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SOCS家族蛋白在病毒感染中发挥的作用被引量:5
- 2017年
- SOCS(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是一种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蛋白,目前认为该蛋白家族可以调节LIF(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G-CSF(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IL-6(Interleukin-6)、IL-10(Interleukin-10)、IFN-λ(interferon-λ)等30多种细胞因子,而这些因子是机体抵抗入侵的外来病原体的主要免疫防御反应。病毒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通过劫持宿主中的SOCS蛋白,从而对细胞中的JAK/STAT、NF-κB等与抗病毒因子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以及对T细胞的分化的调控调节病毒感染。近年来,大量的文献证实SOCS蛋白的变化与病毒感染的程度以及愈后的器官损伤具有紧密的联系,使得SOCS蛋白作为抗病毒靶点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讨论SOCS蛋白通过调控JAK-STAT、NF-κB等信号通路,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 侯敏刘新张文艳
- 关键词:病毒JAK-STAT信号通路
- 去泛素化酶对病毒调控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 2024年
- 泛素化修饰在细胞生理过程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 DUBs)通过特异性移除靶蛋白上的泛素分子,以维持细胞内泛素化修饰的动态平衡。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USP)作为DUBs家族中的重要组成,因其高度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在调控病毒复制和宿主免疫应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不同USP蛋白依赖迥然不同的分子策略,可以正向或负向调控病毒复制,影响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其中,USP4、USP8、USP13、USP15和USP49等成员在抗病毒免疫中具有积极作用,而USP1、USP7、USP33和UL36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L36USP)等则可能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USP家族成员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调控机制,并探讨了这些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USPs在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中的复杂角色,而且为开发针对病毒的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分子作用靶标和理论依据。
- 李园媛刘新徐廷双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