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作品数:12 被引量:35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更多>>
普兰店湾内湾水交换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格系统和有限体积法,建立半封闭海湾-普兰店湾海域的潮流数值模型,潮位、潮流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良好,在此基础上结合普兰店内湾海域状况变迁的实际情况,将普兰店湾内湾划分为3个区域,对普兰店内湾2012年和2014年的水交换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对各区域水交换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结果显示,普兰店湾内湾在2012年和2014年区域地形相对变化的情况下,水域水体交换能力基本接近,仅在内湾纵深末端水域,2012年的水体交换能力略强于2014年。 崔雷 姜恒志 袁仲杰 王涛 伊辉延 张冲关键词:水交换 数值模拟 基于OpenCV的档案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2025年 在信息技术驱动下,档案电子化对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及促进信息共享意义重大,但图像高效精准识别成为核心瓶颈,传统人工档案管理模式在效率与准确性上难以满足现代需求,开发自动化图像识别技术迫在眉睫。OpenCV凭借丰富的图像处理算法与跨平台优势,为档案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等环节提供关键支撑,而Matplotlib与PyQt5分别助力数据可视化与用户交互界面构建。核心算法模块涵盖图像预处理(灰度化、二值化、去噪等)、特征提取(SIFT、SURF、ORB算法)与匹配(FLANN、BFMatcher算法)、分类识别(SVM、KNN分类器)三大流程。在系统设计方面,构建含用户交互、图像采集、处理、识别及结果输出的完整架构,并针对各模块提出功能优化策略。该系统实现结合多线程采集、自适应预处理、多算法融合识别等技术,通过混合精度训练、分布式计算、硬件加速等策略实现性能优化,并可高效完成档案图像自动化识别,具备显著应用价值,未来有望通过多技术融合进一步拓展应用深度与广度。 陈雪 王涛 马军关键词:OPENCV 档案电子化 图像识别 气候变化背景下渤海海冰生消过程中温盐特征研究进展 2025年 海冰作为地球气候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模式、海洋环流及生态系统具有深远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冰温度持续上升,导致海冰的物理力学特性发生显著变化。海冰中的温度和盐分相互作用,影响海冰的热力学性质,特别是在接近冰点时,海冰内部的冰晶与卤水相互作用加剧,使得海冰的物理特性和热力学参数呈现快速且非线性的变化趋势。通过观测与分析,详细描述了渤海海冰的生消过程、海冰温度与盐度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海冰性质的影响,指出了当前海冰温盐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陈雪 王涛 马玉贤关键词:气候变化 渤海海冰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墨西哥湾溢油HJ-1星遥感图像分类 被引量:6 2015年 为提高国产自主卫星在海洋溢油监测中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环境减灾星(HJ-1)海洋溢油遥感图像分类算法。针对HJ-1星遥感图像,首先利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进行图像特征提取,相对图像光谱和纹理等图像基本特征,构造具有针对性的溢油图像局部化非负特征,更符合遥感图像特征所对应的物理意义。进而在新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支持向量机实现遥感图像分类,解决小样本训练问题。通过墨西哥湾溢油遥感图像仿真实验比较,证明该方法在HJ-1星溢油图像分类中的有效性。 范剑超 王涛关键词:溢油 非负矩阵分解 图像分类 基于遥感技术的海南省海岸侵蚀现状与趋势评估 被引量:11 2020年 为掌握和了解海南沿岸岸线侵蚀现状和局部岸段岸线趋势变化,首先利用三个不同时期(1970年、1990年和2016年)遥感影像识别岸线数据,在ArcGIS平台和数字岸线分析插件模块下,结合海岸侵蚀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分别得到了1970-1990年、1990-2016年和1970-2016年的海南省海岸侵蚀现状等级空间分布,摸清了不同时段间海南省的岸线侵蚀变化状况。其次,利用三个不同时期(2007年12月18日、2012年2月14日和2016年8月9日)文昌局部岸段的岸线数据建立了文昌局部岸段岸线变化趋势评估模型,并根据2018年11月21日的现场实测岸线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利用该岸线变化趋势评估模型预测并获取了文昌局部岸段2020年11月21日有可能发生的岸线变化空间分布情况。这些成果将为海南沿海侵蚀灾害的综合管理和沿海产业布局的合理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文世勇 王紫竹 王涛 李飞 张丰收 杨正先 王玉广 赵建华关键词:海岸侵蚀 遥感技术 基于历史记录的赤潮灾害危险性区划方法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福建省近岸海域1959—2018年的赤潮历史记录数据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下采用核密度估计函数(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对赤潮历史记录数据中的赤潮发生频次、赤潮发生持续时间、赤潮面积和赤潮藻类毒性等参数进行了空间评估分析并根据赤潮灾害危险度区划方法得到未来5 a福建省近岸海域赤潮灾害危险性空间分布情况,同时创新性地提出赤潮危险性区划结果的验证方法。危险性区划结果表明未来5 a福建省近岸海域处于极高危险性区的海域主要有霞浦县近岸海域、连江县近岸海域、平潭县近岸东部海域及厦门市同安湾近岸海域。处于高危险性区的海域主要有福鼎市-霞浦县近岸海域、罗源县-连江县近岸海域、平潭县周边近岸海域东部海域、福清市南部-莆田东北部近岸海域、石狮市周边近岸海域及厦门市近岸海域,其余海域处于中危险性区和低危险性区。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区划方法和区划结果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可信性,区划结果将为福建省近岸海域赤潮灾害应急处置、纳污海域污染总量控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而且对指导海洋水产养殖、滨海旅游业规划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文世勇 孙田力 王涛 王涛 李飞 刘娜关键词:赤潮灾害 危险性区划 普兰店湾水体交换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2017年 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方法,建立普兰店湾附近海域的潮流数值模型,在验证良好的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溶解态的保守物质作为示踪剂,对普兰店湾水交换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普兰店湾划分成6个区域,针对各区域进行了水交换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普兰店湾内不同区域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变化较大,水体交换能力平面分布不均匀。在普兰店湾的6个子区域中与湾外的水交换速度最快的为A区(湾口处),连续潮作用10 d后,水体交换率达到45%。水交换速度最慢的为F区,100 d后水体交换速率为14%。普兰店湾内水交换控制机制的区域性差异使得湾内不同区域水交换率相差较大。 姜恒志 崔雷 于大涛 张浩 王涛 张冲关键词: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