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成 作品数:19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包头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建筑科学 更多>>
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观察 2023年 研究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斯匹林对急性脑梗塞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入患者120例,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均分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方案开展治疗,60例),观察组(以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斯匹林治疗,60例)。针对两组患者用药后康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结合对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估与统计,治疗前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借助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斯匹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开展治疗,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好,且能够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用药期间安全性高,患者不良反应少。 贾璐 张佳 郭霞 李新辉 李宝成关键词:阿斯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塞 普伐他汀对大鼠坐骨神经压碎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5年 背景:普伐他汀是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药物,目前发现其在中枢神经损伤的治疗上也能发挥有益作用,然而其机制仍未可知。目的:探究普伐他汀治疗能否加速坐骨神经压碎损伤的功能恢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暴露但不损伤+生理盐水灌胃)、阴性对照组(坐骨神经压碎损伤+生理盐水灌胃)、普伐他汀组(坐骨神经压碎损伤+普伐他汀灌胃)。普伐他汀组大鼠术后普伐他汀(5 mg/kg)灌胃治疗1周,其余两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术后第2,4,6,8周末测量各组大鼠的坐骨功能指数;术后8周末测量腓肠肌湿质量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轴突直径、髓鞘厚度;RT-qPCR检测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普伐他汀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恢复更快(P<0.05),更接近于假手术组水平,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更低(P<0.05)且接近假手术组,坐骨神经中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或P<0.01),坐骨神经中生长相关蛋白43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也明显增加(P<0.05),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增加更多,纤维直径、轴突直径及髓鞘厚度数值更大(P<0.01)且与假手术组更接近。结果说明,普伐他汀的治疗加速了坐骨神经压碎损伤的功能恢复,其可能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及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 刘赞 安冉 李宝成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 普伐他汀 神经营养因子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关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9年 从研究生导师自身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学习的能力、培养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能力、培养研究生良好的临床思维、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研究生优秀的人文内涵、注重研究生良好性格的塑造、注重人生目标的培养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引导当代研究生更好的取得自我突破和提高科研水平。 王玉林 李宝成 希日古嘎恩关键词:研究生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临床思维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应用 被引量:1 2023年 对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方案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病情控制影响进行探究,希望可以推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研究发展。方法 研究时段为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研究对象为院内7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借助随机分配法设置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35例,对照组实施尼莫地平治疗措施,观察组实施依达拉奉、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措施,统计并分析相关数据信息。结果 两组差异显著,处理结果P值不足0.05,在血清白细胞介素-6方面、肿瘤坏死因子-α方面、C反应蛋白方面、NIHSS评分方面、MCA血流速度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治疗方案满意度方面、生活质量方面等,观察组各项数据信息更佳。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方案有助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病情控制,减少临床各项指标异常波动风险,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治疗方案。 贾璐 张佳 李宝成关键词:依达拉奉 尼莫地平 血清白细胞介素-6 空心钉与Endobutton治疗Lisfranc韧带损伤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评估Endobutton(带袢钢板)与传统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Lisfranc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2月至2024年9月诊断并治疗的34例Lisfranc韧带损伤患者。其中采取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治疗患者15例(观察组),传统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患者19例(对照组)。从临床基础资料、围术期参数、疼痛、术后美国足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术后足功能评分优良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足底压力评估分析等方面进行评估对比分析,对两者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从受伤至手术的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检验后,并未发现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呈明显下降趋势,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则显著升高,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这几个时间节点,观察组的VAS评分和AOFAS评分表现出色,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足评分比较:观察组有9例患者评估为优秀,4例患者为良好,2例患者为中等,没有患者评估为差,总体优良率为86.7%。