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克斌
- 作品数:20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江南造山带黟县复式岩体的成因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黟县岩体位于江南造山带北东段,是该区侵入新元古代基底中面积最大的复式岩体。本文对黟县岩体开展岩浆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和研究。该岩体可划分为两个侵入体,岩石类型分别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812±19 Ma和150.6±3.3 Ma,即上述岩石分别形成于晋宁期和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钾质、钙碱性、过铝质岩石,具有类似埃达克岩特征:高SiO_(2)(>65%),高Sr/Y(>21.44)和(La/Yb)_(N)(>11.57)比值,高Al_(2)O_(3)(<16%),低MgO(<2.20%),低Yb(<1.36×10^(-6))和Y(<15.11×10^(-6)),但贫钠(K_(2)O/Na_(2)O>0.5%)。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钾质、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具有较高的Al_(2)O_(3)(>16%),MgO(>2.39%)和高TiO_(2)(>0.41%)等含量,高Sr/Y(>15.49)比值,低Yb(<1.93×10^(-6))和Y(<15.5×10^(-6))含量,具有相似埃达克岩特征。两者的稀土元素配分图显示LREE富集,HREE亏损,强烈亏损P、Nb,具有微弱的Eu负异常。两者均为Ⅰ型花岗岩。两期岩浆源区主要源自古老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晋宁期的闪长岩伴有地幔成分的参与。晋宁期的闪长岩可能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中,显示华夏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汇聚过程;而燕山早期的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由挤压至拉张转换构造环境中,可能与古太平洋斜向俯冲作用有关。
- 陈秀其杜建国杜建国张达玉徐锦龙王俊涛侯克斌吴昊葛海影沈仕豪
-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埃达克质岩晋宁期江南造山带
- 皖南泾县地区花岗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2
- 2020年
- 皖南泾县地区花岗闪长岩为准铝—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弱的Eu负异常,略微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具有明显的壳源特征,岩浆源区可能存在斜长石、石榴石残留,形成于由挤压向拉张环境过渡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
- 狄勤松侯克斌王翔汪雅菲白茹玉储东如徐锦龙
-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
- 集宁岩群孔兹岩系的变质岩石学特征和沉积环境浅析被引量:5
- 2013年
- 基于在测区内先后开展的八幅矿调项目,通过对集宁岩群孔兹岩系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和孔兹岩系变质原岩的恢复表明:集宁岩群孔兹岩系原岩主要为中酸性凝灰岩、泥(或页)岩、白云质泥灰岩、砂岩,是一套粒度极细的碎屑沉积岩。沉积物运距离长、沉积时水动力条件较稳定,说明集宁地区在前寒午纪时一度处于较稳定的还原条件下的克拉通盆地环境。物源区岩性应为中酸性火山岩(花岗闪长岩质),且地层厚度较大,说明在元古代早期,集宁附近曾经出露过大量中酸性花岗岩。部分麻粒岩的原岩为玄武岩,表明在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台西部曾经有过一定规模的基性岩浆岩侵入事件,间接揭示出华北地台克拉通化痕迹。
- 侯克斌吴家富马闯黄俊
- 关键词:孔兹岩系沉积环境
- 北淮阳带东段铁冲石榴斜长角闪岩的变质演化和P-T轨迹
- 2019年
- 北淮阳带位于大别碰撞造山带北部,相对于南部三叠纪超高压变质带来说,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相对低级变质的构造岩石单位。以商(城)-麻(城)为界,分为西段和东段。本文对北淮阳带东段新发现的铁冲古生代变质的石榴斜长角闪岩开展了岩相学、矿物化学和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岩石具有石榴子石+斜长石+单斜辉石+切尔马克闪石±石英、低硅角闪石+斜长石+石榴子石+榍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斜长石+榍石+钛铁矿等变质阶段矿物组合。其中,前三个变质阶段温压范围依次为648~719℃/1.0~1.3 GPa,660~686℃/0.71~0.90 GPa,607~647℃/0.27~0.48 GPa。因此,显示近等温减压的顺时针变质P-T轨迹。结合已发表的355±5 Ma峰期变质时代,首次证明北淮阳带东段存在高压变质作用以及石榴斜长角闪岩形成于晚古生代俯冲-碰撞环境。
- 王辉刘贻灿杨阳侯克斌侯克斌
- 关键词:高压变质作用P-T轨迹地质温压计
- 安徽省东至—宁国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通过对皖南东至-宁国一带燕山期侵入岩的岩石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侵位时代的分析,探讨了其岩浆来源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燕山期侵入岩轻、重稀土分馏程度高,铕负异常不明显,岩浆为地壳熔融作用的产物,部分岩体分离结晶作用明显。区内找矿方向宜以中、小型矽卡岩型、钨-钼矿床为主,金矿与前寒武纪地层的相对高背景有关。
- 侯克斌安永梅吴正方
- 关键词:找矿意义
- 大别造山带内基性、超基性岩类研究进展及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位于华北与扬子陆块之间,其演化历史长达600Ma,是国际、国内研究多阶段复合造山作用的经典地区。本文重点调研了前寒武纪基性岩、超基性岩的研究现状。认为,在大别地区开展大地构造相对比分析研究、针对超基性、基性岩开展岩石学、岩相学、年代学及古地磁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解决秦岭造山带与大别-苏鲁造山带链接,解决我国华北、华南两大古陆在超大陆尺度上的构造归属等问题。开展以“三稀”(稀有、稀土、稀散)矿产研究工作将填补大别山地区上述矿种调查研究工作的空白。
- 侯克斌刘怡灿安永梅
-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基性岩超基性岩找矿意义
- 安徽省中酸性侵入岩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 安徽省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强烈(陈江峰等,2001)。根据构造单元及岩浆岩的空间展布状况,自北而南划分为皖北、北淮阳、大别—张八岭、沿江、皖南和皖浙赣边界6个构造岩浆岩带(童劲松,2013)。近年来,安徽省侵入岩的...
