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萌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伦理
  • 2篇伦理学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 2篇技术伦理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规范
  • 1篇德性
  • 1篇信息伦理
  • 1篇信息伦理学
  • 1篇信息人
  • 1篇信息社会
  • 1篇遗忘
  • 1篇隐私
  • 1篇人脸
  • 1篇人脸识别
  • 1篇人脸识别技术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治理
  • 1篇识别技术

机构

  • 8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胡晓萌
  • 1篇李伦

传媒

  • 1篇长沙大学学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大众传媒...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物联网的伦理问题探究——以海德格尔技术伦理思想为视角
2016年
物联网对人、物的存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由此产生的伦理困境,根据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拯救的思想,对物联网的拯救应考虑如下五个环节:一是技术的"本质"作为"存在并活动着";二是唤起沉思的思想;三是为天然的知识恢复权利;四是对物联网持理性态度;五是把物联网本身作为超越的契机。
胡晓萌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伦理
温和的被遗忘权主张——基于权利的信息伦理视角被引量:10
2020年
信息技术重塑了人类记忆与遗忘的状况,其以物质手段突破了人类记忆能力的极限,使记忆可以成为永恒,使遗忘成为不可能。因为大数据“永久记忆”可能会对人类社会的数据隐私、安全和数字身份造成侵犯等危害,社会针对数据被遗忘权展开了讨论。以欧盟为代表的保守主义积极推进被遗忘权的立法。GDPR明确赋予个人的数据被遗忘权,以应对数字永久记忆给个人造成的隐私、安全等危害。但因其过于保守阻碍了个人的数据自律和产业发展而备受质疑。与之相反,以维纳和弗洛里迪为代表的信息伦理学家则反对删除数据。他们认为删除信息是一种熵增行为,这个行为是不道德的。数据主义则进一步发展,认为数据流最大化是第一诫命。这派观点则过于激进,它把信息社会的价值标的从人类替换为信息,实际上是消解了人权。相对于上述两派观点,基于权利的信息伦理保持中间立场,主张赋予个体应有的数据权利(包括被遗忘权),但该主张较于欧盟立法是温和的,提倡有限制的、不能被滥用的被遗忘权,既强调保护个人的数据权利,也不阻碍数据开发利用,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
胡晓萌
关键词:信息伦理学区块链
信息人的实践与德性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知识为能源的科技型和知识经济型的社会,在这种社会模式下,信息技术通过加工处理信息,并将信息共享传播,使知识产出和生产力水平得以提升,为信息人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现实基础。在信息社会的视角中...
胡晓萌
关键词:信息社会信息人理智德性道德规范
文献传递
“互联网+”下社会治理的伦理问题研究
2016年
"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迅速发展,"互联网+"社会治理也被广泛专注,并且得到有效的发展,"智慧城市"、"E政策广场"等网络平台建立,等等。但是"互联网+"社会治理,不只是把互联网当作工具和手段应用到社会治理中去,互联网所引发建立的"新世界"正在影响着社会的变革,社会治理也顺应潮流在形式上、内涵上同步变革,然而这过程中凸显了很多的伦理问题。
胡晓萌杨天骜
关键词:社会治理伦理问题
算法主义及其伦理批判
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算法越来越成为技术的代名词,这种变化带来的不再只是技术上的变革,而且也逐渐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力量,尽管这种力量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安全、隐私、...
胡晓萌
关键词:伦理批判人本主义
人脸识别技术的伦理风险及其规制被引量:11
2021年
人脸识别技术以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为价值使命而得到发展和应用,但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和可靠性问题也引发了隐私泄露、识别错误、安全风险和歧视等伦理风险。基于技术伦理学的非力量伦理和责任伦理,最小必要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不伤害原则和公正原则构成了防范和规制人脸识别技术伦理风险的伦理原则。
胡晓萌李伦
关键词:人脸识别技术伦理风险隐私技术伦理
“互联网+”发展现状的伦理反思被引量:1
2016年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第三阶段就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失控的创业潮、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迷雾、互联网电商的迷药、互联网寡头、被妖魔化的大数据这五个方面代表和反映了"互联网+"发展的乱象与伦理问题。对"互联网+"发展现状的伦理反思是新时代道德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将有助于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胡晓萌黄宣桦
关键词:大数据
智能时代的数据伦理与算法伦理——第五届全国赛博伦理学暨数据伦理学研讨会综述被引量:7
2019年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得益于"数据+算法",我们身处的世界也越来越多地被"数据+算法"来定义。然而,数据和算法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数据伦理与算法伦理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第五届全国赛博伦理学暨数据伦理学研讨会以"智能时代的数据伦理与算法伦理及其法律规制"为主题,从数据伦理、医疗大数据伦理、算法伦理、人工智能伦理和人工智能哲学等方面,梳理了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并综合国内外关于数据伦理与算法伦理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智能时代背景下我国健康、合理地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方法和路径,并呼吁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拥抱智能时代,积极应对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一个合理的思考。
李伦刘梦迪胡晓萌吴天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