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想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道路景观
  • 1篇动态特征
  • 1篇多花胡枝子
  • 1篇园林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激素
  • 1篇沙区
  • 1篇渗透胁迫
  • 1篇生理指标
  • 1篇适应性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结构
  • 1篇土壤质量
  • 1篇扦插
  • 1篇扦插成活
  • 1篇扦插成活率
  • 1篇扦插繁殖
  • 1篇榛子
  • 1篇胁迫
  • 1篇辽西北

机构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大连市风景园...
  • 1篇吉林省林业科...
  • 1篇辽宁有色勘察...

作者

  • 5篇李想
  • 2篇崔文山
  • 1篇魏亚伟
  • 1篇王昕
  • 1篇周广柱
  • 1篇闫红伟
  • 1篇刘丽颖
  • 1篇范蠡
  • 1篇刘鑫
  • 1篇赵明晶
  • 1篇周金峰

传媒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沈阳浑南大道道路景观状况评价与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运用SD法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沈阳浑南大道道路景观构成要素的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浑南大道道路规模和交通承载等方面评价较好满足周边发展的需求,道路绿化景观感受良好,配套附属设施评价较差,服务功能缺失;节点广场景观评价一般,夜晚照明不好,使用率较差;文化表达方面评价一般,未能充分展现区域的特色。针对道路景观中的绿化景观缺乏季节性变化、缺少精细设计;附属设施不健全,功能性不能实现;文化展现不充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道路环境建设、完善绿化景观、强化文化展现、丰富广场景观和修复附属设施等建议。
范蠡闫红伟李想王昕
关键词:道路景观景观设计园林
辽西北风沙区林农复合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以辽西北风沙区典型的林农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及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林农复合模式的选择及管理、土壤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辽西北风沙区3种典型的林农复合模式,即樟子松-花生复合模式、杨树-花生复合模式、桑树-花生复合模式,并以传统农耕模式—花生农田作为对照,对其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借助土壤质量指数对其土壤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土壤物理特性方面,3种林农复合模式的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均高于花生农田,土壤容重反之,花生农田最高,为1.56 g·cm^(-3);4种不同模式下的土壤pH值均呈酸性,其中桑树-花生复合模式最高,为6.46;辽西北风沙区土壤以砂粒为主,4种不同模式中桑树-花生复合模式砂粒含量最低,为70.18%,且桑树-花生复合模式与传统花生农田相比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2)土壤养分方面,3种林农复合模式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均高于花生农田,其中桑树-花生复合模式有机碳含量增幅最高,为111.65%,樟子松-花生复合模式次之,为71.64%,杨树-花生复合模式为57.54%;3种林农复合模式土壤中的全氮、全磷、氨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高于花生农田,其中以桑树-花生复合模式表现最好。3)土壤质量方面,综合土壤物理特性与土壤养分的指标可知,3种林农复合模式的土壤质量均高于传统花生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数SQI线性模型(SQI-L)排序为:桑树-花生(0.75)>樟子松-花生(0.59)>杨树-花生(0.51)>花生农田(0.23);非线性模型(SQI-NL)排序为:桑树-花生(0.58)>樟子松-花生(0.52)>杨树-花生(0.47)>花生农田(0.38)。[结论]辽西北风沙区林农复合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和分形维数,降低了土壤容重和粗砂粒含量,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全氮、氨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有效提高了土壤质量,这为�
刘丽颖张梦谷薇薇许鹏董英豪王玲赵实王红博李想李想
关键词:辽西北风沙区林农复合土壤结构土壤质量
多花胡枝子在沙质条件下生态适应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沙、壤土不同比例的2种土壤,对多花胡枝子和榛子2种植物进行栽培,探求豆科植物在沙质条件下其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在正常和沙质土壤条件下,多花胡枝子和榛子的电导率均增加,榛子增加幅度较大,表明其电解质外渗严重;叶绿素含量、SOD活性、N和P含量均减少,但多花胡枝子变化幅度明显小于榛子,表明豆科植物多花胡枝子在逆境条件下抗性较好;沙质条件下多花胡枝子MDA含量增加值大于榛子,表明其抗氧化能力强。因此在沙质土壤条件下,多花胡枝子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周金峰周广柱李想
关键词:多花胡枝子榛子适应性
渗透胁迫下北美香柏抗旱动态特征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3年生北美香柏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在渗透胁迫期间,PEG6000处理的北美香柏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以30%PEG6000处理对北美香柏的伤害最大。胁迫处理2h,30%浓度处理植株的相对含水量(57.53%)高于其他胁迫处理,脯氨酸含量(33.46μg.g-1)低于其他胁迫处理,是对照的70.43%;10%浓度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对照升高了57.83%。处理6h时,Chla和Chlb的比值开始增大,30%浓度处理最高(2.75)。10%和20%浓度处理的植株叶片脯氨酸积累量较多,分别为对照的1.25倍和1.23倍,显著高于30%浓度处理。在PEG6000处理过程中,处理0~2h为北美香柏在胁迫下的预警阶段;处理2~6h,植株进入抗性阶段;处理6~24h进入耗尽阶段。可见,北美香柏在干旱胁迫下通过改变渗透调解物质含量和水势,进而加强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忍受较强的干旱胁迫伤害。
赵明晶崔文山李想刘鑫
关键词:渗透胁迫生理指标
不同激素和基质对北美香柏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为了提高北美香柏在沈阳地区的扦插成活率,试验以北美香柏一、二年生的插穗为试材,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IBA、NAA及ABT生根粉浸泡插穗,以清水作对照,并分别在河沙、草炭、炉渣、园土等基质上进行扦插试验.试验表明,在沈阳地区气候条件下,以ABT生根粉100 mg/L浸插穗12 h效果最佳,生根率达到79.1%,而且根系发育良好;一年生插穗比二年生插穗生根率高2.7%;草炭插壤比园土插壤生根率高8.0%.秋季起苗,沙藏越冬,草炭土扦插苗翌年移植成活率高达89.2%,当年新梢生长量4.5 cm.
李想崔文山皮科李景海于景财
关键词:扦插繁殖植物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