- 安永梅侯克斌
- 关键词:中酸性侵入岩
- 文献传递
- 安徽秋浦河流域土壤镉赋存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 2025年
- 秋浦河是皖江主要干流之一,其流域范围包括安徽池州石台县与贵池区,是开展山地与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理想区域。系统采集秋浦河流域土壤、岩石与农作物样品,开展土壤Cd的含量、分布、形态特征及同位素示踪研究,对该流域下游耕地区土壤Cd的成因来源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秋浦河流域总体属于Cd高背景区,土壤Cd平均含量达0.458 mg/kg,土壤成土母质(母岩)主要为流域上游的寒武系—奥陶系和中游的二叠系—三叠系地层;流域范围内土壤Cd主要以离子交换态、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等形态赋存,流域上游、中下游土壤Cd有效态含量(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占比分别达50.87%、58.02%;流域下游秋江地区水稻不同部位的Cd等元素含量均表现为茎叶>糙米>精米>稻壳>谷皮,茎叶中各元素含量远大于其他部位,Cd在糙米和精米中的含量大致相当;Cd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该流域下游耕地连片分布区土壤δ^(114/110) Cd值相对一致(-0.09‰~0.36‰),与流域中游二叠系孤峰组炭(硅)质岩一致,表明耕地土壤中的Cd主要来源于流域中游的孤峰组风化物。上述研究成果可为秋浦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耕地土壤治理、农产品安全保障提供依据。
- 侯克斌徐利强刘超许斌
- 关键词:土壤CD生态地质
- 安徽省石台县土壤硒、镉赋存状态及其意义
- 2025年
- 石台县是安徽省富硒产业发展较为突出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富硒土壤的持续开发,土壤Se含量与农产品富硒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同时,石台县属于地质高背景地区,土壤中Se与Cd的伴生问题长期制约着土壤资源的生态安全。以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的耕地、园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表层土壤样,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以及Se和Cd的赋存状态、影响因素与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石台县耕地、园地土壤环境质量影响因素主要为Cd;表层(0~20 cm)土壤以及0~40 cm土壤细组分中总硒(TSe)含量均远高于总镉(TCd)含量,但有效硒(ASe)含量(0.005~0.099 mg/kg)远低于有效镉(ACd)含量(0.032~0.885 mg/kg),农产品相对更易富集Cd;土壤Se主要以腐殖酸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赋存,而Cd主要以离子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赋存,生物可利用度远高于Se;土壤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水分含量等单一因素对土壤Se并无明显影响,但对土壤Cd及农作物吸收作用明显。全面系统的土壤Se、Cd的赋存状态研究为富硒土壤可持续开发、富硒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与农业生产环境安全保障提供了依据。
- 侯克斌徐利强刘超伍佳杰
- 关键词:土壤SECD元素赋存状态
- 大别山北淮阳带东段石榴斜长角闪岩石炭纪变质作用的测定被引量:8
- 2020年
- 北淮阳带位于大别碰撞造山带北部,相对于南部三叠纪超高压变质带来说,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相对低级变质的构造岩石单位.以商(城)-麻(城)为界,分为西段和东段.其中,东段未发现与西段相对应的古生代大洋俯冲记录,也缺乏相关的古生代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方面报道.因而严重地阻碍了对大别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深刻理解和准确认识.北淮阳带东段岩石类型丰富,主要包括3类(套)岩石:(1)变质岩,如变质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石榴)斜长角闪岩、大理岩、云母石英片岩和变质复理石等;(2)岩浆岩,主要为中生代花岗岩、正长岩和火山岩等;(3)盆地沉积岩,主要为中新生代沉积及少量石炭纪沉积.然而,该区一直未发现古生代变质作用的岩石学记录.为此,对北淮阳带东段金寨县铁冲一带与大理岩相共生的石榴斜长角闪岩开展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初步的岩石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石榴斜长角闪岩经历了355±5 Ma变质作用,因而首次发现研究区经历了石炭纪变质作用,为秦岭-桐柏造山带的东延以及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古生代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制约.
- 刘贻灿王辉杨阳侯克斌侯克斌宋彪
-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定年大别造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