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兰芳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因果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生活质量
  • 1篇太田痣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病
  • 1篇皮肤病生活质...
  • 1篇鲜红斑痣
  • 1篇活质量
  • 1篇红斑
  • 1篇厚型
  • 1篇肥厚
  • 1篇肥厚型
  • 1篇斑痣
  • 1篇成人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王中影
  • 2篇胡白
  • 2篇王娟
  • 2篇张思平
  • 2篇张兰芳
  • 2篇姚秀华

传媒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太田痣患者352例生活质量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太田痣(nevus of Ota)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调查352例太田痣患者的生活质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太田痣患者生活质量轻度、中度受影响者分别占45.17%和47.16%,其余7.67%患者对生活质量重度影响;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发病年龄、皮损呈单/双侧分布、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工作学习状态、皮损部位、皮损面积以及黏膜是否受累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皮损面积、发病年龄是影响太田痣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OR>1)。结论太田痣对绝大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有着轻、中度影响,女性、皮损面积大、发病较晚是影响太田痣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王娟王中影姚秀华张兰芳张思平胡白
关键词:太田痣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成人肥厚型鲜红斑痣82例肥厚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肥厚型鲜红斑痣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导致皮损肥厚的相关因素。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安徽省立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成人鲜红斑痣患者纳入研究。分析肥厚型鲜红斑痣患者临床特点,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导致皮损肥厚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收集资料完整的成年鲜红斑痣患者262例,其中肥厚型鲜红斑痣82例,男30例,女52例,年龄18~54岁,中位年龄32.5岁;66例(80.48%)表现为斑块样肥厚型,9例(10.98%)为丘疹/结节型,7例(8.54%)为混合型。肥厚型鲜红斑痣患者年龄≥30岁者占56.10%(46/82),皮损面积以11~30 cm2为主(41.46%,34/82),皮损颜色以紫红色为主(85.36%,70/82),与扁平型鲜红斑痣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59、10.580、90.630, P 〈0.05),而性别、Fitzpatrick 皮肤分型、皮损部位及皮损分布与肥厚无关。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OR =2.889,95% CI:1.459~5.721)、皮损呈紫红色(OR =19.984,95% CI:5.704~70.023)是鲜红斑痣肥厚的相关因素。结论年龄≥30岁和皮损颜色呈紫红色是肥厚型鲜红斑痣患者肥厚的相关因素。
王娟王中影姚秀华张兰芳胡白张思平
关键词:因果律肥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