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开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遵义市气象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灾害
  • 2篇气象
  • 2篇涝灾
  • 2篇雷电
  • 2篇洪涝
  • 2篇洪涝灾害
  • 2篇暴雨
  • 2篇备份
  • 1篇毒病
  • 1篇遥感
  • 1篇遥感资料
  • 1篇灾害损失
  • 1篇致灾因子
  • 1篇双卡
  • 1篇水体
  • 1篇通信
  • 1篇通信技术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生产
  • 1篇气象因子

机构

  • 11篇遵义市气象局
  • 1篇贵州省气象灾...

作者

  • 11篇张开华
  • 7篇姚熠
  • 2篇邹德全
  • 1篇敖芹

传媒

  • 4篇贵州气象
  • 2篇中低纬山地气...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农业技术与装...
  • 1篇农业灾害研究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自动气象站双卡备份通信技术的实现与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通过对区域自动气象站无线传输双卡通讯模块试制,再通过通信软件技术,实现通信模块双卡自动备份并自适应4G、3G和2G信号,解决因单个通讯运营商基站故障导致的传输不通畅问题;提高区域自动气象站传输及时率。
张开华张远洪姚熠谢和林胡玉娟
基于风险管理的自然风景边界空旷区雷电防护等级确定
2020年
对于四周处于自然生态属性的大型空旷区防雷措施的确定,《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提供风险评估办法确定防雷措施等级的《雷电防护第二部分:风险管理》标准对象也只针对建筑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风险管理理念,在充分考虑大型空旷区的风险源、风险分量的前提下,通过人身伤亡国际容许风险典型值关系式得出大型空旷区的雷电防护等级(LPL)。
吴心路邹德全田洪进邹承立熊凯张开华
关键词:自然生态风险管理雷电防护等级
贵州省雷电灾害损失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历史灾害数据作为灾害事故发生后的直接反映,文章通过收集整理贵州省2000-2011年历史雷电灾情资料,发现近年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雷电灾害事故呈现同步逐年减少的趋势,灾害损失情况整体呈现西部高于东部,贵阳、安顺、六盘水灾损程度最高、黔西南、毕节、黔南次之,黔东南、铜仁、遵义灾损程度相对最低。
吴安坤吴仕军张开华张建军
关键词:雷电灾害
浅析地州市局域网故障维护与安全防护
2008年
简要介绍了贵州省气象局完成全省气象业务传输网络系统升级改造后,地州市气象局的网络设计情况和拓扑结构。在国家—省级—地州市—县的气象业务传输网络中,省内9个地州市增加2M电信省地业务专线和2M地县业务专线,实现了县到地,县到省的透明传输。
杨宏宇戚泽伟钟静张开华
关键词:网络拓扑路由器备份分离管理
遵义市2022年—2023年典型夏秋冬连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比分析
2025年
采用遵义市13个国家气象站1961年—2022年1月—12月气象干旱综合指数、2022年558个区域自动站的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遵义市2022年的干旱情况。结果表明:2022年遵义市夏秋冬连旱,气象干旱综合指数为1961年以来排名第一,降水严重偏少,范围广、时间长且夏季干旱叠加高温影响,多项气象指标突破历史极值;对农业的影响轻于干旱次重的2013年,主要与干旱时段、区域分布及作物的不同生育期有关;2022年连旱对秋收作物影响重于秋种,对来年春耕次之;对成熟在即的秋收作物影响小于产量形成关键期作物;通过对水稻、烤烟进行定量化分析,得出遵义市2022年热害高影响区不在水稻主产区,不同程度热害影响不一,设施农田水热利用率高,水稻气候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有所增产,而叠加高影响区产量受影响较大,与实际调查结果一致;大部烟田热害较小,热害具有明显的南轻而西和北重特征,高温干旱叠加。
秦仁艳姚熠张开华胡玉娟
关键词:农业生产
地面观测站备份机快速启用的设置与连接方法
2010年
针对遵义市地面观测站测报机发生故障无法使用,启用备份机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一套趋于自动化的连接与设置方法,实现备份机快速启用的功能,保障非常规状态下基础业务的迅速开展。
姚熠张开华张远洪
卫星遥感资料在山区洪涝灾害监测及决策服务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2年
为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该文以2020年遵义市正安县汛期发生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为研究个例,通过卫星搭载的合成孔径雷达的遥感影像反演,识别强降水影响区域,分级标识灾害风险,探索山区的三个叫应,以期发挥卫星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为防汛救灾和流域的上下游联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山区防汛指挥调度,既要关注强降雨区域,也要考虑河流走向、上下游降水增叠效应,尤其是对于高大山脉前海拔高差明显区域的地表径流汇流增强作用,应加强判断联动叫应;②降雨量大小和地表水体增加量、存在的灾害风险隐患未必成正比,防汛工作不能一味只根据降雨量大小来做出灾害防范决定;③该案例作为一次天气过程造成影响的试点分析,为进一步探索对应关系提供参考基础,叫应关系的最终确立需要更多天气过程案例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对正安县洪涝灾害防御决策指挥具有重要补充意义。
姚熠段莹李光一张开华钱玲余玥郿
关键词:洪涝灾害卫星遥感
RS-232接口共享器在自动站中的应用
2008年
近年来七要素自动站测报软件的使用提高了测报人员的工作效率,但由于测报机发生故障无法使用,需要切换到备份机时,常由于慌乱造成串口转接时出现硬件错误,进而导致有备份机无法启用的情况时有发生。结合2008年汛前业务检查中发现各台站备份机切换使用出现故障的问题,提出RS-232接口共享器在自动站中的使用理论,优化了通讯保障工作。
姚熠张开华张远洪
关键词:RS-232采集器无缝连接
正安县暴雨特征与洪涝灾害相关性分析
2009年
通过对正安县近45 a来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洪涝灾情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揭示了正安县暴雨分布的时空特征。表明其在时间上具有集中性和连续性,日内强降水多出现在夜间;空间分布呈现东南和中部地区为暴雨多发区,是导致正安县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诱因。最后结合正安县暴雨天气特征提出防御洪涝灾害的一些措施。
姚熠张开华姚正兰
关键词: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
基于泊松分布的遵义市暴雨、大暴雨次数概率特征被引量:5
2022年
为得到遵义市年暴雨和大暴雨次数概率特征,利用遵义市行政辖区内12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0年逐日降水数据,统计出各站暴雨、大暴雨频次,结合Poisson分布函数,得到年暴雨、大暴雨频次分布模型,计算理论年频次。结果表明:遵义市整体区域年大暴雨次数、各县市区暴雨次数都符合Poisson分布模式;遵义市整体区域每年≥3次以上大暴雨的概率为0.62;各县市区每年≥2次以上暴雨的概率在0.56~0.77,概率总趋势表现出自东向西减小,但西北部赤水、习水例外。东部、西北部概率较大,因而暴雨灾害风险较大;中部概率相对较小,因而暴雨灾害风险相对较小。利用Poisson分布模式,还可以用于计算遵义市(各县市区)大于研究时段长度(60 a)出现的最大次数以上的大暴雨(暴雨)次数概率,对制定暴雨洪涝灾害防御规划、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邹德全邹承立宋鑫民田洪进张云秋张开华
关键词:大气科学暴雨泊松分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