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宁

作品数:22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化学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0篇复合材料
  • 10篇复合材
  • 9篇碳纤维
  • 7篇树脂
  • 7篇环氧
  • 5篇力学性能
  • 5篇环氧树脂
  • 5篇力学性
  • 3篇性能研究
  • 3篇PBO纤维
  • 2篇有机硅
  • 2篇湿法
  • 2篇湿法缠绕
  • 2篇摩擦学
  • 2篇环氧有机硅
  • 2篇剪切强度
  • 2篇纺丝
  • 2篇纺丝工艺
  • 2篇T700
  • 2篇层间剪切强度

机构

  • 22篇西安航天复合...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22篇刘宁
  • 5篇廖英强
  • 5篇张承双
  • 4篇张世杰
  • 4篇程勇
  • 4篇常雪梅
  • 3篇包艳玲
  • 2篇王汝敏
  • 2篇杨杰
  • 2篇刘建超
  • 1篇李锵
  • 1篇王绍凯
  • 1篇郭亚林
  • 1篇王倩
  • 1篇张佐光
  • 1篇张卫红
  • 1篇李敏
  • 1篇许英杰
  • 1篇顾轶卓
  • 1篇尤丽虹

传媒

  • 8篇合成材料老化...
  • 3篇固体火箭技术
  • 2篇玻璃钢/复合...
  • 2篇航天制造技术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表面技术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材料工程
  • 1篇高科技纤维与...
  • 1篇热固性树脂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氧有机硅烧蚀涂料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针对有机硅涂料附着力差的问题,采用共缩聚冷混法在有机硅树脂中共混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研究了不同共混配比对基体树脂热稳定性及粘接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配比基体树脂对涂层耐热性、烧蚀性能、粘接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环氧有机硅树脂含量增加,基体树脂失重越大,涂层粘接性能越好;确定添加环氧有机硅比例为30%时,烧蚀涂层800℃残重比为70.85%,粘接力可达1.47 MPa,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曹碧雯杨杰刘宁
关键词:环氧有机硅热稳定性粘接性能
国产T800S级碳纤维表面特性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影响研究
2023年
对两种国产T800S级碳纤维与进口T800S碳纤维表面特性及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与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三种碳纤维的表面形貌与粗糙度进行了表征;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三种碳纤维表面化学官能团比例进行了分峰计算;通过碳纤维表面静态接触角对纤维表面浸润性进行了分析。制备并表征了碳纤维NOL环与单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破坏形貌,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影响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关键性因素,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何梅吴姜炎廖英强刘宁程勇常雪梅
关键词:碳纤维表面特性树脂
中低温固化环氧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综述了为满足中低温固化及长适用期需求,对双氰胺类、咪唑类和酸酐类等六类固化剂的改性研究,对比分析了其性能与应用前景。并介绍了中低温固化环氧预浸料及复合材料的固化工艺特性及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中低温固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唐天姿刘宁郭亚林
关键词:环氧树脂双氰胺咪唑微胶囊
环氧有机硅类烧蚀涂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0年
从烧蚀机理、基体树脂、功能填料、工艺制备等方面论述了环氧有机硅烧蚀涂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以性能分类详细汇总了各类功能填料的作用机理,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曹碧雯刘宁杨杰
关键词:环氧有机硅颜填料
国产T800级碳纤维本征特性研究进展
2024年
综述了近年来对国产T800级碳纤维本征特性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纤维的力学性能、微观物理特性和表面化学特性等,并与东丽T800碳纤维对比,指出了国产T800级碳纤维性能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焦浩洋刘宁张世杰
关键词:力学性能微观结构
