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镇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教育
  • 1篇师范
  • 1篇师范教育
  • 1篇书法
  • 1篇数字化
  • 1篇数字化技术
  • 1篇小学教育
  • 1篇毛笔
  • 1篇毛笔书法
  • 1篇教学
  • 1篇教学策略
  • 1篇传习

机构

  • 2篇长春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刘永镇
  • 1篇侯伟新

传媒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画刊(美育)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探究数字化赋能视角下的小学毛笔书法教学策略
2025年
如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逐渐深入教学领域,在小学毛笔书法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数字化技术在小学毛笔书法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阐述,在指明数字化技术在当前小学毛笔书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数字化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小学毛笔书法教学适应数字时代的一些教学建议和方法,旨在通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方法和模式、学习评价等的丰富、拓展和创新,从而更好和更有效地发挥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增强书法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
赵一儒刘永镇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小学教育毛笔书法教学策略
长春师范传习所——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开端被引量:2
2017年
中国的师范教育滥觞于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而吉林省直至清末,在"教育救国"社会思潮的涌动下,以日本为效仿对方,以《奏定学堂章程》为指引,才出现了为普及小学教育和培养初等教员而设立的师资培训机构——师范传习所。尽管自建立之初范传习所就被视作权宜性质的过渡,但由于普及性高,覆盖面广,在清末十余年间仍未消亡,并且为吉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初等教育师资,为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展累积了经验。但纵观史料,关于吉林地区师范教育的起源——师范传习所,还没有研究人员探讨和发布权威的史料,只能从省志、市志或报刊杂志零星的历史文章中看到一些端倪。本文以史料为基,以时间为轴,对清末吉林地区各府厅州县师范教育的起源作一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为今天同处师范教育改革年代的现今吉林省师范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侯伟新刘永镇
关键词:师范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