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 一种载纳米银抗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载纳米银抗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植物提取物姜黄素或槲皮素作为还原剂复合到纳米纤维或膜材料中,随后将负载植物提取物的生物医用材料置于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水溶液...
- 宗文辉史梦柔程琳陈斌李昕程鹏王晓琳高萍李毅敏
- 医用可注射羧甲基葡糖胺聚糖防粘连凝胶的生物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 2019年
- 背景:前期研究制备的可注射羧甲基葡糖胺聚糖防粘连凝胶结合了防粘连膜和防粘连液的优点,于较短时间内可在原位形成形状柔软的凝胶,不受体位影响,可承受周围组织的压力且自身无压迫作用。目的:评价医用可注射羧甲基葡糖胺聚糖防粘连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对数生长期的L929细胞为受试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可注射羧甲基葡糖胺聚糖防粘连凝胶浸提液的细胞毒性;以日本大耳兔为受试动物,进行可注射羧甲基葡糖胺聚糖防粘连凝胶浸提液的皮内刺激实验;以豚鼠为受试动物,进行可注射羧甲基葡糖胺聚糖防粘连凝胶浸提液的皮内诱导与局部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以Wistar大鼠为受试动物,进行可注射羧甲基葡糖胺聚糖防粘连凝胶浸提液的亚慢性毒性实验。结果与结论:可注射羧甲基葡糖胺聚糖防粘连凝胶浸提液的细胞毒性为1级,符合标准要求;可注射羧甲基葡糖胺聚糖防粘连凝胶浸提液无潜在皮内刺激作用、无潜在皮肤致敏性;亚慢性毒性实验中,对大鼠连续尾静脉注射28 d的可注射羧甲基葡糖胺聚糖防粘连凝胶浸提液,大鼠体质量、血液学、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学和脏器病理均未见明显的亚慢性全身毒性反应;结果表明,可注射羧甲基葡糖胺聚糖防粘连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高萍程琳陈斌李睿智李昕史梦柔李光远程鹏李东风于欢王晓辉
- 关键词:生物安全性凝胶类
- 抗菌银离子膏状敷料的体外哺乳动物细胞致突变研究
- 目的载银敷料不仅能够有效抵抗病原菌的侵染,而且对伤口愈合和皮肤再生具有显著疗效。对抗菌银离子敷料进行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是其应用于临床前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用哺乳动物细胞对抗菌银离子膏状敷料的致突变性进行评价,以降低临床研...
- 李昕程鹏高萍程琳李光远李毅敏
- 关键词:银离子哺乳动物细胞
- 文献传递
- 一种溴莫尼定在制备麻醉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溴莫尼定在制备麻醉药物中的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所述麻醉药物具体为溴莫尼定纳米凝胶制剂;其中溴莫尼定纳米凝胶制剂由透明质酸和明胶经纳米化处理后与溴莫尼定混合制得,所述透明质酸和明胶的质量比为5‑20:15...
- 王晓辉陈斌郑夺史梦柔李昕高萍贾淑杰张娜李冬冬刘洪斌
- 文献传递
- 溴莫尼定-氯丙嗪复方麻醉剂对兔麻醉效果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 将溴莫尼定和氯丙嗪按比例配置成复方麻醉剂,研究其静脉注射对兔的麻醉效果,对该复方麻醉剂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溴莫尼定-氯丙嗪(BL)复方麻醉剂配方筛选实验,1 mL/kg注射给药后观察3个剂量组兔的麻醉深度和时间,选取BL最佳剂量,进行后续实验。将BL与右美托咪定-氯丙嗪(DL)复方麻醉剂进行比较,监测麻醉过程中兔的血压、心率和体温变化,结合疼痛刺激前后动物反应情况和心率变化,比较两种麻醉方案的镇痛效果。通过激光刺激实验,研究溴莫尼定对动物痛阈的提高效果。结果 筛选实验中,高剂量组(0.6 mg/mL溴莫尼定和0.5 mg/mL氯丙嗪)和中剂量组(0.4 mg/mL溴莫尼定和0.5 mg/mL氯丙嗪)均比低剂量组(0.2 mg/mL溴莫尼定和0.5 mg/mL氯丙嗪)的麻醉维持时间长,而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麻醉维持时间无显著性差异。选择中剂量为BL静脉麻醉的最佳剂量,BL组的麻醉诱导时间为(2.4±1.5)min,麻醉维持时间为(33.6±5.8)min,麻醉过程中心率下降,血压较稳定,体温在75和90 min时轻度下降,均优于DL组的相应指标,BL方案在给药20 min内能有效抑制轻中度疼痛。溴莫尼定的高剂量镇痛组、中剂量镇痛组、低剂量镇痛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痛阈提高百分率分别为(81.43±15.52)%、(47.81±11.04)%、(32.99±6.14)%、(5.24±6.80)%。结论 BL麻醉方案与DL麻醉方案的麻醉深度和维持时间接近,但BL方案对心血管动力学和体温的影响更小,能更有效抑制轻中度疼痛。静脉注射溴莫尼定有提高痛阈的作用,且具有正向的量效关系。溴莫尼定-氯丙嗪复方麻醉剂的镇静镇痛效果良好,能满足轻中度疼痛刺激的手术需要。
- 李昕于晓猛陈斌王晓琳王晓辉
- 关键词:复合麻醉氯丙嗪体温下降
- 一种载纳米银抗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载纳米银抗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植物提取物姜黄素或槲皮素作为还原剂复合到纳米纤维或膜材料中,随后将负载植物提取物的生物医用材料置于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水溶液...
