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莉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1篇信号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培养
  • 1篇血培养阳性
  • 1篇阳性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治疗
  • 1篇阴性菌
  • 1篇致命性
  • 1篇神经康复
  • 1篇神经元
  • 1篇热射病
  • 1篇肿瘤患者
  • 1篇肿瘤药
  • 1篇肿瘤药物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胃肠
  • 1篇胃肠激素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林莉
  • 2篇王岩
  • 2篇王蕾
  • 2篇赵传华
  • 1篇付亚莉
  • 1篇宋三泰
  • 1篇徐建明
  • 1篇王淼
  • 1篇张阳
  • 1篇左惠荣
  • 1篇曹阳
  • 1篇刘晓晴
  • 1篇王超
  • 1篇葛飞娇
  • 1篇徐建明
  • 1篇翟红岩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镜像神经元康复策略联合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神经与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镜像神经元康复策略(Mirror Neuron System,MNS)联合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卒中后神经与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某部队康复中心收治的198例卒中后遗留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66例。三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指导,磁刺激组给予TMS治疗,镜像组给予MNS治疗,联合组给予TMS+MNS治疗。比较三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神经功能(NIHSS)、上下肢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ADL)、平衡能力(BBS)、上肢与下肢肌张力(MAS)、健患侧步长差、患侧负重时间百分比及语言功能。结果:联合组干预2周、4周后NIHSS评分低于磁刺激组、镜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刺激组、镜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2周、4周后FMA-上肢、FMA-下肢评分高于磁刺激组、镜像组,且镜像组高于磁刺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2周、4周后ADL评分、BBS评分高于磁刺激组、镜像组,且镜像组高于磁刺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4周后上肢和下肢MAS分级0~1级患者占比高于磁刺激组、镜像组,且磁刺激组高于镜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2周、4周后健患侧步长差低于磁刺激组、镜像组,患侧负重时间百分比高于磁刺激组、镜像组,且镜像组变化幅度大于磁刺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2周、4周后语言功能中阅读理解、复述、流畅度、命名评分高于磁刺激组、镜像组,且磁刺激组高于镜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S联合TMS能促进卒中后神经与功能康复,有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二者各有优势,互相补充,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范白燕朱建文左惠荣王蕾黄赛云林莉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卒中神经康复
49例肿瘤患者感染血培养阳性菌谱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住院肿瘤患者感染血标本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易感因素,为预防血流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某医院消化肿瘤科49例感染患者血液标本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从49例血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70株,包括革兰阴性菌40株,占57.14%;革兰阳性菌25株,占35.71%;真菌5株,占7.14%。来自单纯血流感染患者标本23份,占46.94%;其余26例分别从痰液、尿液等标本中检出同源感染菌。革兰阴性和阳性优势菌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但均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敏感。结论住院肿瘤患者血培养阳性中仅46.94%为血流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优势菌普遍耐药。
林莉王岩葛飞娇翟红岩赵传华付亚莉王淼徐建明
关键词:肿瘤患者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耐药性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与化疗联合应用的策略研究
徐建明宋三泰张阳韩宇刘晓晴王岩赵传华林莉曹阳杨武威
分子靶向药物是近年来出现的作用机制独特的抗肿瘤药物。与传统的化疗相比,靶向药虽然无明显毒性,但价格昂贵,单药有效率仅10-25%。如何合理安排靶向药物和化疗的联合模式,预见个体化治疗的效果,充分发挥靶向药物的疗效是临床面...
关键词:
关键词:恶性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药物治疗抗肿瘤药物
布拉氏酵母菌散与硫糖铝口服混悬液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清SS、EGF、GAS、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7
2023年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与硫糖铝口服混悬液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厦门特勤疗养中心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7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常规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糖铝口服混悬液,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2周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胃黏膜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胃肠激素[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肠道菌群、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临床症状评分、胃黏膜积分、血清GAS、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SS、EGF水平高于常规组(均P<0.001);联合组治疗2周后肠球菌、葡萄球菌少于常规组,乳杆菌、双歧杆菌多于常规组(P<0.001);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与硫糖铝口服混悬液联合治疗慢性胃炎能显著提高疗效,加快症状改善,调节胃肠激素与肠道菌群,还能减轻胃部炎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林莉刘佳昊蔡添才王蕾朱建文单长鹤范白燕
关键词:慢性胃炎胃肠激素肠道菌群
一种热射病监测预警手环
一种热射病监测预警手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手环本体包括壳体(1)、显示屏(2)和腕带(3),壳体(1)内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单元,壳体(1)于显示屏(2)的一侧设有一个于顶面敞口的收纳槽(4),收纳槽(4)的一端侧壁设有充...
陈轩林莉王超徐东为杨艳琳冷辉李忠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