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玉米
  • 2篇小麦
  • 1篇行距
  • 1篇性状
  • 1篇锈病
  • 1篇药剂
  • 1篇药剂防治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试验
  • 1篇玉米品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栽培技术研究
  • 1篇数字化
  • 1篇水肥
  • 1篇水肥一体化
  • 1篇田间
  • 1篇田间药效
  • 1篇田间药效试验
  • 1篇条锈病

机构

  • 7篇宝鸡市农业技...
  • 1篇宝鸡市农业科...

作者

  • 7篇张智清
  • 2篇张燕青
  • 2篇李翊阁
  • 2篇刘瑞
  • 2篇陈洁
  • 1篇杨雪琴
  • 1篇吴继祥
  • 1篇王敏
  • 1篇侯江龙
  • 1篇封涌涛
  • 1篇索文敏
  • 1篇石立明
  • 1篇强红妮
  • 1篇贾筱文

传媒

  • 3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基层农技推广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宝鸡市农技数字化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5年
以宝鸡市农技数字化推广现状为切入点,以“宝鸡农技”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为例,重点对2022~2024年宝鸡市农技数字化推广特点及优势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宝鸡市农技数字化推广工作机制、发展成效以及存在问题,提出宝鸡市农技数字化推广工作发展对策和建议,为推进农技推广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张燕青高伟索文敏李翊阁张智清
关键词:农业技术
关中地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2025年
为探究关中地区不同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筛选适合关中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2023年在宝鸡市凤翔区以壳盛5063、强盛370、强盛58、迪卡653、睿德268、迪卡698、伟科818为供试品种,观察分析这7个品种的株高、穗位高、茎粗以及穗重、行粒数、百粒重等相关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强盛370与睿德268的地上部分植株鲜重、雄穗主轴长、鲜穗重、穗干重、穗芯重、穗长、行粒数等性状表现居前两位,伟科818的茎粗、穗粗、穗行数最高,强盛370、睿德268、伟科818的产量居前3位,强盛370、睿德268、伟科818等3个品种在关中地区推广价值较大。
张燕青郭玲玲高伟王敏张智清胡萌萌赖雯李露张世亮
关键词:玉米农艺性状
宝鸡市小麦-玉米一体化施肥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小麦-玉米一体化施肥不同肥料运筹对产量影响,在宝鸡岐山、扶风、陈仓设置了一体化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氮肥后移,分期施用比"一次底施"效果较好;玉米氮磷钾配合施用比氮钾配合效果好;在小麦增施磷肥、玉米氮钾肥投入相同的前提下,玉米少施磷或不施磷产量变化不大。
刘瑞侯江龙陈洁张智清
宝鸡地区黄芪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2019年
近年来我市各县区在黄芪种植上播种季节、株行距常有不同,一般以秋(11月或12月)栽、株行距10 cm×20 cm(株距10 cm,行距20 cm)较多。从本试验应用不同株行距、播期处理种植结果看,株行距三密15 cm×15 cm和一稀15 cm×25 cm的处理收获鲜根茎产量最高;株行距15 cm×20 cm的处理收获一二级成品鲜根茎量最高,经济效益显著,它的一二级鲜重占比和效益分别为78%和2.5万元/hm^2,比生产常规效益增加1 995元/hm^2。4月播期的处理净增鲜根茎量最高,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它的净增产量和效益分别为8 691.3 kg/hm^2和5.4万元/hm^2。因此,综合分析生产上应用株行距15 cm×20 cm处理,4月播期栽培黄芪较好。
陈洁李翎张智清杨雪琴吴继祥
关键词:株行距播种期
宝鸡市耕地质量保护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宝鸡市耕地资源调查、30年耕地养分变化研究以及长期以来宝鸡市耕地质量保护工作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宝鸡市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探讨了耕地质量保护工作的建议。
张智清刘瑞封涌涛
关键词:耕地质量保护
宝鸡市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
2018年
陕西省宝鸡市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为18 773 hm2,主要采用滴灌、微喷灌等灌溉模式,应用在苹果、猕猴桃和设施蔬菜上,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上应用较少。但由于基础设施投入大、农民应用积极性不高、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致使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缓慢、应用率低、辐射带动力弱。为此,建议加大政策、技术宣传,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研发,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普及。
强红妮李翊阁李泉厂张智清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田间药效试验
2025年
宝鸡作为小麦条锈病的常发重发区,以及陕西西部向东乃至黄淮海传播蔓延的菌源基地和桥梁地带,病害的扩散流行对全省小麦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进一步优化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筛选有效对路防控药剂,科学指导防治工作,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危害,降低危害损失,选用48%肟菌·戊唑醇SC、43%戊唑醇SC、25%吡唑醚菌酯SC、45%戊唑·福美双SC、25%丙环唑EC、15%三唑酮WP等6种药剂开展防治小麦条锈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小麦条锈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不同药剂处理下的差异性显著,其中48%肟菌·戊唑醇SC20 mL/亩和45%戊唑·福美双SC 75 mL/亩平均防效的显著性最高,对小麦条锈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有效杀灭病菌孢子、减少二次侵染发生,控制病害的流行扩散,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石立明张智清贾筱文
关键词:不同药剂小麦条锈病药效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