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分裂症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1篇电刺激
  • 1篇丁螺环酮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动障碍
  • 1篇心理健康
  • 1篇血清
  • 1篇盐酸
  • 1篇盐酸丁螺环酮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氧化应激
  • 1篇益生菌
  • 1篇早发性
  • 1篇早发性精神分...
  • 1篇战胜
  • 1篇直流电刺激

机构

  • 6篇西安市精神卫...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6篇王锦
  • 3篇张海艳
  • 2篇刘祥芹
  • 1篇石锦娟
  • 1篇蔺华利
  • 1篇杨亚妮
  • 1篇刘晓凤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家庭医药(快...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益生菌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神经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益生菌+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试验组采用益生菌+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神经细胞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调节蛋白1(NRG1)、神经生长因子(NGF)]、肠道功能相关指标(放线菌门、梭杆菌门、变形菌门)、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趋化因子(CCL2)]、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3.6%)高于对照组(74.2%)(P<0.05);治疗后试验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NGF、BDNF、NRG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梭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IL-4、IL-6、IL-8、CC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与对照组(6.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脑功能,且安全性高。
吕小娟王锦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益生菌帕利哌酮缓释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血清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86例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择5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NE、DA水平;根据ADHD父母评定量表评分将观察组患儿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分析患儿血清NE、D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E、DA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NE、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组、重度组患儿血清NE、DA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NE、DA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E、DA、铅水平是影响ADH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E、DA及二者联合预测ADH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756、0.727、0.895。结论ADHD患儿存在NE、DA水平过高现象,且NE、DA水平与ADH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ADH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王锦张海艳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盐酸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盐酸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陕西省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利培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盐酸丁螺环酮。治疗前、治疗8周末及治疗12周末,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评估认知功能,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临床症状,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失访1例、存在顾虑2例,对照组肝功能异常1例、视物不清1例,均予以剔除。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末和治疗12周末,研究组患者的所有认知维度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仅信息处理速度评分和所有维度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8周末相比,治疗12周末研究组患者除工作记忆及语言学习外,其他认知维度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仅信息处理速度评分和所有维度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8周末和治疗12周末,研究组患者仅注意/警觉评分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末和治疗12周末,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12周末研究组仅阳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8周末、治疗12周末,研究组患者的注意/警觉与阳性症状评分间均无相关性(r=-0.38,-0.19,-0.47,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7.02%比22.92%,P>0.05)。结论盐酸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效果显著,尤其在注意/警觉和阳性症状评分方面优于单用利培酮。
蔺华利姚艳张海艳刘祥芹王锦张宏伟石锦娟
关键词:利培酮盐酸丁螺环酮首发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与阿立派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阿立派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患者80名,运用随机信封法分为氨磺必利组和阿立派唑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氨磺必利和阿立派唑单药治疗,8周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1天,治疗开始后第4周和第8周观察评价相关治疗指标。结果氨磺必利和阿立派唑均可显著降低精神分裂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P〈0.05),但是在降低的幅度上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治疗可导致患者血清泌乳素含量升高、心电图QT间期延长,而阿立派唑治疗对此几乎没有影响。而且阿立派唑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氨磺必利(P〈0.05)。结论氨磺必利和阿立哌唑均可有效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阿立派唑相比于氨磺必利是一种更安全的女性抗精神分裂药物。
张海艳王锦华杨亚妮刘晓凤刘祥芹王锦
关键词:氨磺必利阿立派唑PANSS泌乳素QT间期
战胜进食障碍,重获对食物与生活的掌控
2025年
在当今社会,进食障碍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进食障碍不仅涉及复杂的生理机制,还与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进食障碍的成因、识别迹象,并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您或身边的人重获对食物与生活的掌控。
王锦
关键词:心理健康进食障碍生活质量生理机制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化、认知及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用于临床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神经生化、认知功能以及氧化应激系统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13例,根据是否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进行分组,真刺激组(n=63)进行电刺激,假刺激组(n=50)仅仅在开始刺激的30 s以及电刺激前的30 s接通电流。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生化、认知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神经生化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神经生化指标(DA、5-HT、ACTH)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真刺激组的神经生化指标均显著高于假刺激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真刺激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假刺激组患者(P<0.05)。干预后,两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于临床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改善患者神经生化以及氧化应激系统,应用前景良好。
王锦吕小娟
关键词: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神经生化氧化应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