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玉鑫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网格
  • 3篇网格融合
  • 2篇遥感
  • 2篇网格模型
  • 2篇尾迹
  • 2篇孔径雷达
  • 2篇雷达
  • 2篇舰船
  • 2篇舰船模型
  • 2篇格模型
  • 2篇海洋遥感
  • 2篇合成孔径
  • 2篇合成孔径雷达
  • 2篇船模
  • 1篇电磁
  • 1篇电磁散射
  • 1篇电磁散射计算
  • 1篇对比度
  • 1篇形态学滤波
  • 1篇三角网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篇孙玉鑫
  • 4篇刘鹏
  • 4篇丁娟娟
  • 1篇刘鹏
  • 1篇丁娟娟

传媒

  • 1篇电讯技术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太赫兹科学与...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运动舰船聚焦算法被引量:3
2017年
为解决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运动舰船目标产生的散焦现象,结合对比度最大算法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对比度分数阶傅里叶变换(CFRFT)自聚焦算法。该算法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对已成像SAR图像进行时频域分析,根据旋转角分别利用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对二阶相位误差和高阶相位误差进行补偿,和传统的相位梯度(PGA)法相比,图像分辨率和旁瓣比提升显著,可以更有效地补偿SAR中舰船运动产生的相位误差。对不同舰船和尾迹SAR图像实验表明,算法对二阶以上的相位误差具有较好的补偿效果,误差估计准确性高,适用范围广,解决了SAR运动舰船的散焦问题,提高了海洋舰船监测的准确性。
孙玉鑫丁娟娟刘鹏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自聚焦
舰船与尾迹的网格模型的融合与优化方法
本发明属于海洋遥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舰船与尾迹的网格模型的融合与优化方法。本发明涉及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电磁学技术,具体步骤为:(1)利用对舰船与尾迹模型的先验知识,分别确定舰船模型与尾迹模型的交叠区域;(2)求出交叠区...
丁娟娟苏欢孙玉鑫刘鹏任维君
文献传递
舰船与尾迹的网格模型的融合与优化方法
本发明属于海洋遥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舰船与尾迹的网格模型的融合与优化方法。本发明涉及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电磁学技术,具体步骤为:(1)利用对舰船与尾迹模型的先验知识,分别确定舰船模型与尾迹模型的交叠区域;(2)求出交叠区...
丁娟娟苏欢孙玉鑫刘鹏任维君
文献传递
三角网格的融合与优化及其在电磁散射计算中的应用
2017年
为实现数值计算中复合模型的三角网格融合、优化电磁散射计算,提出基于三角形求交、面元内角控制的网格模型融合与优化算法.通过两个独立模型中三角面元的交点计算和模块内点云的Delaunay剖分,获得初始融合网格,再通过查找、消除畸形面元来优化融合后的网格.一系列模型的测试表明,在保持网格采样信息与几何外观的前提下,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可稳健、有效地实现不同网格密度、不同结构特征的三角面元模型融合,去除畸形面元减少网格面元数目.
丁娟娟孙玉鑫刘鹏
关键词:网格融合DELAUNAY剖分电磁散射计算
基于分块相位梯度算法的多舰船尾迹自动识别被引量:2
2017年
提出一种基于分块相位梯度算法(PGA)的多舰船尾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自动识别方法。首先在多结构形态学滤波和自适应阈值(OTSU)分割的基础上,利用分块PGA算法消除运动舰船的位置偏移和像元模糊,还原舰船实际信息;利用改进的局部Hough变换对分块图像进行检测和识别,根据识别出的尾迹坐标和角度反演运动舰船位置和航向信息。检测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准确检测SAR图像中舰船的实际位置和航向,识别准确度高,抗干扰性强。
孙玉鑫丁娟娟刘鹏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