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茜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依托科技创新 实现找矿突破
- 2012年
- 安徽矿产资源自然秉赋良好,已发现矿种138种,资源潜在总值居全国第十位。建国以来,安徽地质科技不断创新,找矿成果不断扩大,奠定了我省矿产资源大省地位。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为缓解矿产资源瓶颈制约,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加强重点区带地球动力学与成矿预测研究、加强深部探测技术方法研究、加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加强地质科技创新机制研究,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真正实现地质找矿新的突破。
- 潘茜
- 关键词:矿产资源地质科技
- 长江流域安庆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潜在生态风险及来源被引量:3
- 2025年
- 为探究长江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潜在生态风险及来源,选择安庆市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22件表层样品,分析了土壤中的As、Cd、Cr、Cu、Hg、Ni、Pb和Zn这8种重金属元素以及测定土壤pH值,综合利用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等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基于APCS-MLR受体模型进行了溯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以酸性为主,土壤重金属ω(Cd)、ω(Hg)、ω(As)、ω(Pb)、ω(Cr)、ω(Cu)、ω(Ni)和ω(Zn)平均值分别为:0.20、0.13、8.18、32.52、71.24、30.44、33.38和100.84 mg·kg^(−1),除As外,其余元素含量均高于江淮流域背景值;Cd和Hg这两种重金属是研究区的主要污染特征因子,Hg绝大部分处于轻微污染-轻微污染至中度污染,Cd少量样品处于轻微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大多处于中等污染水平.Cr和Ni主要来源于自然源,Cd、As和Pb主要来源于农业源,Hg、Cu和Zn主要来源于工业源,自然源、农业源、工业源和未知源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贡献率分别为28.15%、36.07%、12.90%和22.80%.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 刘海潘茜魏伟黄健敏宋阳赵国红王旭东
- 关键词:长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生态风险
-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省级财政投入现状及建议
- 2024年
-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主要由省级财政出资,重点开展省域基础性矿产地质调查、公益性水文地质环境调查以及生态农业地质调查,为全省矿产地质勘查提供靶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2021—2023年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财政投入相关资料分析,省级财政资金投入稳定上升、资金拨付实时到位,建议建立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合理增长机制、吸引更多渠道财政资金投入、加强项目资金支出管理、强化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健全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
- 金云潘茜马连新徐洁
- 关键词:公益性地质工作财政投入
- 安徽省铜矿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解安徽省铜矿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全面统计分析了安徽省铜矿查明资源储量,以及近年来铜矿石、铜精矿、精炼铜、铜材等产量数据。采用弹性系数法进行需求预测分析,得出安徽省2025年铜矿资源需求约为1.28亿t,2030年约为1.44亿t,并分析了安徽省铜矿勘查开发存在大中型矿产地偏少、共伴生矿产地较多,矿山结构仍不够合理,近2/3的矿山处于停产状态,保障程度严重不足等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铜矿资源勘查力度、加强铜矿资源基地建设、加强采选冶技术创新,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等相关对策建议。
- 曹亮王旭东潘茜马连新吕建伟宋阳查钟健
- 关键词:铜矿
- 安徽省铁矿供需形势分析和保障程度研究
- 2024年
- 为了解安徽省铁矿需求和保障程度,查明了安徽省铁矿资源储量情况,并对近年来铁矿石、生铁、粗钢产量数据进行了全面统计。采用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进行需求分析,预测得出安徽省2025年铁矿石需求量约为1.22亿t,2030年约为1.43亿t,并从安徽省铁矿产量保有储量2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安徽省铁矿资源保障程度严重不足,提出从加强铁矿资源勘查力度、优选矿产地尽快投放、全方位推进国际合作、建立铁矿资源储备机制等方面确保铁矿资源供应安全。
- 曹亮潘茜马连新吕建伟查钟健尚德峰宋阳
- 关键词: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