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素华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影像
  • 3篇X线
  • 2篇血管
  • 2篇造影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畸形
  • 2篇先天
  • 2篇畸形
  • 2篇儿童
  • 2篇肛门
  • 2篇肛门直肠
  • 2篇肛门直肠畸形
  • 2篇肠畸形
  • 2篇成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炎
  • 1篇多发性大动脉...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肺炎
  • 1篇胸部

机构

  • 8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作者

  • 8篇黄素华
  • 5篇周俊霖
  • 4篇丁山
  • 2篇苗静
  • 2篇朱才娣
  • 2篇黄冰
  • 2篇郑巍
  • 1篇吴主强
  • 1篇徐红艳
  • 1篇余杨红
  • 1篇彭晓卫
  • 1篇樊伟
  • 1篇黄伟
  • 1篇张凯清

传媒

  • 2篇江西医药
  • 1篇医疗装备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儿童神经母细胞伴骨转移的MSCT诊断
目的 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伴全身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及MSCT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NB伴骨转移患儿的临床及MSCT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10例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胸部和头颅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别...
周俊霖丁山黄素华徐红艳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骨骼
儿童脑皮质层状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周俊霖苗静黄子栋丁山黄素华袁蔡晖
非骨化性纤维瘤影像诊断的研究与探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与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表现和特征,进而判断诊断的有效性以及提高对该病诊断的认识。方法把经临床追踪和病理证实的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3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分析病例的年龄,好发部位及影像特征等。结果该病位于胫骨14例,股骨10例,肱骨6例,病灶为纵向生长的膨胀性骨皮质破坏区,边界清晰,病灶外侧骨皮质明显变薄,内侧突入骨髓腔,可见多个相连成串的小囊状骨质破坏,边缘呈波浪状。结论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平片可清晰、完整的显示病变大致轮廓。CT能更清楚的显示病变内外部细节。MRI可显示内部结构和成分,有助于肿瘤的鉴别诊断。从而为临床上该病的治疗起到非常关键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郑巍黄素华张凯清
关键词:非骨化性纤维瘤X线CT诊断MRI
MRI造影和X线造影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合并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MRI造影和X线造影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合并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例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并治疗肛门直肠畸形一期造瘘后患儿,对所有患儿同时行MRI造影检查和X线造影检查,分析直肠形态、瘘的有无及瘘的类型,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CARM患儿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29例CARM造瘘后患儿在术中探查均有瘘管。在MRI结肠造影结果中,26例见瘘管,显示瘘管的走形及瘘管类型;3例显示不清,为泄殖腔畸形2例及阴道瘘1例。在X线造影结果中,24例显示瘘管;5例未显示瘘管,为尿道前列腺部瘘3例,直肠尿道球部瘘2例,均显示直肠远端呈鸟嘴样改变。X线造影对CARM瘘管诊断准确率为82.75%(24/29),MRI造影诊断准确率为89.7%(26/2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6,P=0.353)。结论MRI造影检查可以很好一显示直肠形态、瘘管开口、类型,无放射性伤害,与X线结肠造影检查结果相似,且能提供更详细的肛门直肠解剖,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信息。
朱才娣周俊霖黄素华丁山吴主强黄冰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X线造影
超声与胸部X线片在新生儿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对比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超声、胸部X线片应用在新生儿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新生儿肺炎患儿,均接受超声、胸部X线片检查,并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超声图像特点。结果50例疑似新生儿肺炎患儿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46例。超声诊断新生儿肺炎的准确度为92.00%、灵敏度为93.48%、特异度为75.00%,均高于胸部X线片的72.00%、76.09%、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新生儿肺炎的46例患儿均出现B线(100.00%),有37例胸膜线异常(80.43%)、3例胸腔积液(6.52%)、32例肺实变(69.57%)。结论与胸部X线片相比,超声诊断新生儿肺炎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安全性亦较高。
