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捷
-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鄱阳湖区洲滩底质有机氯农药的垂直污染特征被引量:13
- 2008年
- 为了解鄱阳湖区滩地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以南矶山滩地为研究现场,采集底质沉积柱状样品38cm,按每2cm厚度将底泥分样。采用索氏提取方法(Soxhlet Extraction,SE)和气相色谱法,分析底质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底质中HCHs、DDTs的平均值分别为1.198μg·kg-1、34.393μg·kg-1,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GB15618-1995)。HCB、PS检测均值分别为2.332μg·kg-1、26.613μg·kg-1。HCHs及DDTs的垂直污染研究中,表现出较明显的年代分布特征,δ-HCH在1982年出现最大的峰值(6.750μg·kg-1),P.P'-DDD在1953、1987年有两个较明显的峰值,这与我国六六六、滴滴涕农药的投产及禁用时间相关。PS在1961、1999年前后出现两个高峰,这与鄱阳湖地区杀灭血吸虫使用五氯酚钠的量的变化有关。鄱阳湖洲滩五氯酚钠洒药区域不能作为绿色食品生产的基地。
- 刘小真周文斌胡利娜梁越刘艳魏洽李庆义金静林捷
-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气相色谱法底质垂直污染
- 鄱阳湖区海会镇洲滩底泥有机氯农药污染研究被引量:20
- 2008年
- 目的了解鄱阳湖区洲滩底泥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为制订鄱阳湖区洲滩底泥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10月底,在鄱阳湖区海会镇的洲滩(北纬29°32′35″,东经116°05′49″)自湖水边向坡地依次设置4个采样点(各个采样点间距离约为150m,距离湖水边最远的采样点为蔬菜种植基地),在每个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约200g。采用毛细柱气相色谱法(GC-ECD)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进行有机氯农药的生态风险分析。结果鄱阳湖区海会镇洲滩底泥中六六六类(HCHs)农药含量平均为3.460μg/kg,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残留物为γ-HCH,其平均值为2.485μg/kg。底泥中滴滴涕类(DDTs)农药含量平均为19.707μg/kg,其主要降解产物为p,p’-DDD(平均值为19.200μg/kg)。底泥中六氯苯(HCB)的含量由近湖点的1.525μg/kg上升到远湖点的15.925μg/kg。底泥中五氯酚钠(SP)含量较高,平均值达20.750μg/kg。结论鄱阳湖区洲滩存在有机氯农药污染,五氯酚钠洒药区域不应作为绿色食品生产的基地。
- 刘小真周文斌魏洽刘艳林捷胡利娜金静李庆义
-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底泥
- 抚河南昌段底泥HCHs及DDTs的污染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为了解抚河南昌段底泥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情况,以便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2007年2月在抚河南昌段截流清理淤泥之际,采集了5个断面的底泥样品,经索氏提取及GC-ECD气相色谱仪检测。[结果]抚河南昌段底泥HCHs的残留量较低,采样点HCHs总量最大值为3.988μg/kg;但DDTs的残留量较高,检测范围为25.875~281.610μg/kg。P.P’-DDE、O.P’-DDT、P.P'-DDD的平均值分别为16.216、25.003、95.820μg/kg。抚河底泥OCPs的主要残留物是β-HCH、δ-HCH、P.P'-DDE、P.P’-DDD。[结论]抚河底泥可用于城市绿化施肥;同时应控制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抚河。
- 刘小真周文斌魏洽刘艳林捷胡利娜李庆义
- 关键词:底泥GC-ECDHCHSDD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