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冰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合肥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服装
  • 2篇饰品
  • 2篇数字化
  • 2篇服饰
  • 2篇服装设计
  • 1篇大学生
  • 1篇印花
  • 1篇印花布
  • 1篇增材制造
  • 1篇三维服装
  • 1篇三维服装设计
  • 1篇三维人体测量
  • 1篇饰品设计
  • 1篇首饰
  • 1篇首饰品
  • 1篇数学
  • 1篇体型
  • 1篇体型研究
  • 1篇女大学生
  • 1篇偏好

机构

  • 9篇合肥师范学院

作者

  • 9篇胡冰
  • 4篇汪世奎
  • 3篇吴道义
  • 1篇李辉周

传媒

  • 2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中原工学院学...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 1篇轻工科技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年份

  • 5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翻折领立体造型数学模型的建立
2017年
通过实验测量的方法,对翻折领制图尺寸进行定量,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三维数字化人体互动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偏相关性分析,得出表征翻折领肩部立体造型的角度—领座与肩线夹角;并对翻折领底线下弯量与表征肩部立体造型的特征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起翻折领底线下弯量和领座与肩线夹角间的数学回归模型,实现翻折领结构的快捷、准确绘制,也为探究其他领型的纸样设计与立体造型之间的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想法。
胡冰汪世奎
关键词:立体造型
数字化背景下徽州传统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被引量:1
2025年
徽州传统服饰文化发轫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历经千年形成独特体系。其形制融合了中原汉族礼制与皖南地域文化,既承袭唐宋衣冠规制,又融入徽州宗族伦理、耕读传统及商帮文化精髓。作为徽文化基因库的重要载体之一,徽州传统服饰不仅是地域身份标识,也是构成徽州古村落文化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文旅融合中展现出可观价值,徽州传统服饰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该文化体系正面临三重危机:匠人群体老龄化、技艺传承断层以及文化符号认知弱化。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徽州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方法,如建立数字化档案、虚拟展示、3D建模。同时,徽州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以及社区参与等多方面的社会支持。只有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对徽州传统服饰文化的有效保护与传承,并为传统技艺的延续与发展开辟数字赋能的新范式。
胡冰吴道义周雅琼
关键词:数字化
3D打印智能可穿戴服饰品设计策略研究
2025年
3D打印智能可穿戴技术是3D打印与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及智能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在科技与设计紧密交织的当下,3D打印可穿戴技术的融入为服饰品设计开辟了个性化、智能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为了深入探索推动3D打印智能可穿戴服饰品迈向更高层次智能性、舒适度、多样性及创新性的有效路径,提出可从个性情感设计、创新材料设计及跨界融合设计三方面着手,实现革新服饰品设计理念与实践方法的策略。
周雅琼胡冰
关键词:3D打印服饰品设计
基于受众偏好的首饰品设计实践探索
2024年
通过问卷调查及年龄与偏好度的交叉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受众人群在首饰品设计类型、风格、图案造型以及材质与色彩选择上的偏好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分别选取老年、中年和青年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年龄段群体,依据其各自对首饰品设计的偏好,融合数字设计与增材制造技术,深入探索了“花窗疏影”这一主题下,系列首饰的设计与制作实践。提出以受众偏好为导向进行首饰品设计的建议,以期能够更准确、有效地探索符合市场需求的首饰设计产品。
李辉周周雅琼胡冰
关键词:首饰品数字化增材制造
基于纺织图案特征分析的服装生产瑕疵检测技术
2025年
为提高服装生产中织物瑕疵检测的速度和准确率,提出了一种结合改进深度生成对抗网络(DCGAN)与改进YOLOv5模型的服装生产瑕疵检测(IDPGP)方案。消融实验结果显示,完整IDPGP方案的检测准确率达95%,误检率和漏检率分别控制在3%和2%左右,处理速度约150 ms。在实际应用测试中,该方案对3000个样本的平均分类准确率接近98%,优于CA-EfficientDet方案的88%。IDPGP方案有助于企业对服装生产质量进行控制,也为服装生产瑕疵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胡冰汪世奎
关键词:服装生产瑕疵检测
基于问卷调查的金属首饰消费行为研究
2024年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首饰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之一。为充分了解首饰品消费的行为和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徽省的金属首饰消费者进行购买次数、购买渠道、购买品牌、购买动机和关注因素等五个方面的调查,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为安徽省金属首饰的研发和营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胡冰周雅琼吴道义
基于JMP分析的某地区女大学生体型研究
2023年
为满足大学生消费群体对服装精确性及合体性的需求,利用三维人体测量系统对某地区女大学生的重要部位尺寸进行测量,获得316组有效人体数据样本.借助以六西格玛理论为基础的统计分析软件JMP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对女大学生的身高、腰围高、臂长、胸围、腰围和臀围测量数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中A体型的人数占比最高,为33.5%,其次为B体型和Y体型,两体型占比较为接近,同时臀围和腰围的差值集中在20 cm左右.对比标准中间体,试验人体体型总体上更为修长和丰满.分析测量指标间的相关性,分别建立相关性系数大于0.5的各指标间的回归模型,身高与腰围高、胸围与腰围、胸围与臀围的线性拟合方程的残差拟合优度P值均大于0.05,残差符合正态分布,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胡冰周雅琼
关键词:体型围度三维人体测量
参数化人体模型下基于密集卷积网络的三维服装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2025年
服装设计算法已成为现代服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工具,极大地推动着设计创新与发展。为提高设计效率与精准度,研究设计了一种三维服装设计方法。过程中,结合密集卷积网络和人体关节点信息,捕捉人体体型的关键点以设计贴合的服装。在对腿部的异常值检测中,腰围的异常值数量为23次左右,在迭代次数为320时,研究方法的拉普拉斯误差为3.50 mm,低于对比算法。说明研究方法在服装设计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设计的服装在腰围等范围比较大的部位效果较好。研究能够为设计更合身的衣服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胡冰汪世奎
关键词:三维服装设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砀山蓝印花布的活态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5年
乡村振兴背景下,砀山蓝印花布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具有深远意义。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砀山蓝印花布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其独特性与价值,包括文化内涵、图案艺术和制作工艺。结果显示,砀山蓝印花布面临现代审美融合、生产效率低下及传承人才短缺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从服装设计视角提出了创新与融合设计理念、技术与工艺创新及培养与扶持技艺传承人等策略。结论认为,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有效促进砀山蓝印花布在乡村振兴中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为地方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汪世奎胡冰吴道义
关键词:蓝印花布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服装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