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晓辉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灾后
  • 1篇信息系统
  • 1篇灾后
  • 1篇灾后重建
  • 1篇土地开发整理
  • 1篇土地资源
  • 1篇土地资源安全
  • 1篇资源安全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作者

  • 2篇董晓辉
  • 1篇李扬
  • 1篇孙晓一
  • 1篇徐勇
  • 1篇汤青
  • 1篇刘艳华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地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被引量:12
2015年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灾后重建地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的特殊性,本文以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地区为例,综合考虑地质条件与灾害危险性、水土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等3大类要素及8个评价因子,构建了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地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模型,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栅格单元和行政单元的土地资源安全进行了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属于安全类的土地面积为2409.30 km2,占灾区土地总面积的5.63%,主要分布于灾区东部的山前平原区,这类区域应该被视为灾后重建选址的首选区域,较安全类可以作为安全类区域的补充选择,而一般安全类在作为灾后重建选址的备选区域时应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灾区21县中仅有6个县的土地资源安全指数大于0.60,它们均位于灾区东部的山前平原区;在属于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6县中,只有名山区具有较高的土地资源安全指数(0.76),可重建土地面积为468.33 km2,且其人均可重建土地面积也相对较高,应作为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灾后异地重建进行大规模人口集聚、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首选区域。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模型适应于具有同类地质灾害的研究区域,也可以为具有相似地质、地形和资源环境条件的区域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汤青徐勇董晓辉李扬刘艳华孙晓一
关键词:土地资源安全灾后重建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方法初探
2018年
土地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载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问题日益显现,给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尤其是对耕地的破坏以及对耕地保护的力度不足,导致土地的利用率十分低下。本文以土地利用的特点为基础,对当前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水平,从而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董晓辉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