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凉山彝族自治州学龄前儿童过敏性湿疹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凉山彝族自治州学龄前儿童过敏性湿疹的环境影响因素,为后期进行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患过敏性湿疹的1~6岁学龄前儿童470例和没有湿疹患病史的儿童48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17. 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年龄越小,湿疹发病风险越低(OR=0. 67,95%CI=0. 50~0. 91)。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OR=2. 80,95%CI=1. 90~4. 14)、房屋通风不良(OR=3. 75,95%CI=2. 82~5. 00)、房屋类型为公寓(OR=1. 50,95%CI=1. 12~1. 99)、衣物或被褥受潮(OR=1. 69,95%CI=1. 21~2. 3)、住所发现蟑螂(OR=2. 26,95%CI=1. 69~3. 01)、孩子出生前后房屋进行过装修(OR=1. 49,95%CI=1. 09~2. 0)和家里有时/从不打扫(OR=2. 37,95%CI=1. 60~3. 51)是患过敏性湿疹的危险因素。结论有过敏性湿疹家族史、房屋通风不良、住宅类型为公寓、衣物或被褥受潮、发现蟑螂和家里有时/从不打扫、孩子出生前后房屋进行过装修都是儿童患过敏性湿疹的危险因素。
- 周继敏罗进杨淑娟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过敏性湿疹环境因素
- 儿童艾滋病10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了解儿童艾滋病的临床特征,尽早发现并诊断儿童艾滋病。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1例儿童艾滋病临床资料。结果儿童HIV感染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92. 1%)。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体重下降、贫血、持续或间断发热、反复咳嗽、迁延性腹泻、浅表淋巴结肿大、鹅口疮等。血生化突出改变主要为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倒置。结论儿童HIV感染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临床表现多样,没有特异性,以血液系统最常见,消化系统次之,呼吸系统第三。对于来自高流行地区的患儿,如同时伴有球蛋白增高,应高度警惕HIV感染可能,尽早进行HIV抗体筛查明确诊断。
- 周继敏石艳儿黄寅朔
- 关键词:儿童母婴垂直传播
- 凉山彝族地区儿童脓毒症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凉山彝族地区儿童脓毒症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早期认识、诊断脓毒症,提高脓毒症的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方法凉山州10家医院参与了这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对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患儿个人基本资料进行搜集,包括性别、民族、年龄、入院主要原因、合并基础疾病、病原学及血生化指标、治疗、预后、pSOFA评分、PCIS评分等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儿童脓毒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疾病、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白蛋白水平、乳酸水平、钙水平、PCIS评分、pSOFA评分、有创呼吸机使用、液体复苏、MODS受累脏器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脓毒症死亡相关。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11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疾病为神经系统疾病、乳酸水平、pSOFA评分3个影响因素与死亡有关(P<0.05)。结论儿童严重脓毒症死亡率高,高乳酸、高pSOFA评分、原发疾病为神经系统疾病是凉山彝族地区儿童脓毒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周继敏花媛媛石艳唐琳高自军蔡钊黄静张魏罗先秋罗刚群徐涛青鸿凌
- 关键词:儿童脓毒症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0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主要由EB病毒引起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由于病变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漏诊。现对我院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0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0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IM诊断标准[1]。
- 周继敏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
- 论干扰素α-1b与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调节EB病毒感染患儿有效率与炎症的观察
- 2023年
- 探究干扰素α-1b与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调节EB病毒(EBV)感染患儿有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并从中摘取60例进行此次研究,摘取时间从2017年2月起,直至2023年2月止,以随机电脑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例数相等的两组,即对照组(n=30例,采取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30例,实施干扰素α-1b与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后方分析组间患儿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等指标的差异,以及其他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①对照组患儿的康复指标明显不如观察组,组间差异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的EBV-DNA、EBV-CA-IgM病毒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之大被视为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的EBV-NA-IgG转阴率差异不明显(P>0.05)。③观察组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大,视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α-1b与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能快速消除患者的不适体征,降低患儿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感染EB病毒患儿的转阴率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因此患儿免疫功能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有明显提升。
- 赵莎陈应珍谷继花周继敏
- 关键词:干扰素Α-1B人免疫球蛋白EB病毒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