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湿法缠绕用高性能树脂基体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树脂基体的低黏度和长适用期是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长周期湿法缠绕成型的基本保证。通过与高活性固化剂物理相容的活性溶剂的添加,研制出一种具有低黏度、长适用期、优异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的环氧树脂基体。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动态热机械仪(DMA)、万能材料试验机、水压爆破系统等对该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黏度、浇铸体力学及耐热性能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容器爆破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基体黏度低,黏度变化平缓,适用期超过10h,满足大型发动机壳体湿法缠绕成型工艺要求;且该树脂基体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缠绕成型的Ф150mm容器的容器特性系数>50km,纤维强度发挥率>90%。
刘宁张光喜何梅廖英强霍炳呈王民法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环氧树脂湿法缠绕黏度碳纤维复合材料
RTM成型用聚氨酯树脂性能研究
2025年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聚氨酯复合材料目前在航天航空、新能源风叶片、汽车等领域应用广泛,但聚氨酯树脂基体仍存在反应活性较高、操作时间短、力学强度低等问题,使其复合材料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具有一定局限性。该文以自制聚氨酯(PUF)为树脂基体,3K缎纹碳布为增强材料,通过RTM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聚氨酯树脂复合材料(碳布/PUF复合材料),研究了PUF树脂的RTM工艺特性及树脂浇铸体性能,分析了碳布/PUF复合材料性能。结果表明:PUF树脂满足RTM成型工艺要求,在30℃凝胶时间可达120min;浇铸体室温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分别为92MPa、3.5GPa、4.68%和125℃;碳布/PUF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分数为57%时,其T_(g)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达到127℃和61MPa。
王娜洪星星刘素娟常雪梅刘宁包艳玲阮英波
关键词:RTM工艺聚氨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缠绕张力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研究
2024年
缠绕张力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壳体的重要成型工艺参数,直接影响壳体性能。该文以碳纤维复丝、复合材料NOL环和Φ150mm容器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缠绕张力条件下的复丝表面形貌和NOL环内部形貌、复丝和NOL环拉伸性能、Φ150mm容器内压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缠绕张力对碳纤维缠绕构件的影响推测是纤维磨损、纤维体积分数变化和预应力等三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随着缠绕张力的增大,由于缠绕构件内部结构预应力作用和纤维体积分数提高,NOL环拉伸性能、Φ150mm容器内压性能和容器特性系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当单轴纤维缠绕张力继续增大,直至高于50N时,由于纤维磨损程度加剧,NOL环和Φ150mm容器性能均呈下降趋势,因此,单轴纤维缠绕张力50N是缠绕构件的最佳张力值。
张世杰刘宁刘宁洪星星王娜田雪璞
关键词:复合材料壳体碳纤维
热氧老化对PBO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方法研究了热氧老化对PBO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材料万能试验机研究了PBO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剪切等静态力学性能随热氧老化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过在60℃热氧老化不同时间后,PBO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变化较小,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最大降幅分别为8.8%和11.7%,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增大。采用DMA研究了热氧老化时间对PBO纤维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氧老化使得PBO纤维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提高,贮能模量下降,随着老化时间逐渐增加,E″逐渐向高温方向移动。
张承双刘宁包艳玲宋可为鲁建军
关键词:热氧老化动态力学性能
两种纺丝工艺T800级炭纤维复合材料容器性能对比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水压爆破试验对两种不同纺丝工艺的T800级炭纤维在缠绕浸渍过程中的耐磨性及φ150 mm容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φ150 mm容器缠绕层应力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干喷湿纺T800SC炭纤维缠绕制备的φ150 mm容器性能优于湿法纺丝T800HB炭纤维。这主要是由于相比T800HB炭纤维,T800SC炭纤维在缠绕过程中不易磨损,可保持其纤维强度。因此,T800SC炭纤维具有更佳的缠绕适配性,更适合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的增强体。此外,由于T800HB炭纤维复合材料容器的封头靠近赤道位置处产生压缩应变较大,易在该位置发生复杂的破坏模式。因此,需采用较小的应力平衡系数进行容器设计。
张世杰王汝敏王汝敏刘宁程勇
关键词:应力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