- 宗文辉史梦柔程琳陈斌李昕程鹏王晓琳高萍李毅敏
- 阿折地平对西罗莫司洗脱支架致血管内皮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阿折地平对西罗莫司洗脱支架致血管内皮损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将HUVEC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加药物,模型组给予西罗莫司500 nmol/L,实验组给予阿折地平10μmol/L+西罗莫司500 nmol/L。各组处理24 h后,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测定培养液中的NO,Fluo-3/AM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内Ca2+,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nnexin V FITC/PI染色法测算细胞凋亡率。结果各组处理24 h后,对照组细胞呈多角形、单层铺路石样排列;模型组细胞肿胀,胞质出现空泡,部分细胞核固缩、碎裂;实验组细胞基本呈多角形、单层铺路石样排列,少见细胞肿胀及胞质空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实验组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降低、胞质Ca2+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升高、胞质Ca2+浓度及细胞凋亡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均<0.05)。结论阿折地平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内NO水平、降低细胞内Ca2+浓度、抑制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 袁玲聂卫高萍李昕刘伟伟崔晓雪
- 关键词:钙通道阻滞剂阿折地平药物洗脱支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损伤
- 一种复合麻醉药剂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麻醉药剂及应用,涉及复合麻醉剂制备技术领域,包括0.4mg/kg溴莫尼定、0.5mg/kg氯丙嗪和1mg/kg利多卡因;所述复合麻醉药剂的溶剂为生理盐水,以该麻醉药剂构建动物模型,过程包括:先以0.4...
- 陈斌王晓辉于晓猛王晓琳李昕史梦柔程鹏宗文辉程琳张川刘伟伟
- 医用羧甲基葡糖胺聚糖凝胶生物安全性评价
- 2020年
- 目的评价医用羧甲基葡糖胺聚糖凝胶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Ames实验)、体外染色体畸变实验和体外基因突变实验检测医用羧甲基葡糖胺聚糖凝胶的遗传毒性。以日本大耳白兔为受试动物,经耳缘静脉缓缓注入凝胶盐水浸提液(10 ml/kg),测其体温并计算体温升温值。以昆明种小鼠为受试动物,分别经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凝胶盐水浸提液(50 ml/kg)和氯化钠注射液(对照),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记录动物的体质量变化。在抗凝兔血中分别加入凝胶盐水浸提液、氯化钠注射液与蒸馏水,检测溶血率。结果在活化和非活化条件下,凝胶盐水浸提液组和凝胶二甲基亚砜浸提液组4种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达到相应阴性对照组的2倍;3个剂量组(凝胶培养基浸提液和1/2、1/4凝胶培养基浸提液组)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均为0;3个剂量组小鼠淋巴瘤细胞L5178Y的大集落突变频率、小集落突变频率和总突变频率均无明显增长(均P>0.05)。注射凝胶盐水浸提液后,3只日本大耳白兔的体温升温值分别为0、0.3和0.2℃。注射凝胶盐水浸提液后24、48和72 h,各组小鼠均未见毒性反应症状,且随着注射后时间的延长,样品组和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均有所增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血实验结果显示,医用羧甲基葡糖胺聚糖凝胶的溶血率为0.1%。结论医用羧甲基葡糖胺聚糖凝胶无诱发细菌突变、体外细胞染色体畸变及细胞基因突变的作用,亦无热原性、急性全身毒性和溶血性,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程琳李睿智程鹏祝君梅李昕李东风于欢王世炜史梦柔陈斌高萍
- 关键词:凝胶类生物安全性
- 一种含BMP3软骨钉制备及其对兔股骨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制备一种以牛心包和牛松质骨为原料且含BMP3的软骨钉,并观察其对兔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牛心包和牛松质骨经处理后复合加入提纯的BMP3牛皮质骨粗提取物制成软骨钉。选择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2只,兔龄120~150 d;体质量2.5~3.0 kg。在其股骨关节面内侧髁钻直径4 mm、深度8 mm孔,左侧植入软骨钉(样品组,22个植入点),右侧仅钻孔操作(模型组,12个植入点)或不处理(空白对照组,10个植入点)。植入后8周、12周分别处死半数动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植入部位的局部组织反应和新生软骨情况,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Ⅱ型胶原蛋白(COLⅡ)表达。结果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植入后8周模型组关节局部缺损明显,未见明显软骨组织形成;样品组植入材料周围可见少量软骨组织形成,软骨细胞排列较为紊乱。植入后12周模型组关节缺损部位表面少量软骨组织形成,软骨细胞排列不规则;样品组软骨组织形成较8周增多,软骨细胞排列较规则。②番红O-固绿染色:8周模型组未见红染的软骨组织;样品组少量散在红染的软骨组织。12周模型组关节面少量薄层红染的软骨组织,样品组关节可见较大量深红色软骨组织。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空白对照组各时间点(灰度值:8周83.15±6.28,12周86.76±8.20)和COLⅡ(灰度值:8周78.15±4.79,12周82.10±4.31)高表达,模型组表达明显降低(RUNX2灰度值:8周125.48±5.91,12周117.53±2.59;COLⅡ灰度值:8周129.05±2.18,12周122.03±7.27。P<0.01),样品组表达量较模型组增加(RUNX2灰度值:8周100.62±7.04,12周90.48±8.15;COLⅡ灰度值:8周98.89±5.55,12周86.19±8.28。P<0.01);随着时间点延长,模型组和样品组12周表达较8周有所增加,且样品组增加明显(P<0.01)。结论以牛心包和牛松质骨为原料,添加含BMP3牛皮质骨粗提取物制备的软骨钉可以促进兔股骨�
- 刘伟伟丁力刘大卫崔晓雪史梦柔陈斌李昕唐瑞辰王长江
- 关键词:骨软骨缺损股骨牛心包牛松质骨RUN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