】为解决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契合产业需求的教学优化路径。【方法】基于动物遗传、育种等选修课程体系,针对课程教学中的痛点,结合养猪产业实际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结果】通过教学模式优化,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结论】立足课程特点与产业需求的教学改革,对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与实践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也为同类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 李托李陇平敬晓棋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绒山羊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应用,目前已有诸多研究从影响绒山羊产羔率、繁殖力、产绒性状等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方面着手,对相关基因进行了筛选和鉴定。对绒山羊繁殖性能、生长性状、产绒性状尤其是毛囊发育等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后续开展绒山羊育种工作,建立高品质羊群提供借鉴和参考。
- 李托李陇平
- 关键词:绒山羊生长性状毛囊发育
- 转FGF5s基因的陕北白绒山羊粪便菌群分析
- 2018年
- 为了对转FGF5s基因陕北白绒山羊的生物安全进行评价,试验以转FGF5s基因和野生型陕北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新鲜粪便样品,用灭菌生理盐水进行梯度稀释后分别接种LB固体培养基、胆硫乳琼脂培养基、肠球菌琼脂培养基、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和甘露醇盐琼脂培养基,37℃恒温过夜培养后分别对培养基上生长的所有需氧菌、沙门氏杆菌、肠球菌、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菌落计数,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在5种培养基上形成不同的菌落形态,菌落计数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转FGF5s基因与野生型陕北白绒山羊粪便中的需氧菌菌群结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 李陇平李钰锦刘锦旺朱海鲸黄帅屈雷
- 关键词:粪便菌群分析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