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利梅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岭南
  • 5篇卒中
  • 5篇卒中后
  • 5篇疗效
  • 4篇头皮
  • 4篇头皮针治疗
  • 4篇皮针
  • 3篇血瘀
  • 3篇中风
  • 3篇气虚
  • 3篇气虚血瘀
  • 2篇血瘀型
  • 2篇针刺
  • 2篇肢体
  • 2篇中风后
  • 2篇失眠
  • 2篇气虚血瘀型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后

机构

  • 13篇广东省第二中...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苏利梅
  • 5篇秦敏
  • 4篇潘杰
  • 2篇曾科学
  • 2篇李敏
  • 1篇李琦
  • 1篇周莉
  • 1篇黄春梅
  • 1篇杨丽
  • 1篇王慧
  • 1篇陈虹
  • 1篇王小寅
  • 1篇秦敏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新中医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心电图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2
  • 4篇2018
  • 1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中医量化疗效评价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型的量表(自拟)有效性评价。方法通过采用分析量表对该证型患者症状好转程度积分改变,与NIHSS评分量表类似的中医证候量表对照,反映其可行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以及中风病气虚血瘀型评价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可用来评价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型疗效,值得临床推荐。
李敏苏利梅周莉曾科学
关键词:中风气虚血瘀证
岭南头皮针治疗卒中后痰热扰心型失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比较岭南头皮针与常规针刺治疗卒中后痰热扰心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痰热扰心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岭南头皮针组、常规针刺组,各40例。岭南头皮针组予针刺阳明1组、厥阴2组、厥阴3组、厥阴双侧少阳2组,常规针刺组予针刺照海、申脉、神门、安眠、四神聪、三阴交、行间、丰隆、劳宫等穴,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严重失眠程度指数(ISI)及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和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ISI评分显著降低(P<0.05),血清5-HT含量显著升高(P<0.05),岭南头皮针组调节幅度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随访时,两组PSQI评分、ISI评分、血清5-HT值均有所反弹但不明显,岭南头皮针组反弹幅度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岭南头皮针组总有效率89.74%(35/39)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的68.42%(26/38)(P<0.05)。结论:岭南头皮针治疗卒中后痰热扰心型失眠疗效确切,适宜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黄春梅麦晓洇陈韵龙周泽霖潘杰潘杰苏利梅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5-羟色胺
吴注《标幽赋》之针灸特色浅析被引量:1
2022年
吴崑所著《针方六集·开蒙集·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对《标幽赋》的注解在阐发窦氏针灸思想的基础上,展现了吴氏重视脾胃、“针药并因于病”及重视调神的针刺思想,“八法针方”“五门针方”“两尺、两寸”经络诊法及金针拨障术等特色针法和诊治经验,特色鲜明,临床价值较高。
苏利梅吴云云
关键词:《标幽赋》注解
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观察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源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颈痛量表(NPQ)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3.33%(25/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和N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的PSQI评分和NPQ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颈源性失眠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陈虹陈文威秦敏杨艳芳苏利梅
关键词:颈源性失眠
岭南头皮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理论探析被引量:1
2024年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预后效果。岭南头皮针是常见的岭南飞针疗法之一,临床上治疗PSCI具有一定的疗效及优势。笔者从中医对PSCI的认识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岭南头皮针治疗PSCI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岭南头皮针治疗PSCI提供更多参考。
蔡科妍苏利梅蔡科达蔡伟彬郑晓彤王小寅秦敏
关键词:卒中后认知障碍
秦氏头皮针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头晕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秦氏头皮针治疗中风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中风后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秦氏头皮针治疗,疗效评价使用卫生部颁布眩晕指标原则标准拟定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3.3%)(P<0.05),患者治疗中未出现副作用。结论秦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眩晕疗效明确,且无明显副作用。
苏利梅潘杰
关键词:体针
眼周针刺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干梗死后眼睑下垂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目的:探讨眼周针刺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干梗死后眼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干梗死恢复期眼睑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眼周针刺结合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方法,对照组仅予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7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周针刺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干梗死后眼睑下垂临床效果显著。
苏利梅潘杰
关键词:脑干梗死眼睑下垂临床疗效
岭南头皮针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BDNF、IL-6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观察岭南头皮针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卒中二级预防及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组另予岭南头皮针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头皮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测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测评运动功能、气虚血瘀证量表评估证候改善情况,检测血清BDNF及IL-6浓度变化,并通过MMSE积分评估临床方面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81.67%)较治疗组(95.00%)更低,疗效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MoCA、MBI评分及血清BDNF均有提高(P<0.05),中医症候评分、IL-6水平均有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差异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有提高(P<0.05),组间比较P=0.06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岭南头皮针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调节患者血清BDNF、IL-6水平,适宜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苏利梅李德瑜陈小芳蔡伟彬秦敏秦敏蔡科达陈琼君
关键词:气虚血瘀型BDNFIL-6
改良岭南飞针之腹针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脘腹胀满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究改良岭南飞针之腹针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脘腹胀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68例创伤性SCI后脘腹胀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岭南飞针之腹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曲美布汀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9%,高于对照组的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轻度、中度、重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围减少长于对照组,肠鸣音增加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岭南飞针之腹针治疗创伤性SCI后脘腹胀满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苏利梅蔡伟彬秦敏蔡科达刘洋
关键词:腹针创伤性脊髓损伤脘腹胀满
慢性病共病患者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慢性病共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检索中、外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 Fang Data、VIP、SinoMed。检索慢性病共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研究。检索建库至2024年7月1日,使用RevMan 5.4和Stata 18.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1137737例患者。结果显示吸烟(OR=1.11,95%CI=1.05~1.18)、低社交活动(OR=1.52,95%CI=1.06~2.17)、患2种慢性病(OR=1.15,95%CI=1.05~1.26)、患3种慢性病(OR=1.37,95%CI=0.96~1.94)、患4种及以上慢性病(OR=1.67,95%CI=1.49~1.87)、患2种心血管代谢性疾病(OR=1.72,95%CI=1.42~2.07)、患3种及以上心血管代谢性疾病(OR=2.53,95%CI=1.41~4.54)及8种共病模式分别为神经精神类(OR=2.05,95%CI=1.83~2.29)、癌症/感觉障碍(OR=1.32,95%CI=1.18~1.47)、糖尿病/心脏病(OR=2.17,95%CI=1.68~2.08)、糖尿病/中风(OR=2.92,95%CI=1.49~5.71)、糖尿病/高血压(OR=1.93,95%CI=1.72~2.17)、高血压/心脏病(OR=1.56,95%CI=1.40~1.74)、中风/心脏病(OR=2.65,95%CI=1.89~3.71)、中风/糖尿病/心脏病(OR=3.95,95%CI=2.81~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吸烟、低社交活动、慢病数量、不同共病模式均是慢性病共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早期筛查并干预,降低慢性病共病患者认知障碍的进展。
杨丽李琦李琦吕宗泽谷云青苏利梅王慧
关键词: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