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杰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稻麦
  • 1篇稻麦轮作
  • 1篇稻田
  • 1篇稻田土
  • 1篇稻田土壤
  • 1篇土壤
  • 1篇作物
  • 1篇轮作
  • 1篇秸秆
  • 1篇秸秆覆盖
  • 1篇秸秆覆盖还田
  • 1篇秸秆还田
  • 1篇还田
  • 1篇甲基汞
  • 1篇覆盖还田

机构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篇吴永贵
  • 1篇舒瑞
  • 1篇王永杰

传媒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秸秆覆盖还田对稻麦轮作体系中土壤及作物甲基汞累积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以贵州万山汞矿区的汞污染稻田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模拟探究了小麦-水稻轮作情况下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及小麦与水稻在重要生育期(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扬花-灌浆期、乳熟-收获期)甲基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中甲基汞含量,且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甲基汞及作物甲基汞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其中,小麦秸秆还田后土壤甲基汞含量增加127.1%,水稻秸秆还田后土壤甲基汞含量增加25.1%,这可能缘于迥异的种植条件。同时,作物秸秆还田后小麦、水稻植株体内甲基汞含量也呈增加趋势,其中,小麦根部、地上部(茎叶)和籽粒甲基汞含量分别增加124.6%、79.2%和169%,水稻根部、地上部和籽粒甲基汞含量依次增加40.1%、61.7%和25.9%,表明作物甲基汞吸收累积量的上升可能主要源于土壤甲基汞含量的上升。因此,汞污染地区传统农艺措施中惯常采用的秸秆还田可能会显著增加人体甲基汞暴露风险,在汞污染地区推广作物秸秆还田措施时应持谨慎态度。
陈宗娅王永杰舒瑞付芳婧吴永贵
关键词:秸秆还田稻田土壤稻麦轮作作物甲基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