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黄河源河流地貌与生态环境演变动力学机制研究
- 李希来李志威王兆印黄河清胡夏嵩乔有明孙海群余国安张静魏卫东李艳富谢永丽杨元武李长慧朱海丽温小成等
- 该项目揭示了黄河源河网水系结构和发育机制,以及高原抬升对河网形态的影响,并且提出了黄河源地貌多样性和连通性的概念。确定了植被和推移质输沙在黄河源冲积河型形成中的作用,提出了高寒草甸型与泥炭型弯曲河流的概念,并建立了其崩岸...
- 关键词:
- 关键词:河流地貌环境治理
- 北京城市能源消费的生态与环境压力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本文构建了能源消费的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评价方法,对北京全市及各主体功能区能源消费的生态与环境压力进行定量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北京市2005-2010年的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从32.2上升为33.4,生态与环境压力仍处于不断加大阶段,其中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和PM2.5排放对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上升的贡献较大。各主体功能区之间能源消耗的生态环境压力差异较大,生态与环境压力从核心区向外快速递减,2010年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为3 983.48,分别是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以及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2、91和1062倍,除生态涵养发展区外,其他三大功能区的生态压力均占生态与环境综合压力的90%以上,生态压力突出。此外,在2005-2010年期间,除生态涵养发展区能耗的生态与环境压力略有降低外。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能耗的生态与环境压力均呈现增大趋势,分别增大了25%,7%和22%。
- 张静鲁春霞谢高地陈文辉胡绪千
- 关键词:能源消费生态压力环境压力
- 首都生态圈生态功能分区与评价被引量:10
- 2015年
- 受自然与人为的双重作用,北京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风沙肆虐更是因危害严重、涉及面广而备受人们关注。对于这些区域性生态问题,远不是北京一个城市所能够独立解决,需要根据其形成的原因,打破行政界线,明确维持城市新陈代谢的生态圈,并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联防控制对策。本文在课题组所划定的首都生态圈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环境问题-关键功能区-核心指标体系"的思路,构建了指标体系,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支持下,首先进行单因子分区;然后将单因子分区图叠加,进行首都生态圈综合功能分区。将首都生态圈分为六个生态功能区,即京津保城市群中心消费区、水源涵养功能区、防风固沙功能区、水土保持功能区、大气环境调节功能区以及滨海湿地生态功能区。最后,从生态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三个方面,对不同生态功能区进行了评价。
- 鲁春霞李亦秋闵庆文张彪李娜孙艳芝孙艳芝
-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划生态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国内村域尺度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的现状述评及展望被引量:16
- 2022年
- 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是解决乡村衰落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是国家破解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论文通过对现有乡村发展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从研究范式、演进过程、机理探析和路径探索等4个方面总结了国内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发现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多元融合的研究内容、综合多样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未来需重视不同类型村域转型发展与重构中乡土文化的研究,加强欠发达区不同类型村域转型发展与重构的实证研究,深化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综合研究,优化不同发展模式下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的路径。
- 张静张静谯伟谯伟徐增让
- 关键词: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