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虹伶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微晶
  • 3篇炉渣
  • 3篇高钛高炉渣
  • 3篇高炉
  • 3篇高炉渣
  • 2篇电场
  • 2篇泡沫微晶玻璃
  • 2篇微晶玻璃
  • 2篇合金
  • 1篇低碳钢
  • 1篇电流
  • 1篇氧化铝
  • 1篇硬质
  • 1篇硬质合金
  • 1篇真空
  • 1篇真空扩散
  • 1篇真空扩散焊
  • 1篇致密化
  • 1篇烧结温度
  • 1篇碳钢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武汉海达数云...

作者

  • 6篇冯可芹
  • 6篇周虹伶
  • 3篇石欢
  • 2篇王海波
  • 2篇柯思璇
  • 1篇周宇
  • 1篇陈洪生
  • 1篇李莹
  • 1篇李娅
  • 1篇刘艳芳
  • 1篇岳慧芳

传媒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Na_2B_4O_7·5H_2O对用高钛高炉渣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为更好地利用废弃物高钛高炉渣,以高钛高炉渣和废玻璃为主要原料,硼砂Na2B4O7·5H2O为助熔剂,Al N为发泡剂,通过'一步法',即同步实现发泡和析晶,在1 000℃条件下制备微晶泡沫玻璃。通过对微晶泡沫玻璃进行XRD、SEM检测分析,以及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助熔剂添加量((wt)4%~7%)对微晶泡沫玻璃的物相、微观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助熔剂添加量对微晶泡沫玻璃的物相影响不大,仅为不同辉石类间转变,即由透辉石、钙铁辉石和绿辉石向普通辉石转变;随助熔剂添加量增加,体系软化程度显著增加,孔壁更密实,气孔显著增大,有连通孔形成;微晶泡沫玻璃的气孔率增大,体积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减小;当助熔剂添加量为5%时,微晶泡沫玻璃的综合性能最好。
石欢冯可芹陈长鸿王海波周虹伶
关键词:高钛高炉渣微晶泡沫玻璃助熔剂氧化铝
烧结温度对大电流电场烧结制备W-Mo-Cu合金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大电流电场烧结工艺在875~1000℃的烧结温度下快速制备W-Mo-Cu合金,研究烧结温度对W-Mo-Cu合金微观组织、硬度及导电性的影响。基于合金烧结过程中的尺寸变化,通过拟合计算得到烧结特征指数,从而推断W-Mo-Cu合金烧结过程中的主要迁移机制。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875~975℃时,随着烧结温度升高,W-Mo-Cu合金中的孔隙减少,相对密度、显微硬度及电导率提高。当烧结温度为875~925℃时,W-Mo-Cu合金的致密化主要由塑性变形而非烧结引起。当烧结温度高于925℃时,W-Mo-Cu合金致密化过程中经历的主要迁移机制依次为塑性流动、体积扩散、晶界扩散和表面扩散。
刘艳芳冯可芹周虹伶柯思璇
关键词:电场烧结温度致密化
两种电场快速烧结方法制备W-Cu合金被引量:3
2017年
为解决传统烧结方法制备W-Cu合金存在的烧结温度高、烧结时间长、晶粒长大严重等缺点,利用电场对材料烧结的促进作用,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和大电流电阻烧结两种电场快速烧结方法制备W-Cu合金。借助阿基米德排水法测量密度和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方法,对两种电场快速烧结方法在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800、900、1 000℃)制备的W-20%Cu合金的致密化程度及显微组织结构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两种烧结方法中电场密度的计算和烧结体显微组织结构中铜池的出现,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相比放电等离子烧结法,采用大电流电阻烧结法在加热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场致发射效应,这有利于W-Cu合金组织的均匀分布,促进烧结致密化。大电流电阻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和显微组织结构均优于放电等离子烧结体;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烧结温度从800℃提高到900℃时,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增大,合金内部孔洞和晶粒的大小、分布更加均匀,但当烧结温度达到1 000℃时,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增幅不大,烧结体孔洞集中,且晶粒团聚;在大电流电阻烧结时,随着烧结温度升高,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增大,显微组织结构的均匀性也得到提高。
周虹伶冯可芹李娅柯思璇柯思璇
关键词:电场
热处理保温时间对高钛高炉渣制备泡沫微晶玻璃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以高钛高炉渣和废玻璃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发泡和析晶同步进行的"一步法"制备泡沫微晶玻璃,研究热处理保温时间对泡沫微晶玻璃的组织与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1000℃下,随保温时间从30 min延长至60 min,泡沫微晶玻璃中主晶相由斜辉石Ca(Ti,Mg,Al)(Si,Al)2O6转变为钙铁辉石Ca Fe(Si2O6)和普通辉石Ca(Mg,Fe,Al)(Si,Al)2O6,其晶相含量增加且由粒状结构向棒状结构过渡,材料孔径增大,体积密度、导热系数与吸水率逐渐降低,抗压强度升高;保温时间在60~120 min时晶相不发生明显变化,其含量缓慢增加且逐渐融合呈球状结构,材料出现连通孔,体积密度、导热系数与吸水率逐渐升高,抗压强度下降。综合而言,当保温时间为60 min时,所制得的泡沫微晶玻璃具备最优综合性能。
陈长鸿冯可芹石欢肖尧洪周虹伶
关键词:泡沫微晶玻璃高钛高炉渣
焊接时间对YG8/低碳钢扩散焊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以真空扩散焊为手段,在扩散焊时间(30~90 min)下,对YG8硬质合金与低碳钢进行了焊接。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各试样接头进行了检测分析,对比分析了焊接时间对接头显微组织形貌和元素扩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扩散焊接时间会影响钢晶粒和硬质合金颗粒的大小,并且对元素扩散也有显著影响;适当延长焊接时间,导致硬质合金和钢晶粒一定程度的长大,焊接接头结合面的间隙和孔洞减少;在焊接过程中,Co和Fe的扩散现象明显,在焊缝附近有富集,可能生成了Fe-Co固溶体。在焊接时间为60 min的试样中,钢基体中有WC颗粒的出现。
肖尧洪冯可芹陈洪生李莹周宇岳慧芳周虹伶
关键词:YG8硬质合金低碳钢真空扩散焊
碳酸钙对缓冷高钛高炉渣制备泡沫微晶玻璃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利用缓冷高钛高炉渣和废玻璃为主要原料,通过发泡和析晶同时进行的“一步法”在980℃烧结制备泡沫微晶玻璃。研究了CaCO3对制备泡沫微晶玻璃的影响。结果表明,CaCO3对发泡和析晶过程都有影响。在不同的CaCO3添加量(1%~5%,质量分数)下,泡沫微晶玻璃的主要晶相类型无明显差异,都以透辉石 Ca(Mg,Al)(Si, Al)2 O6和普通辉石Ca(Mg,Fe,Al)(Si,Al)2 O6为主晶相,以硅辉石 CaSiO3为次晶相;CaCO3添加量由1%增至3%时晶相含量明显增加,而在3%~5%范围内晶相含量增加不大。随着CaCO3含量增加,泡沫微晶玻璃晶体由不规则颗粒状变成针状和短柱状,泡孔孔径减小,气孔率和吸水率减小,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增大,其中当 CaCO3含量为3%时泡沫微晶玻璃的综合性能最佳。
周虹伶冯可芹陈长鸿石欢王海波
关键词:泡沫微晶玻璃发泡析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