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迷宫流道
  • 2篇结构参数
  • 2篇灌水
  • 2篇灌水器
  • 1篇滴头
  • 1篇滴头间距
  • 1篇点源
  • 1篇点源入渗
  • 1篇性价比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入渗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分
  • 1篇水分运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水分运动
  • 1篇流体力学
  • 1篇流域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武鹏
  • 3篇牛文全
  • 2篇张平
  • 1篇王维娟
  • 1篇孙艳琦
  • 1篇杨慧玲
  • 1篇常莹华

传媒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节水灌溉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应用...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评估流域管理措施的综合效益—水文模型系统
2008年
综合效益-水文模型系统包括农场经济模型、农场主采用行为模型、流域建模模型和评估流域效益管理措施的非市场价值经济模型。用来监测农场成本投入、污染物减少量、水质改善状况以及评估农业保护项目的社会价值。该模型系统不仅增加了经济与物理模型,而且在阐述复杂的环境保护问题时,还融入了标准和行为方面的因子。为政策制定者和项目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从而可更加经济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张平武鹏杨慧玲
关键词:性价比
齿形迷宫流道不同结构参数下灌水器抗堵塞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以齿形迷宫流道灌水器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PIV观测和样品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齿形结构的不同齿底距、齿高下颗粒运动轨迹与流道内部速度场分布的关系,并初步探索了流道结构参数与灌水器抗堵塞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流道内固体粒子运动速度小于0.5 m/s时,易在齿底处旋转,而大于此速度时,则易进入主流区被水流带出流道;齿形迷宫流道齿底距与抗堵塞性能呈正相关,齿高与抗堵塞性呈负相关;流道设计时,单纯增大齿底距或者减小齿高,可以有效降低粒子在流道中发生旋转的概率,有利于提高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
武鹏牛文全常莹华张平
关键词:灌水器迷宫流道结构参数计算流体力学
滴头间距对双点源交汇入渗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研究滴头间距对双点源滴灌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方法】应用HYDRUS 3D软件,在滴头间距分别为10,20,30和40 cm时,对湿润峰交汇时间、交汇面土壤含水量、湿润峰运移速率和湿润体的形状变化进行模拟研究,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湿润峰交汇时间随着滴头间距的增大呈指数级增加,湿润峰运移速率与滴头间距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随着滴头间距的增加,湿润体形状依次从1个近似半球体向近似半药囊形、半花生壳形及2个分离的近似半球体转变,湿润体内高含水量区域也从2个逐渐转化为1个。以土壤剖面含水量、湿润峰运移距离及总入渗量为指标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湿润峰运移距离及总入渗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滴头间距对双点源滴灌土壤水分入渗影响显著,土壤水分三维数值模拟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双点源入渗条件下粘壤土的水分运动规律。
王维娟牛文全孙艳琦武鹏
关键词:滴头间距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
弧型迷宫流道灌水器颗粒运移状态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弧形迷宫灌水器的消能方式主要为沿程水头损失,弧齿形迷宫灌水器主要为局部水头损失;弧形迷宫流道抗堵塞性能优于弧齿形,但其水力性能较差;颗粒在流道中发生旋转的临界速度约为0.5 m/s,当小于此速度时,颗粒易在漩涡处发生旋转,当大于此速度时,颗粒容易逸出漩涡进入主流道。因此,在设计弧齿形迷宫流道时,借助AutoCAD建模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以及低成本PIV试件观测,减少流道内颗粒速度在0.5 m/s以下速度场的分布,以提高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
武鹏牛文全
关键词:结构参数CFDPIV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