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波
- 作品数:10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的TCD评价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并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针刺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针刺推拿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天麻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通过检查TCD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Vm、Vs、V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4%,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椎动脉Vm、Vs、Vd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对椎动脉Vm、Vs、Vd方面有明显改善。
- 高利权王鸿波
- 关键词:针刺推拿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颅多普勒超声
- 运用TCD评价外关、足临泣二穴的针刺效应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运用经颅多谱勒(TCD)检测针刺外关、足临泣穴对大脑前动脉(ACA)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来评价上述二穴的针刺效应。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13名,在针刺外关和足临泣穴的5个时间点(针刺前、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运用TCD观测A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CA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在进针时、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和平均血流速度(Vm)在进针时、行针时以及出针时与针刺前相比均升高(P<0.05),其它参数与针刺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TCD可以明确观测到针刺外关、足临泣穴在针刺过程中可使ACA的血流速度加快。
- 丁宁龚誉华王鸿波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外关足临泣
- 电针项部六穴对后循环缺血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项部六穴对后循环缺血(PCI)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评判其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P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项部六穴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BAEP检测。结果:两组PCI患者治疗前后BAEP各波峰潜伏期均可缩短;治疗组较对照组缩短明显(P<0.05)。两组PCI患者治疗前后BAEP波幅均可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项部六穴可明显改善PCI患者BAEP检测指标,临床疗效肯定。
- 陈伊刘勇王鸿波黄昕
- 关键词:电针后循环缺血
- 针刺然谷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探寻针刺然谷穴引起脑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信号改变的意义。方法:使用3.0T磁共振采集14名健康志愿者针刺右侧足少阴肾经然谷穴Bold信号数据,应用统计学参数计算软件包spm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进行图像数据分析。结果:针刺然谷穴引起脑部正激活的区域包括左侧小脑后叶、右侧颞叶、脑干、中脑、左侧岛叶、左侧中央后回、缘上回(Ba40)、右侧额下回、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额上回;引起脑部负激活的区域包括左侧颞下回、梭状回(Ba20)、右侧边缘叶、海马回、胼胝体、右侧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顶下小叶、角回、右侧额中回。结论:激活脑区与针刺然谷穴产生的临床疗效关系密切;相同脑区Bold信号在针刺起始阶段与针刺持续阶段的组块内出现不同激活。
- 王鸿波张帆王丰周晓徐英杰李晓陵
- 关键词:针刺功能磁共振成像激活脑区
- TCD评估天麻钩藤饮对颈性眩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天麻钩藤饮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峰流速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通过检查TCD观察治疗前后VA、BA收缩期峰流速的变化。结论:天麻钩藤饮对颈性眩晕患者在VA、BA收缩期峰流速方面有明显改善。
- 王鸿波高利权李岩
-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椎动脉基底动脉TCD
- 针刺曲池穴对健康青年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针刺曲池穴对青年健康人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年健康志愿者40例,针刺被测者的双侧曲池穴,在针刺前、入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分别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记录TCD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针刺曲池穴,入针时和行针时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针刺前显著增快,但出针时、出针后血流速度无显著变化,搏动指数(PI)的变化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曲池穴能增加大脑中动脉血流量,但其后遗效应不明显。
- 王鸿波闫禹竹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曲池穴脑血流动力学针刺
- TCD观察电项针对耳鸣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影响的即刻效应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电项针对耳鸣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即刻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耳鸣这一疑难病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加电项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两组在治疗前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治疗前后Vm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两种方法在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方面均有效;治疗组治疗后Vm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快(P<0.05)。结论:耳鸣患者经电项针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得以明显即刻改善,这一即刻效应为电项针治疗耳鸣奠定了基础,为临床治疗耳鸣这一疑难病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 王鸿波刘勇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电项针耳鸣
- 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能改善VBI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且针刺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 丁宁王鸿波李厓雪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针刺血流动力学TCD
- 基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Vm、Vs、Vd改变情况,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和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治疗前后均通过TCD检查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基底动脉各项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有较大改善。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基底动脉Vm、Vs、Vd有明显改善作用。
- 王鸿波李岩裴俏
- 关键词: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后循环缺血性眩晕TCD
- 不同针刺介入时机与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疗效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从吞咽功能改善及电生理角度评价不同针刺介入时机与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疗效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患者,根据不同的针刺介入时间点分为A组:发病1个月内;B组:发病2-6个月;C组:发病6个月以上,每组各30例。通过项针结合咽针速刺的治疗方法,分别对3组在治疗前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价,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椎-基底动脉的血流情况。结果:项针结合咽针速刺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情况,且A组优于B组、C组。结论:项针结合咽针速刺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疗效肯定,越早介入针刺治疗疗效越好,与针刺介入时机有相关性。
- 刘勇王鸿波谢洁宜
- 关键词:针刺时机真性延髓麻痹疗效相关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