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柳
- 作品数:1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臀部巨大表皮样囊肿一例
- 2019年
-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EC)是一种好发于头、面、颈和躯干等部位的良性肿瘤,在国内臀部巨大表皮样囊肿报道较少,2018年4月我院收治了1例左臀部巨大表皮样囊肿患者,详细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因'发现左臀部肿物31年余'入院,体格检查:左臀部中央见一肿物(图1A),明显高出周围组织,约10 cm×8 cm×6 cm大小,质地坚韧,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移动度良好.
- 唐强陆钢谷世行滕景存卢柳梁飞腾黄志群
-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良性肿瘤巨大肿瘤
-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四肢植皮手术支撑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伤整形外科四肢植皮手术支撑装置,属于医疗领域,一种烧伤整形外科四肢植皮手术支撑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组件,所述床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滑动块,两个...
- 卢柳梁飞腾黄志群王淑娴黄惠
- 文献传递
- Madelung综合征的病因及诊疗进展
- 2019年
- Madelung综合征是以对称性、多发性、无包膜性脂肪堆积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脂肪代谢性疾病,较为罕见,其病因、机制、诊断等尚无明确标准,治疗目前主要以手术为主,本文就目前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 卢柳黄志群
- 一种美容整形外科微创手术引流管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美容整形外科微创手术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引流管本体位于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且第二固定环位于第一固定环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金...
- 梁飞腾卢柳韦达隆韦雪含沈阳林佳媚陆英贵
- 文献传递
- 两种术式治疗Madelung综合征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术式疗效与安全性,探讨最佳治疗Madelung综合征的手术方法。方法 70例Madelung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开放性手术治疗51例,肿胀吸脂手术治疗19例,对两种术式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的选择情况、单次手术的去除范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①不同性别患者对两种术式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对两种术式单次手术的去除范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两种术式术后活动性出血、积血积液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对两种术式术口及外观恢复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肿胀吸脂手术术口小、遗留瘢痕小,单次手术能去除更大范围的病变组织,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大多数男性患者更倾向于开放性手术,女性患者更倾向于肿胀吸脂手术。
- 卢柳黄志群韦达隆陆钢谷世行唐强滕景存梁飞腾李树霄
- 关键词:脂肪抽吸开放性手术
- 243例烧伤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病例特点及创面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烧伤创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243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感染相关因素。结果由243例烧伤患者烧伤创面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92株,烧伤创面感染79例,烧伤创面发生细菌混合感染16例。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烧伤患者发生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烧伤严重程度、烧伤后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预防使用抗生素种类、住院时间为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订定合理预防性措施,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疗效。
- 林自认黄志群陆钢谷世行唐强滕景存梁飞腾卢柳韦达隆李树宵陈玲
- 关键词:烧伤创面感染病原菌
-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湿润烧伤膏对感染创面菌群特征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对感染创面菌群种类、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例应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的感染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治疗前后创面分泌物样本,将治疗前样本纳入M_SM0组、治疗后样本纳入M_SM3组,扩增建库及上机信息采集后应用Illumina基因测序平台对微生物群落DNA片段进行双端测序,统计物种分类情况,分析物种组成、丰度、组间差异、α多样性与功能富集情况。结果共获得有效序列1168481条,物种分类多样,其中M_SM0组共涉及种类3821个、M_SM3组共涉及种类3701个;与M_SM0组相比,M_SM3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互养菌门以及葡萄球菌属、卟啉单胞菌属、嗜胨菌属、肠杆菌属及棒状杆菌属物种数量减少;与M_SM0组相比,M_SM3组患者创面感染微生物物种丰度发生改变;M_SM0组与M_SM3组患者创面感染微生物差异明显的前5个门分类与属分类标志性物种依次为蓝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疣微菌门、放线菌门与肠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布氏杆菌属、脱硫弧菌属、布劳特氏菌属;M_SM0组与M_SM3组患者创面感染微生物物种α多样性无明显差异(P均>0.05);M_SM0组和M_SM3组物种基因功能差异主要集中在安莎霉素代谢通路、糖酵解/糖异生、丙氨酸与硫等的代谢、硫传递系统、脂肪酸生物合成等,且每种基因功能均涉及多种物种(微生物)。结论湿润烧伤膏能够通过调节致病菌的生物合成及代谢等抑制其增殖,改变创面菌群结构。
- 李树霄覃艳春黄志群卢柳林佳媚苏庆右张莉莉林晓群陆钢
-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创面致病菌菌群生物合成
- 糖尿病足的病因分析及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病因,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足患者纳入研究,在分析糖尿病足病因的基础上,给ss予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进一步对患者的外科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此次纳入研究的13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取换药清创基础治疗病情痊愈(57.35%),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病情痊愈(89.7%);其中包括截趾手术15例,所占比重为22.06%;截肢患者5例,所占比重为7.35%;皮瓣移植术2例,所占比重为2.94%。结论:糖尿病足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神经病变以及血管病变等;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需加强临床诊断,分析糖尿病足病因,进一步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药物清创治疗方法及外科手术方法,从而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唐强黄志群陆钢谷世行滕景存卢柳梁飞腾
-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因外科手术
- 生物胶(康派特)应用于瘢痕体质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生物胶(康派特)应用于瘢痕体质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经瘢痕切除术后的瘢痕体质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弹力套压力疗法,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予以生物胶予以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创面瘢痕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创面瘢痕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试验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40/4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疤痕体质患者实施生物胶(康派特)治疗,利于创面瘢痕恢复,改善患者术后效果,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 唐强陆钢谷世行滕景存卢柳梁飞腾黄志群
- 关键词:生物胶瘢痕体质弹力套
- 一种带负压吸引的皮肤牵张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牵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带负压吸引的皮肤牵张装置,包括四根支撑杆、两根横杆和两根纵杆,四根所述支撑杆呈矩形竖直放置,四根所述支撑杆左右两侧之间的位置均设置有两根横杆;本实用新型带负压吸引的皮肤牵...
- 韦达隆蓝肖玲梁飞腾黄志群唐强李树霄卢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