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金钊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山区河流
  • 1篇图解法
  • 1篇粒度参数
  • 1篇解法

机构

  • 1篇三峡大学

作者

  • 1篇王婷乐
  • 1篇肖尚斌
  • 1篇邓山
  • 1篇袁金钊
  • 1篇陶敏

传媒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矩值法和图解法计算山区河流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差异被引量:11
2011年
在宜昌市山区小河莲沱溪采集一组以粗砂和极粗砂为优势粒度组成的沉积物样品,在筛析法进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用矩值法和图解法分别计算沉积物的粒度参数,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对比.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十分接近,基本上可以互相替代.峰态呈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可互相代替.偏态较为离散,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其中的差异性原因与两种方法的计算原理及粗粒沉积物的粒度组成有关.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粗粒沉积物的偏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图解法偏态值指示了样品主体的尾部,而矩值法偏态值反映了样品总体的尾部特征.对于两种方法所得峰态值,当样品的粒级分布曲线呈单峰且粒级分布比较集中时,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差距不大,而当样品的粒级分布曲线呈双峰且次峰频数较大时,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则具有较大的差异.图解法的计算未能考虑到两端尾部的粒度特征,会导致粒度参数的计算产生偏差,而矩值法计算原理更科学,结果较为准确,因此在资料整合同化处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两种方法计算粒度参数时导致的差异.
陶敏邓山王婷乐袁金钊肖尚斌
关键词:粒度参数图解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