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涛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乙二胺四乙酸
  • 1篇脂肪酶
  • 1篇直接耐酸大红...
  • 1篇酸改性
  • 1篇柱层析
  • 1篇硫酸盐
  • 1篇活化
  • 1篇根霉脂肪酶
  • 1篇过硫酸盐
  • 1篇含锰废水
  • 1篇废水
  • 1篇改性
  • 1篇EDTA
  • 1篇FE
  • 1篇MN
  • 1篇层析

机构

  • 3篇安徽建筑大学
  • 1篇鄂尔多斯市中...

作者

  • 3篇王涛
  • 2篇黄显怀
  • 2篇张勇
  • 2篇陈四华
  • 1篇唐玉朝
  • 1篇薛莉娉
  • 1篇孟军
  • 1篇张红亚
  • 1篇胡伟

传媒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根霉脂肪酶系统分离优化实验研究
2015年
利用固态发酵法生产根霉脂肪酶,对影响此酶分离的多种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其中包括浸提固液比、浸提时间、硫酸铵饱和度和分子排阻凝胶层析的洗脱流速。得出了优化后条件为浸提固液比为1∶3,浸提时间为120min,硫酸铵饱和度为40%,洗脱流速为1.5mL/min的结论。
孟军张红亚张勇赵纪耀王涛陈四华
关键词:脂肪酶柱层析
紫外光强化Fe(Ⅱ)-EDTA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直接耐酸大红4BS被引量:26
2017年
为探索硫酸根自由基对偶氮染料的降解能力,以直接耐酸大红4BS(下称大红4BS)为模拟污染物,通过UV/Fe(Ⅱ)-EDTA/PDS(PDS为过硫酸钠)体系,探讨了初始c(PDS)、Fe(Ⅱ)/EDTA(摩尔比)、无机盐阴离子等对大红4BS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红4BS的脱色率随着初始c(PDS)的增加而增大,当c(PDS)超过15 mmol/L时无显著变化.Fe(Ⅱ)/EDTA比在5∶1时效果最好,5 min时使0.038 0 mmol/L大红4BS的脱色率达到93.6%.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HCO_3^-、Cl^-、NO_3^-、SO_4^(2-)等无机盐阴离子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c(无机盐阴离子)在100 mmol/L条件下,脱色率分别降低66.9%、13.2%、12.1%、9.43%.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依据其结构与特征吸收的关系,初步推测自由基离子对大红4BS降解的途径:苯环最先遭到破坏,随后偶氮键断裂、萘环开裂.研究显示,UV光可有效强化Fe(Ⅱ)^-EDTA活化过硫酸盐形成SO_4^-·自由基,对偶氮染料具有很好的脱色能力,最佳反应条件[PDS∶Fe(Ⅱ)∶EDTA(摩尔比)为15∶5∶1]下,大红4BS在10 min时脱色率高达98.1%.
尹汉雄唐玉朝黄显怀薛莉娉徐满天胡伟王涛
关键词:直接耐酸大红4BS
蜂巢石改性及其对Mn^(2+)吸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探讨硫酸对蜂巢石吸附材料改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改性蜂巢石对Mn^(2+)的吸附特性,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硫酸改性条件对蜂巢石比表面积、孔容、孔径的影响;对改性蜂巢石和未改性蜂巢石做了SEM和XRD对比分析;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讨了硫酸改性蜂巢石对Mn^(2+)的最佳吸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为0.50mol/L,改性时间为30 min,温度为35℃时改性最佳,改性后蜂巢石比表面积、孔容分别达到21.15 m2/g、0.053cm3/g左右,平均孔径为5 nm;SEM和XRD对比分析发现,改性后蜂巢石表面变得粗糙蓬松,微孔增加,空隙率和孔道通透性提高,出现了Ca SO4·2H2O单斜晶体;改性蜂巢石投加量和溶液的p H值是影响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当溶液p H值为5,改性蜂巢石投加量为4 g/L,Mn^(2+)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时,对Mn^(2+)的去除率达85%以上,吸附量超过10.0 mg/g。
李晓斌邓润义张勇陈四华王涛黄显怀
关键词:酸改性含锰废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