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琼 作品数:8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湖南省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长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细胞因子IL-2、IL-12及IL-18增强结核杆菌ESAT-6 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以及白细胞介素-18(IL-18)对结核分枝杆菌ESAT-6DNA疫苗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IL-2-pcDNA-ESAT-6、IL-12-pcDNA-ESAT-6、IL-18-pcDNA-ESAT-6、pcDNA-ESAT-6以及PBS对照组,分别于0、2、4周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2周后各组处死5只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IgG、IgA,并分别检测0、2、4、6周小鼠阴道灌洗液中sIgA水平。CCK-8法检测免疫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情况,并测定脾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IL-6、IL-10的分泌水平。末次免疫2周后,腹腔注射结核杆菌H37Rv感染小鼠,感染后4周取小鼠肺组织进行菌落培养计数;同时通过HE染色以及肺组织炎症因子检测评估其炎症情况。结果细胞因子IL-2、IL-12以及IL-18均能够显著增加小鼠血清IgG、IgA以及阴道灌洗液sIgA的分泌(P<0.05),并促进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IL-2、IL-12及IL-18还能够显著增加脾细胞中IFN-γ、IL-2、TNF-α的分泌水平;此外,相较于ESAT-6真核疫苗组以及PBS对照组,IL-2、IL-12及IL-18均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肺组织菌体载量以及炎性侵润,并减少炎性因子分泌。结论细胞因子IL-2、IL-12及IL-18均能不同程度的增强结核杆菌ESAT-6 DNA疫苗的体液以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并显著提高其免疫保护效果。 尹芳 胡月圆 郭琼 李贵南关键词:细胞因子 结核杆菌 ESAT-6 一例新PCCB基因突变的新生儿丙酸血症报道 郭琼 李军 李贵南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原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NICU收治的疑似感染并同时行mNGS及传统病原学检测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mNGS在病原体检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21例新生儿,男女性别比1.75∶1,足月儿64例,早产儿57例。mNGS阳性率为57.9%(70/121),明显高于传统检测方法(15.7%,19/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NGS诊断的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49.0%,阳性预测值为25.4%,阴性预测值为98.0%。根据mNGS结果,调整了65例(53.7%)患儿的治疗决策。结论mNGS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可提高NICU感染患儿的病原体诊断率,亦可用于除外感染,指导临床治疗。 刘剑 刘银芝 占彩霞 郭琼 马金霞 肖倬君 谢晶晶 李军帅 陈孟雨 李奔 张榕 彭小明关键词:新生儿 病原体 一例新PCCB基因突变的新生儿丙酸血症报道 郭琼 李军 李贵南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期灵性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期灵性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共1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采用中文版灵性健康量表评估患儿的灵性健康水平,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儿灵性健康得分为(24.81±6.86)分,整体处于低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子女、年龄、疾病类型、疾病危险程度、家庭月收入、社会支持程度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期灵性健康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疾病危险程度、社会支持程度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期灵性健康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期灵性健康水平整体处于低水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必要针对病人灵性健康的影响因素,强化认知干预,消除患儿负性情绪,并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以提高患儿灵性健康水平。 郭琼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基于文献分析的胃复安不良反应规律与预防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基于我国三大文献数据库报道的胃复安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从中寻找规律,提出预防策略,为保证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胃复安"、"不良反应"、"中毒"相关文献;从文献中筛选符合本研究设定条件的患者,提取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得相关文献929篇,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符合本研究统计标准的文献56篇,共74个病例。与其他年龄组相比较,>18~60岁年龄组发生率最高(P<0.05);根据使用胃复安的原因分析,感染性疾病用药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肿瘤放化疗(均P<0.05);82.43%的不良反应发生在药典规定的胃复安剂量下,发生时间以用药后3 h内为多数(95.95%);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功能紊乱、交感系统功能障碍和精神意识障碍(均P<0.05)。结论胃复安不良反应虽然主要出现在成人组,但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以口服给药多见,正常剂量下同样可以发生;临床症状以锥体外系功能紊乱、交感系统功能障碍和精神意识障碍为主,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3 h以内。因此,临床用药时要充分考虑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规律,密切关注用药后的情况,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郭琼 陈丽娟 黄雲立 肖娟关键词:胃复安 新生儿溶血病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致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所致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5周、日龄≤28 d确诊为HDN或G6PD缺乏症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黄疸病因分为HDN组和G6PD缺乏症组,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HDN组532例,G6PD缺乏症组413例。HDN组黄疸峰值日龄早于G6PD缺乏症组[3(2,5)d比6(4,8)d],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和贫血发生率低于G6PD缺乏症组[379.5(345.6,426.7)μmol/L比486.4(413.5,577.4)μmol/L,37.4%(199/532)比55.0%(227/413)],贫血伴网织红细胞比值增高比例高于G6PD缺乏症组[66.3%(132/199)比5.7%(13/227)],换血治疗率、重复(≥2次)换血治疗率、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率、放弃治疗死亡率均低于G6PD缺乏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N所致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黄疸出现早;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贫血发生率高、黄疸程度重、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率更高,但多数不伴网织红细胞比值增高。 郭琼 张蜜 胡月圆 林艳萍 李贵南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 乳腺癌治疗方法的革新与挑战 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乳腺癌治疗方法研究的进展与新方法的应用,发现了不少受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对肿瘤医师,包括乳腺外科医师、放射治疗医师和肿瘤内科医师都提出新的挑战。如因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性差异导致手术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后果,法律责任怎样承担的问题;保留乳房切除术后对传统的放射治疗方法带来新的挑战;新辅助化疗使原发肿瘤或/和转移淋巴结中的癌组织坏死,影响对手术切缘癌细胞浸润的判断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真实性的判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对放射治疗适应证的评判和放射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长时间服用三苯氧胺(TAM)等内分泌药物治疗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这些都需要人们正确面对和重视,迎接新的挑战,解决新的问题。 黄俊辉 曾若兰 黄勇 姚晓艺 郭琼关键词:乳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