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俊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小脑
  • 2篇结石
  • 1篇单光子
  • 1篇单光子发射
  • 1篇单光子发射型
  • 1篇单光子发射型...
  • 1篇单光子发射型...
  • 1篇单光子发射型...
  • 1篇胆道
  • 1篇胆道疾病
  • 1篇胆管
  • 1篇胆管囊肿
  • 1篇胆管囊状扩张
  • 1篇胆管囊状扩张...
  • 1篇胆系
  • 1篇胆系结石
  • 1篇胆胰

机构

  • 7篇资阳市人民医...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8篇黎俊
  • 4篇黄学伟
  • 3篇刘芬
  • 1篇杨林
  • 1篇王志刚
  • 1篇林华
  • 1篇李莉
  • 1篇罗鹏
  • 1篇陈皓

传媒

  • 4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磁共振成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致病危险因素国内以胆道疾病为主,约占50%以上。但超声显示胰腺受肠腔内气体影响,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较低(43%~50%),结果有操作者依赖性。 CT虽然被认为是诊断胰腺炎的金标准,但在显示胆管立体形态效果欠满意,且需行对比剂增强扫描,增加了患者的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本研究通过44例AP患者的磁共振胆道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MRCP)和轴面磁共振成像(MRI)所见,探讨MRI检查对AP患者病变的显示能力及意义。
黎俊黄学伟刘芬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磁共振成像致病危险因素胆总管结石胆道疾病超声显示
小脑梗死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小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5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行常规T1WI、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扫描,14例急性期病例行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结果25例患者中,超急性期4例,急性期13例,亚急性期6例,慢性期2例;小脑右侧半球梗死6例,左侧半球梗死3例,双侧半球梗死2例,小脑中脚梗死4例,小脑半球并小脑蚓部梗死3例,小脑梗死并脑干梗死2例。结论MRI能清晰显示小脑梗死,是诊断小脑梗死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黎俊王志刚应鑫芳刘芬
关键词:小脑梗死磁共振成像
Chiari畸形Ⅰ型的MRI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黎俊应鑫芳刘芬
关键词: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磁共振成像
基底动脉巨大脑动脉瘤一例
2009年
患者男,69岁,诉头痛,口齿不清、流涎3个月,伴双下肢无力。CT平扫表现:桥脑左侧见不规则形团状稍高密度影,密度不均。诊断:桥脑区占位性病变?出血?磁共振成像(MRI)乎扫表现:桥前池区桥啮左前方类圆形异常信号影,边界大部清楚,约2.4cm×1.4cm大小,其内信号不均,T2WI中心以低信号为主,见条状高信号,周围环绕高信号;T1WI不均匀高信号,其内见条状低信号.病灶与基底动脉分界不清,相应层面基底动脉未见显示。脑干受压变形。诊断:脑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
黎俊
关键词:高密度影异常信号双下肢无力占位性病变高信号
胆系结石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的临床评价
2008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胆系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胆系结石(胆囊结石6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肝外胆管结石11例)进行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和(或)其他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证实。MRCP采用不屏气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度T2WI扫描,结合呼吸触发及脂肪抑制技术,原始图像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全部20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19例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胆系结石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5%,其中MRCP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准确率为100%。结论MRCP检查成功率高,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MRCP对胆系结石特别是胆囊及肝外胆管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
黎俊黄学伟
关键词:结石磁共振成像
MR扩散加权成像和CT及MR灌注成像对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CT及MR灌注成像对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从2015年8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其中A级32例为轻度肝硬化(记为A组),B级16例、C级12例为中重度肝硬化(记为B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记为C组,对三组受试者分别进行DWI检查、CT及MR灌注成像,对比各组ADC值、肝脏动门脉灌注比率[SSr(ct)及SSr(mr)],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ADC值整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的ADC值较C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SSr(ct)、SSr(mr)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Sr(ct)及SSr(mr)较A、C两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两组的SSr(ct)及SSr(m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的SSr(ct)与SSr(mr)呈正相关(r=0.687,P=0.000)。结论:CT以及MR灌注成像均可较好地反映出肝硬化的病变程度,且二者较DWI成像的诊断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黎俊黄学伟杨林罗鹏陈皓
关键词:MR扩散加权成像MR灌注成像肝硬化
^(99m)Tc-MIBI双时相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时相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病灶定位及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PHPT患者均行^(99)mTc-MIBI双时像显像及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20例PHPT患者术后病理均确诊为PHPT(28个病灶),其中甲状旁腺腺瘤16例(21个病灶),甲状旁腺增生2例(5个病灶),异位甲状旁腺腺瘤1例(1个病灶),甲状旁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1例(1个病灶)。^(99)mTc-MIBI双时相显像与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敏感性分别为64.3%和85.7%,两种检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是诊断PHPT的有效方法,其临床价值高于^(99)mTc-MIBI双时像显像。
黎俊李莉林华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3月8例胆管囊肿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3例行囊肿切除、肝管空场Roux-en-Y吻合;2例行肝门部囊肿大部切除,左右肝管重建整形,与空肠袢大口径吻合;2例胆总管囊肿切除,并左半肝切除;1例仅行肝左叶切除。结论 B超、CT和MRCP检查结合可以快速、准确的对胆管囊肿做出诊断和分型;根据不同分型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黄学伟黎俊
关键词:胆管囊肿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