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蓉蓉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水浒传》中粗俗语语言特色的可译性限度被引量:2
- 2021年
- 《水浒传》中的粗俗语包含大量的对偶结构和反复结构,成就了《水浒传》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色,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限制,直接影响了译文的忠实程度和阅读美感。赛珍珠译本和沙博理译本秉承不同的翻译原则,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 薛蓉蓉
- 关键词:《水浒传》粗俗语语言特色可译性限度
- 跨境高等教育模式与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实践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前提下,中外合作办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每所高校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办学模式成为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就目前我国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现状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创新性的办学模式,同时就合作办学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力明霞陈淑珍薛蓉蓉
- 关键词:跨境高等教育
- 从《林纾的翻译》看钱钟书的翻译思想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重点探讨了著名翻译学家钱钟书在其所著的《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所提出的"诱"、"讹"、"化"的翻译思想,以及其对于中西异质性语言文化之间的互解互译具有的理论上的实践意义。
- 薛蓉蓉
- 关键词:翻译思想
- 《生无可恋的奥托》:从“跨媒介”到“跨文化”的共情叙事考索
- 2023年
- 基于小说作品的影视作品创作、改编,既是不同文化相互审视的结果,也是多种媒介互相借鉴的产物。从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书写的内容到电影《生无可恋的奥托》(马克·福斯特,美国)的叙事转变,是小说文本充满吸引力、生命力驱动下的结果,其改编力量源自创作者坚持的现实主义美学理念。小说原本讲述的是瑞典的人物故事,其中塑造的是相对疏离、冷峻的叙事氛围,而在电影改编过程中,导演通过坚持“本土化”叙事策略,把握大众的审美心理与欣赏需求,在发展叙事性的基础上,有力保障了影片的整体品质。
- 薛蓉蓉
- 关键词:人物故事小说作品跨媒介考索电影改编
- 《水浒传》粗俗语的跨文化翻译
- 2021年
- 《水浒传》中的粗俗语承载大量的文化内涵。面对中西方在宗教文化、社会文化、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物质文化五个方面的巨大差异,赛珍珠译本和沙博理译本关注译文的可接受度和文化传播的必要性,灵活采取意译、省译、异化及直译+意译等方法,对《水浒传》中的粗俗语进行了跨文化翻译,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原著的意蕴,且语言简洁形象、生动有趣。
- 薛蓉蓉
- 关键词:《水浒传》粗俗语文化差异翻译
- 论《水浒传》粗俗语的不可译
- 2021年
- 粗俗语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虽然粗鲁鄙俗,却承载大量的文化内涵。粗俗语的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转换,还要顾及文化的转换,有时会在目的语中遍寻不得与其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这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语言空缺就有可能造成译文和原文理解上的误差,从而导致语言的不可译。《水浒传》人物语言生动传神、见情见性,尤其是各色人物口中的粗俗语蔚为大观。由于这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水浒传》中的一些粗俗语在文化意象、感情色彩、人物性格及语言特色等方面产生了不可译现象。
- 薛蓉蓉
- 关键词:粗俗语不可译《水浒传》
- 玩味“死亡”的女诗人——艾米莉·狄更生被引量:1
- 2008年
- 艾米莉·狄更生在索居生活中反复玩味着人生、死亡和永生。本文分析了狄更生"死亡主题"诗歌的意义,并从她的经历和社会影响方面探究她的创作根源。
- 薛蓉蓉
- 关键词:艾米莉·狄更生永生诗歌
-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基础课程,受众广、课时多、影响深,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可带来双赢的效果。教师应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大学英语教材教学中,巧用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设计,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建设具有大学英语特色和优势的"课程思政"。
- 薛蓉蓉力明霞
-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