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彦明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北方电子设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激光
  • 1篇敌我识别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频率
  • 1篇远场
  • 1篇远场光斑
  • 1篇收发
  • 1篇双基地
  • 1篇双基地MIM...
  • 1篇强激光
  • 1篇联合估计方法
  • 1篇脉冲
  • 1篇脉冲强激光
  • 1篇雷达
  • 1篇激光技术
  • 1篇估计方法
  • 1篇光斑
  • 1篇光技术
  • 1篇光束
  • 1篇光束质量

机构

  • 4篇中国北方电子...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电...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北方车辆...

作者

  • 4篇于彦明
  • 3篇叶征宇
  • 1篇吴谨
  • 1篇宋海平
  • 1篇王东蕾
  • 1篇吕跃广
  • 1篇郑志东
  • 1篇蒋毅坚
  • 1篇王智勇
  • 1篇方飞
  • 1篇袁红刚
  • 1篇宋茂玉
  • 1篇王龙
  • 1篇陶欢
  • 1篇李勇
  • 1篇王涛涛
  • 1篇刘金生
  • 1篇王晓
  • 1篇赵志龙
  • 1篇李斐斐

传媒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电子对抗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时空非均匀采样下双基地MIMO雷达收发角及多普勒频率联合估计方法被引量:6
2015年
该文针对发射阵列、接收阵列以及多级延迟器均为非均匀配置的双基地MIMO雷达,提出基于时域和空域二次自由度扩展的发射角、接收角以及多普勒频率估计的ESPRIT(Estimating Signal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双基地MIMO雷达特殊的方向矢量特点(矩阵的Khatri-Rao积形式),对接收信号进行两次行置换以及去冗余处理,实现了时域和空域孔径自由度的二次扩展。然后对新数据进行时空"滑窗"处理,利用ESPRIT算法分别估计出目标的收发角以及多普勒频率。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阵元和延迟级数情况下,所提算法的估计性能优于四线性分解和多维ESPRIT算法,且能估计出更多的目标,此外,通过最小冗余配置,极大地降低了阵列和延迟器的配置需求,更利于实际工程应用。
郑志东方飞袁红刚于彦明陶欢
关键词:双基地MIMO雷达
全光纤激光多普勒测振仪空气耦合振动检测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外差探测方式,建立了全光纤结构的激光多普勒测振仪,用来测量经空气传播耦合引起的散射体振动,以期感知振源振动信息。实验探索了散射体材料、固定方式和相对振源位置等对空气耦合振动的影响,得到了200~2700Hz频率范围内6种散射体振动响应特性曲线。结果表明:通过空气耦合引起的散射体振动,在相同振源振幅下,散射体振动的振幅一般随频率升高而升高;在材料、固定方式和相对振源位置等因素中,散射体材料对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是主要的,后两者只影响局部细节。
李斐斐吴谨赵志龙王东蕾叶征宇于彦明
关键词:激光技术
强激光远场光束质量参数的测试被引量:7
2011年
提出漫射红外成像-多点标校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强激光远场光束质量参数。在激光远场距离处设置漫反射靶板,用成像探测器摄取经靶面漫射的脉冲强激光光斑图像;在靶面中心处挖小孔,孔后放置能量探测器实时测量激光脉宽和峰值功率。同时对整个激光光斑图像进行能量定标,进而得出远场脉冲强激光的实际空间能量/功率分布、总能量,以及相应的光束质量参数。应用该测量方法,对高能TEA CO2激光进行测量研究,测得其远场光束截面半径为80.2 mm,发散角为1.55 mrad。
叶征宇宋海平王龙王涛涛于彦明吕跃广王智勇蒋毅坚
关键词:脉冲强激光光束质量远场光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