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玉珍

作品数:12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指纹
  • 5篇指纹图
  • 5篇指纹图谱
  • 3篇野生
  • 3篇山楂
  • 3篇模式识别
  • 2篇山楂叶
  • 2篇市售
  • 2篇高效液相
  • 2篇UPLC
  • 2篇HPLC指纹
  • 2篇HPLC指纹...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玉竹
  • 1篇溶剂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山楂果

机构

  • 7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7篇胡玉珍
  • 6篇夏伯候
  • 6篇林丽美
  • 3篇吴萍
  • 2篇张智敏
  • 2篇唐洁
  • 1篇杨超
  • 1篇林艳
  • 1篇李亚梅
  • 1篇周亚敏
  • 1篇雷思敏
  • 1篇彭曦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产地山楂与野山楂果实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模式识别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山楂与野山楂果实的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模式识别。方法山楂与野山楂果实70%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3 m L/min;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5℃。以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OPLS-DA)、相似度分析3种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批样品UPLC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除S9样品较低外,其他样品均在0.85左右;并对其中5个共有峰进行了化学成分指认,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将山楂和野山楂果实分成两类;且黄酮与酚酸类是其主要的差异标记物。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为山楂果实的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胡玉珍唐洁熊苏慧雷思敏张智敏林丽美夏伯候
关键词:山楂果实
野生与栽培夏枯草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模式识别分析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建立野生和栽培夏枯草的HPLC指纹图谱,为夏枯草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8批不同产地的野生和栽培药材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小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其进行模式识别研究,分类并筛选其主要差异性组分。结果建立了野生与栽培夏枯草的HPLC指纹图谱,得到12个共有峰,各产地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主成分分析不能完全区分野生与栽培夏枯草,最小偏二乘法-判别分析能进行明确的区分,主要导致差异的成分有6个,其中4个为芦丁、迷迭香酸、咖啡酸和木犀草素。结论指纹图谱与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可以区分野生和栽培夏枯草,可以作为夏枯草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有效手段之一。
皮胜玲胡玉珍彭曦李亚梅林丽美夏伯候吴萍
关键词:夏枯草HPLC指纹图谱模式识别主成分分析
野生与市售山楂叶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及模式识别分析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产地的野生与市售山楂叶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校液相法对18批不同产区的野生及市售山楂叶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小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药材进行模式识别研究,区分且筛选出药材的差异.结果:在...
胡玉珍周亚敏夏伯候
关键词:山楂叶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模式识别
文献传递
UPLC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的野生与市售山楂叶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野生和市售山楂叶的U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_(18)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355 nm,通过采用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PCA)以及正交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OPLS-DA)等化学计量分析方法来评估药材的质量。结果:建立了20批不同来源山楂叶的专属性指纹图谱,确定了15个共有峰;不同来源样品之间差异较大,通过OPLS-DA可将野生和市售山楂叶显著分成两类;经过对照品对照可知,酚酸类是其主要的差异标记物,可作为其质量控制指标。结论:该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简便可靠,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可用于山楂叶药材野生与市售的鉴别,发现绿原酸是引起野生与市售山楂叶差异的主要成分,该方法可为山楂叶的质量评价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胡玉珍周亚敏熊苏慧张智敏夏伯候林丽美
关键词:山楂叶相似度评价
一种新型天然低共熔溶剂用于玉竹总黄酮的绿色提取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采用新型绿色溶剂天然低共熔溶剂(nature deep eutectic solvents,NADESs)提取玉竹总黄酮,并对其提取工艺、提取效率、溶剂回收利用率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玉竹总黄酮提取工艺;通过文献比较评价NADESs提取效率;并结合大孔树脂吸附法回收NADESs。结果由醋酸钠和乳酸合成的NADESs(物质的量比为1∶5)具有最高的提取率,经响应面法优化后,在水比例(水体积与溶液体积比)22%,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21 min和液固比21 m L/g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20.13 mg/g;而且,NADESs提取率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已有方法;回收实验表明,NAK-9对总黄酮的吸附效率(88.67%)显著高于D-101(77.33%)和AB-8(79.15%)。以甲醇为溶剂,其解吸附率达80.46%。回收后的NADESs重复使用的提取率达18.79 mg/g,回收利用率为94.56%。结论 NADESs作为提取介质具有高效、绿色环保及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可用于玉竹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同时为NADESs作为提取介质应用于其他中药有效组分的提取提供了新思路。
熊苏慧唐洁李诗卉胡玉珍胡玉珍林丽美
关键词:响应面法玉竹总黄酮
单面针HPLC指纹图谱及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建立单面针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测定单面针中木兰花碱、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以控制单面针药材质量,并为与两面针的区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建立基于区分两面针的单面针指纹图谱,色谱柱为Athena C18,120A(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83 nm。采用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单面针和两面针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筛选其差异标志物,并利用对照品进行标志物鉴定和含量测定。参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方法测定单面针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结果建立了单面针特征指纹图谱,发现了区分单面针与两面针的11个标志性化合物,指认出其中1个标志物为木兰花碱。木兰花碱在0.48~5.7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3%,RSD=1.31%,样品含量为2.2273~21.0272 mg/g。单面针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5.016%~10.910%、2.487%~5.973%、0.027%~0.147%、0.548%~2.512%、0.332%~2.11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及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单面针药材的质量。
刘倩倩雷思敏胡玉珍胡玉珍林艳夏伯候龚云林艳吴萍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木兰花碱
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抗炎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究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部位(FKV)抗炎活性及其组分成药可能性,促进中药大品种妇科千金胶囊的进一步研究和二次开发。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炎症模型,研究FKV对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NO)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究药物对炎症因子调控相关蛋白(IκBα,NF-κB p65和i NOS)的影响;同时,通过GC-MS方法分析其主要化学组成。结果 FKV能通过抑制IκBα的降解从而减少NF-κB p65转核来降低由LPS刺激引起的RAW264.7细胞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胞外释放水平,同时降低由LPS诱导的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表达,进而显著降低NO的产生。结论 FKV能显著抑制NF-κB的激活及核转位,从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提示FKV组分具有研发抗炎成药的可能性。
张凯强闫庆梓杨超胡玉珍胡玉珍夏伯候林丽美夏伯候廖端芳
关键词: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RAW264.7GC-MSNF-ΚBP65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