吴丽黄素华雷春曹婷彭晓卫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超声胸部X线片
应用DTI-ALPS指数分析慢性失眠患者脑类淋巴系统功能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基于扩散张量成像血管周围间隙(DTI-APLS)指数分析,探讨慢性失眠患者脑类淋巴功能改变及其与睡眠状况(失眠年限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慢性失眠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的常规DTI资料。在左侧大脑半球侧脑室体部水平的投射纤维区域、联合纤维区域勾画两个体素边长(约5.4 mm)的正方形ROI,测量每种纤维在X、Y和Z轴方向的扩散率(DX、DY、DZ),计算并比较2组患者的DTI-APLS指数值,并将其与年龄、受教育年限、慢性失眠年限、焦虑和抑郁量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焦虑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使用ROC曲线评估扩散相关指标(DX、DY、DZ及ALPS指数等)对慢性失眠的诊断价值。结果:慢性失眠组的ALPS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3.768,P<0.001)。DTI-ALPS指数与失眠年限呈显著负相关(r=-0.449,P=0.041),与年龄(r=-0.218,P=0.342)、受教育年限(r=0.015,P=0.950)、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r=-0.139,P=0.549)、状态焦虑量表评分(r=-0.040,P=0.864)、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r=-0.095,P=0.682)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r=-0.227,P=0.323)均无显著相关性。DTI-ALPS指数对区分慢性失眠与健康人群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为0.811,敏感度为0.810,特异度为0.719。DX、DY、DZ值对区分慢性失眠与健康人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低。结论:慢性失眠患者存在脑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且其程度与失眠的病程具有相关性。表征类淋巴循环功能的DTI-ALPS指数对区分慢性失眠患者与健康人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郑秀梅张治梁晓黄素华吴麟周福庆
关键词:慢性失眠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
婴幼儿Currarino综合征的影像表现
2023年
探讨婴幼儿Currarino综合征的影像表现。方法 对9例Currarino综合征的肛门直肠畸形类型、影像学特点、伴发其他器官畸形及预后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病人中,女5例,男4例,年龄范围1天―4月3天。结果 9例Currarino综合征患儿中,会阴瘘5例,尿道瘘2例,阴道1例,泄殖腔畸形1例;3脂肪脊髓脊膜膨出,2例脊膜膨出,2例畸胎瘤,2例畸胎瘤并脊膜膨出。7例平片有骶骨异常, 2例骶尾骨形态无异常。7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和脊膜膨出中,4例通过骶前缺损,向前突出囊性脑脊液样信号,与椎管相连;3例通椎板缺损向后膨出,与椎管相连。4例骶前畸胎瘤均为成熟性畸胎瘤,3例正确诊断,1例漏诊;3例正确诊断患儿,骶尾部囊性病变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T2WI压脂后囊性成分信号增加。其中1例MSCT检查有骶尾骨缺如,骶前不规则性囊性低密度影,内含砂砾样钙化。1例漏诊的骶前畸胎瘤患儿中,骶前间隙增宽,内含脂肪样T1WI混杂等稍高信号,T2WI混杂等稍高信号,T2压脂呈等-低高信号。6例Currarino综合征患儿伴有椎管内其他异常,如脊髓栓系、椎管内脂肪瘤、脊髓中央管扩张等。3例伴泌尿系统畸形,5例伴有先天性心脏病。9例随访中,7例有便意,其中4例可自行解便,2例有排便困难,1例需要灌肠,1例大便失禁,另1例失访。结论 生后胸腹平片、倒立侧位片和MRI检查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具有重要作用,以排除骶尾骨畸形、骶前占位及骶管神经异常;对病变较小或对病变有疑问的患儿,后期随访复查MRI检查,仔细对比阅片;对有骶前占位患儿,判断其性质,评价椎管内异常,及时手术切除,从而改善预后,避免漏诊、误诊。
朱才娣周俊霖黄冰黄素华丁山樊伟
关键词:先天畸形CURRARINO综合征肛门直肠畸形影像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及CT血管造影成像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TA)的临床及CT血管造影(CTA)成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经江西省儿童医院诊治的11例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及CTA资料。结果 11例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中,男3例,女8例,年龄7 d^(1)6岁,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症状为主,还包括高血压,颈部疼痛,右下肢疼痛并睡眠差、浮肿、乏力、腹痛、腹泻等不典型症状,11例中合并心功能不全者2例,克罗恩病1例,贫血者5例。11例患儿初诊时均为活动期,经Lupi-Herrea分类后,其中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6例,未见Ⅳ型,以Ⅱ、Ⅲ型多见。血管中以胸腹主动脉受累为主,其次为双肾动脉,受累血管管壁不同程度增厚、毛糙,增强扫描有不均匀强化,管腔呈不同程度狭窄;累及冠状动脉时,出现瘤样扩张改变,未见闭塞或狭窄性,本研究中有6例患儿表现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结论 儿童TA不典型临床症状较多,容易误诊,胸腹主动脉易受累,CTA成像能够对大动脉炎累及的血管进行清晰显示,在该病的筛查和诊断及评估中有重要作用,是临床诊断儿童TA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周俊霖黄伟郑巍黄素华苗静余杨红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