相较之下,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评估为优秀,7例患者被评为良好,4例患者为中等,3例患者为差,总体优良率为63.1%,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共出现2例术后并发症(含切口感染及部分皮肤坏死损伤各1例),对照组共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含1例切口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断裂、2例创伤性关节炎及1例神经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修复Lisfranc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空心钉固定。 刘伟达 李宝成 刘毅 王树雄关键词:LISFRANC 空心钉 ENDOBUTTON 跖跗关节 下胫腓联合单螺钉固定对距骨应力的有限元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后单枚螺钉固定对距骨表面应力分布的影响,并确定最优螺钉固定位置,以减少二次损伤的风险。方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模拟不同螺钉固定高度对下胫腓联合的应力分布及距骨表面接触应力峰值的影响。通过施加内旋载荷,评估不同固定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变化,并比较各模型的应力峰值与应力分布云图,分析螺钉固定位置对距骨表面应力的影响。结果 在内旋载荷模拟下,模型A、模型B和模型C的距骨表面接触应力峰值分别为12.66 MPa、12.96 MPa和13.19 MPa;在外旋载荷模拟下,模型A、模型B和模型C的接触应力峰值分别为12.93 MPa、14.21 MPa和14.96 MPa。结果表明,螺钉置入高度对距骨表面应力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胫骨穹窿上方3 cm处为最优固定位置,此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能够有效降低二次损伤的风险。结论 本研究为临床下胫腓联合损伤后单枚螺钉固定手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杨葆林 李宝成关键词:下胫腓联合 距骨 胫骨 腓骨 应力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2月—2014年10月4年间收治的均行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计102例。采用单因素的筛选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11种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评价11种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同时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术后6个月的手术疗效,得出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结果 Gartland及Werley腕关节评分,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优良率分别为72%、93%;骨折类型A,B,C型组优良率分别为98%、84%、65%;58例男患者与44例女患者优良率分别为86%、90%;内固定与外固定优良率分别为9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腕关节活动和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类型、患者年龄和手术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预后有较大的影响。 曹立鹤 李宝成关键词:手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结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回顾总结应用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结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 2011-01—2017-2符合纳入条件:排除C2-3型胫骨骨折、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共纳... 刘有才 王玉林 李宝成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解剖锁定钢板 空心钉内固定与传统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对比评价空心钉内固定与传统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这段期间内接收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之按照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一组为空心钉组(30例),均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一组为张力带组(30例),均采用传统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随访6个月后的Cassebaum评分。结果空心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1.8±11.9)min,张力带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8.2±17.4)min,空心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张力带组(t=22.518,P<0.05)。空心钉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2.2±14.3)mL,张力带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86.4±19.7)mL,空心钉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张力带组(t=19.275,P<0.05)。空心钉组中Cassebaum评分优良29例,优良率为96.7%;张力带组中Cassebaum评分优良20例,优良率为66.7%;空心钉组的Cassebaum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张力带组(χ2=25.312,P<0.05)。结论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对软组织刺激较小,比传统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更好、操作更简单,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刘有才 王玉林 李宝成关键词:空心钉内固定 髌骨骨折 SandersⅡB型跟骨骨折三螺钉固定力学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法,探究以不同置钉角度三螺钉固定治疗SandersⅡB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应用Mimics Medical 19.0软件建立跟骨三维模型,通过Geomagic Wrap软件及Sliodworks软件对跟骨三维模型进行切割及装配操作,建立SandersⅡB型跟骨骨折及不同内固定模型:(1)1枚螺钉经跟骨结节内侧、外侧和跟骨外侧壁固定载距突,其余2枚螺钉经跟骨后方向跟骰关节方向固定(纵行方向交叉、水平方向平行),模型共计三组(A组、B组、C组);(2)1枚螺钉经跟骨结节内侧、外侧和跟骨外侧壁固定载距突,其余2枚螺钉经跟骨后方向跟骰关节方向固定(纵行方向交叉、水平方向交叉),模型共计三组(D组、E组、F组);(3)1枚螺钉经跟骨结节内侧、外侧和跟骨外侧壁固定载距突,1枚螺钉经跟骨后方固定跟骨外侧壁,最后1枚螺钉经跟骨后方固定跟骰关节(纵行方向平行、水平方向平行),模型共计三组(G组、H组、I组).运用Ansys 17.0软件对9组模型进行参数设定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跟骨整体骨块应力、螺钉应力、骨折块位移及螺钉形变情况.结果在相同条件加载下,内固定模型D组和E组在跟骨整体等效应力、螺钉受力等效应力、骨折块位移及螺钉形变方面均小于其他7组模型.结论1枚螺钉经跟骨结节内侧或外侧向固定载距突,另2枚螺钉经跟骨后方固定跟骰关节(纵行方向交叉、水平方向交叉)时,更符合跟骨生物力学特征,可为临床SandersⅡB型跟骨骨折螺钉内固定治疗提供参考. 郑昊明 李宝成 曹立鹤 苗帅 杨葆林 刘伟达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跟骨骨折 微创 螺钉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