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媛媛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拉压变形对B(N)掺杂碳纳米管Al吸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为了研究(5,5)碳纳米管的B(N)环状掺杂效应,以及拉压变形对B(N)环状掺杂碳纳米管Al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和广义梯度近似方法,对B(N)环状掺杂碳纳米管Al吸附模型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了B(N)环状掺杂碳纳米管的形成能,并确定了Al原子的最稳定吸附位置.结果表明,B(N)环状掺杂(5,5)碳纳米管的结构较为稳定.B(N)环状掺杂可以增加碳纳米管与Al之间的吸附能;一定范围内的拉伸和压缩变形则会降低碳纳米管与Al之间的大部分吸附能.
- 刘贵立宋媛媛姜艳周爽王天爽
- 关键词:碳纳米管第一性原理掺杂吸附能密度泛函理论
- P掺杂单壁硅纳米管Mg原子吸附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广义梯度近似和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P掺杂单壁硅纳米管对Mg原子的吸附性能.计算本征、掺杂P、施加形变作用(压缩和拉伸)的(6,6)硅纳米管外壁对Mg原子的吸附能,分析掺杂P前后的成键情况及电荷布局数.结果表明,掺杂P使体系形成Mg-P和Si-P间的离子性键,增强了Si-Si间的离子性键,P掺杂硅纳米管超晶格中离子键与共价键共存;掺杂P后显著提高了硅纳米管外壁对Mg原子的吸附能力;硅纳米管外壁对Mg原子的吸附能在0.25%,0.50%,1.00%,1.25%的压缩量和1.00%,1.25%的拉伸量时增大,可显著增强硅纳米管材料作为增强相时与基体界面间结合的粘附性.
- 周爽刘贵立姜艳宋媛媛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