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茜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地基
  • 1篇动力排水固结
  • 1篇动力排水固结...
  • 1篇淤泥
  • 1篇软土
  • 1篇软土地基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土地基
  • 1篇排水固结
  • 1篇排水固结法
  • 1篇模型试验
  • 1篇静动力排水固...
  • 1篇固结
  • 1篇固结法
  • 1篇分析模型
  • 1篇高能量
  • 1篇冲击能

机构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李彰明
  • 2篇王茜
  • 1篇罗智斌
  • 1篇胡新丽
  • 1篇张林浩

传媒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能量冲击下淤泥土体能量传递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以往动力排水固结室内模型试验,通常冲击能量低,软土物理力学响应激发不够,难以寻求与工程实践相符的能量传递规律。利用可提供高冲击能的多向高能高速电磁力冲击智能控制试验系统,对淤泥类超软土进行静动力排水固结模型试验,获得了高能量多遍冲击作用下竖向与表层水平向能量传递规律:(1)冲击荷载下浅层土中相应土压增量始终最大,但随着夯击遍数增加,其下土层土压增幅随之相对增大;而就土层压缩量而言,首遍夯击下浅层土最大,此后中层与深层之值均大于浅层土之值,且其比值随着夯击遍数增加而增大,表明了主要压缩区向下移动;(2)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中,冲击能量初始主要作用于浅层,此后随着淤泥力学性质不断沿深度方向改善,能量逐渐向下传递以主要加固下层及深层土体;(3)夯击作用下土层表面同一位置处竖向质点振动速度最大,径向次之,环向最小,且在一定的距离处趋向同一稳定值;振动加速度亦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模型试验得到的振动主要影响范围与实际工程一致。
李彰明罗智斌林伟弟赖建坤王茜
关键词:模型试验淤泥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最佳冲击能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可有效用于处理淤泥类超软土地基,在综合考虑土层承载力特征与等效排水能力及其变化等因素基础上,对最佳冲击能加以分析确定,建立该法软土地基最佳冲击能理论模型,导出最佳冲击能计算公式及给出其参数确定方法;并以大型淤泥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进行实际应用。模型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结果对比表明: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用于超软土地基处理,且应力扩散角按现场实测取值时,被加固软土顶面上夯击产生的最大附加压力较合理值为其承载力特征值的2~3倍;该最佳冲击能模型能合理描述实际淤泥地基处理工程各过程结果及机制,表明了其适用性及合理性,为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基科学设计及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与有效计算公式。
李彰明王茜赖建坤胡新丽张林浩
关键词:地基软土地基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冲击能分析模型施工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