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晓敏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外周
  • 1篇外周置入中心...
  • 1篇经外周置入
  • 1篇经外周置入中...
  • 1篇静脉
  • 1篇静脉导管
  • 1篇PICC
  • 1篇B超
  • 1篇B超引导
  • 1篇穿刺
  • 1篇穿刺法
  • 1篇穿刺针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2篇洪静芳
  • 2篇李彩云
  • 2篇柴长梅
  • 2篇翟晓敏
  • 1篇王伟

传媒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PICC改良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改良固定方法在肿瘤患者化疗置入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置入PICC化疗肿瘤患者1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固定方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置管期间PICC异常情况发生,并记录无菌贴膜更换时间。结果观察组置管期间PICC异常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718,P=0.017);观察组患者置管期间提前更换无菌贴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4.958,P<0.001)。结论改良固定方法可有效减少PICC断裂、异位、局部皮肤感染及受压情况发生,减少患者置管期间提前更换无菌贴膜发生,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李彩云柴长梅翟晓敏洪静芳
关键词:PICC
带空气穿刺法对B超引导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带空气穿刺法对B超引导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穿刺的影响,以期为临床PICC准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安徽省立医院肿瘤科治疗的266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行PICC。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肝素液预冲穿刺针后弃去肝素液(带空气穿刺法),对照组采用肝素液预冲后穿刺针内保留肝素液(带液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穿刺一次成功率及置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48%(123/133),高于对照组的84.21%(11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所需时间为(19.98±2.12)min,少于对照组的(23.45士2.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操作中,带空气穿刺法优于带液穿刺法,能提高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置管时间,值得推广。
李彩云柴长梅王伟翟晓敏洪静芳
关键词:穿刺针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