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艾滋病
  • 3篇病毒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青年
  • 2篇艾滋病病毒
  • 2篇HIV/AI...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行为者
  • 1篇性行为
  • 1篇频次
  • 1篇青年人群
  • 1篇青年学
  • 1篇青年学生
  • 1篇自愿咨询
  • 1篇自愿咨询检测
  • 1篇梅毒
  • 1篇男男性行为
  • 1篇男男性行为人...
  • 1篇男男性行为者
  • 1篇发病

机构

  • 6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通辽市疾病预...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包头市疾病预...
  • 1篇呼和浩特市疾...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6篇刘静
  • 5篇杨景元
  • 3篇杨虹
  • 3篇高永明
  • 2篇张艳萍
  • 2篇曲琳
  • 2篇李慧
  • 2篇李慧
  • 1篇武玉梅
  • 1篇姚静
  • 1篇涛波
  • 1篇杨虹
  • 1篇李昊雪
  • 1篇杨玉容

传媒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16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805例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了解内蒙古部分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类滚雪球抽样,在MSM聚集的酒吧、浴池、公园、公厕等地点,在知情同意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进行的匿名问卷调查,并抽取静脉血检测HIV、梅毒,对影响HIV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了805名MSM,艾滋病知晓率93.17%,不同调查地点的MSM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76%的调查对象近6个月报告有过肛交性行为;近6个月与同性肛交安全套坚持使用率55.53%,HIV感染率3.73%,梅毒感染率17.14%。结论 MSM人群中无保护性性行为的比例高,梅毒感染率高,可能促进艾滋病在MSM人群中的快速蔓延,应加强对该人群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的同时强化行为干预,有效控制HIV的进一步传播。
曲琳高永明刘静姚静杨玉容涛波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梅毒
内蒙古自治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求询者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求询者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确证阳性状况,为加强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数据库收集2019—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VCT门诊求询者的人口学资料、咨询原因、咨询机构和HIV抗体检测资料,描述性分析VCT求询者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CT门诊求询者HIV抗体确证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2019—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VCT门诊求询人数为249919人,其中男性128069人,占51.24%;女性121850人,占48.76%。年龄以25~<35岁为主,92445人占36.99%。HIV抗体确证阳性785例,阳性率为0.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4.787,95%CI:3.562~6.434)、年龄45~<65岁(45~<55岁,OR=7.723,95%CI:1.786~33.406;55~<65岁,OR=7.689,95%CI:1.757~33.653)、未婚(OR=2.143,95%CI:1.580~2.90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1.147,95%CI:1.042~2.430)、咨询原因为有高危行为史或暴露风险史(商业异性性行为史,OR=2.717,95%CI:1.707~4.324;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OR=5.421,95%CI:3.763~7.809;男男性行为史,OR=70.774,95%CI:48.409~103.473;配偶/固定性伴/母亲阳性,OR=100.024,95%CI:62.490~160.100;注射毒品史,OR=5.366,95%CI:2.213~13.014)、咨询机构为综合医院/中医院(OR=1.973,95%CI:1.650~2.360)的VCT门诊求询者HIV抗体确证阳性风险较高。结论内蒙古自治区VCT门诊求询者HIV抗体确证阳性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咨询原因和咨询机构有关,建议加强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降低HIV感染风险。
李瑶杨景元杨虹李向春孔瑞琴刘静白宝宝张艳萍李慧
关键词:自愿咨询检测艾滋病病毒影响因素
2018—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15~24岁青年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15~24岁青年人群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符合内蒙古自治区青年人群特征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模块下载全区2018-2022年间15~24岁青年人群HIV/AIDS的当年新增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自2018年起至2022年历年新报告的15~24岁青年人群HIV/AIDS病例数存在小幅波动,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较2018年下降25.3%。青年男性HIV/AIDS占全部新增青年人群HIV/AIDS的93.2%,男女性别比为13.7:1;在性别构成中,青年女性病例的构成比逐年增加(χ^(2)_(趋势)=4.06,P=0.04);在职业分布中,以家政/家务及待业(40.5%)和学生(30.5%)为主;学生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4.32,P=0.04)。青年HIV/AIDS的婚姻状态主要为未婚(97.4%);民族主要为汉族(77.6%)和蒙古族(19.7%);病例文化程度构成以大专及以上学历(54.4%)为主;病例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经同性性接触传播(67.7%);样本来源主要为其他就诊者检测(27.0%)。新增青年人群HIV/AIDS婚姻状态、民族、文化程度、传播途径、样本来源的构成情况在5年的监测期内,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东部和中部较西部的青年HIV/AIDS更容易出现在病例报告时就已经发展为AIDS的情况。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15~24岁青年人群HIV/AIDS人数在2022年首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病例的主体仍为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但青年女性病例的占比逐年升高。需进一步加强青年女性艾滋病的监测、检测、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
杲柏呈范蒙光高雅杨虹刘静杨景元
关键词:青年人群艾滋病
内蒙古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内蒙古地区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特征。方法收集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2005-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报告数据信息。采用SPSS 19.0软件包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5年报告15~24岁青年HIV/AIDS病例呈上升趋势,其中学生病例构成比亦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00%(1/20)、0(0/52)、5.08%(3/59)、3.61%(3/83)、3.81%(4/105)、5.80%(8/138)、5.49%(14/255)、7.99%(27/338)、6.61%(29/439)、6.10%(36/590)、6.70%(51/761)。学生病例中男性占98.86%(174/176),民族以汉族(67.61%,119/176)和蒙古族(25.00%,44/176)为主,传播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占75.57%(133/176)。结论近年来内蒙古地区青年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报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途径主要为同性性行为传播,病例分布学校类型及范围逐步扩大,应重视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高永明杨景元刘静李慧
关键词:青年学生HIV/AIDS
2013—2021年赤峰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赤峰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2021年赤峰市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不同年份的发病率变化趋势采用趋势χ^(2)检验。结果2013—2021年赤峰市累计报告丙肝病例27189例,年平均发病率65.60/10万,2018年发病率最高为78.73/10万,各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419,P<0.001)。丙肝年平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旗县依次为宁城县(248.67/10万)、巴林左旗(81.22/10万)和敖汉旗(53.80/10万),各区(旗、县)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61.545,P<0.001)。丙肝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1.960,P<0.0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80岁年龄组,占91.88%,70~<8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13.60/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25.413,P<0.00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7.20%。结论赤峰市丙肝疫情呈先升后降趋势,有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应加强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以有效遏制丙肝的传播风险。
李文军杨景元李慧杨虹刘静李向春白宝宝邱亚飞毕书峰张艳萍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
不同移动频次艾滋病病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移动频次艾滋病病例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6月前艾滋病病例报告病例数据信息,按5年平均移动频次分为6类(f=0次,0〈f〈2,2≤f〈4,4≤f〈6,6≤f〈8,8≤f),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移动频次病例间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和户籍省、性病史、疾病状态、本次诊断为HIV阳性前HIV检测情况、接触史和感染途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移动频次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所在省、性病史、疾病状态、本次诊断为HIV阳性前是否做过HIV检测均有关。高移动频次病例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为:25~44岁年龄段、男性、未婚、汉族、初中及以上文化、省内移动、有性病史、疾病状态为HIV、有非婚异性接触史和同性接触史、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结论不同移动频次的艾滋病病例特征不同,影响因素较多且复杂。
高永明杨景元曲琳刘静李慧杨虹武玉梅刘伯熙李昊雪
关键词:艾滋病病例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