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涵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政治
  • 1篇制度性安排
  • 1篇丝绸之路
  • 1篇条约
  • 1篇统计分析
  • 1篇群岛
  • 1篇资源安全
  • 1篇美国国家科学...
  • 1篇经济合作
  • 1篇经济权益
  • 1篇科学基金
  • 1篇科学基金会
  • 1篇后勤
  • 1篇国家科学基金
  • 1篇国家科学基金...
  • 1篇博弈

机构

  • 4篇中国极地研究...
  • 2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4篇刘涵
  • 1篇张侠
  • 1篇邓贝西

传媒

  • 3篇极地研究
  • 1篇太平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北极关键矿产博弈与中国应对被引量:4
2024年
关键矿产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不可或缺,同时又存在供应风险的一类矿产资源。在“双碳”目标和资源安全并举的时代背景下,北极地区因蕴藏着丰富的关键矿产资源,成为各利益攸关方开展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受能源转型、俄乌冲突和中美博弈三重因素驱动,美欧同盟有意在北极地区打造安全稳定的关键矿产供应链,聚集投资、技术和市场的协同合作,构建同盟化、区域化和去中国化的跨大西洋供应链。随着美欧同盟加紧布局北极,北极资源格局呈现割裂局面,中国被拖入北极阵营化对抗。作为北极利益攸关方,中国迄今共参与13项北极关键矿产项目,但多数受美西方掣肘运营不甚乐观。北极地区是保障中国资源安全的重要海外支点,未来中国可优先与俄罗斯开展关键矿产合作,同时拓展与北欧国家的清洁能源合作,提升供应链韧性,加速实现能源转型。
刘涵刘涵
关键词:地缘政治资源安全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经济权益制度性安排与挪威政策被引量:1
2022年
1920年签订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以下简称为《斯约》)将斯瓦尔巴群岛(以下简称为斯岛)主权授予挪威,同时赋予缔约国在斯岛从事捕鱼、狩猎、采矿等经济活动的权利。自《斯约》生效至今,挪威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斯岛经济活动的管理,逐步实现斯岛土地和重要商业的国有化,推动挪威公司和公民在斯岛的全方位经济活动,规划挪威在斯岛的经济发展蓝图。本文试图从历史、政策与实践这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厘清《斯约》经济权益制度性安排和挪威的相关政策,为我国国民未来在斯岛开展经济活动及其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刘涵
关键词:经济权益
芬兰对华北极政策的最新变化、原因与前景被引量:1
2020年
芬兰地处北极重要战略位置,在国际北极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芬友好的双边关系为两国北极合作奠定基础,中国出台的北极政策及"冰上丝绸之路"倡议,激发了对中芬北极经济合作的期待。然而近期芬兰政府在中芬北极经济合作上陷入摇摆境地,不仅降低对华北极投资信任,还对中芬合作潜在风险进行较为负面的评估。这一变化主要基于芬兰国家北极利益调整、西方对芬兰施加的压力以及芬兰项目经济动力不足这三大内外原因。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应坚定对中芬北极合作的信心,倡导"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理念,善于抓住有利合作时机,开展务实互信的双边合作,为中芬北极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刘涵
关键词:经济合作
美国南极科研投入的统计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5
2017年
近些年来南极科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南极条约》的发起者和南极条约体系的管理者,美国始终站在南极科学研究前沿,对维护其国际南极事务领导地位有着重要意义。1953—201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了7 759个南极科研项目,通过统计分析对项目投入进行以下4个方面的分析:南极项目投入、南极科研各学科投入、科研大项目以及合作机构。研究发现:(1)1953年至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对美国南极科研项目的资助力度和重视力度不断增加,促进了美国南极政策的落实和发展;(2)美国各大科学指导机构出台的前瞻性文件对引领美国南极科考发展方向起到重要作用;(3)NSF充分利用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资源设施,搭建科研支撑平台,与之展开长期南极科研项目合作;(4)NSF重视科研大项目的开展,这些大项目站在南极科学前沿,引领美国南极科研更好地发展;(5)NSF通过学校、社会、媒体多个渠道开展南极教育,增进群众对南极了解并培养科研人员来维护美国在南极的科考领先地位。上述研究发现为中国南极科研政策制定提供了相应的启示。
刘涵张侠
关键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