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创面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慢性创面
  • 3篇溃疡
  • 3篇护理
  • 2篇愈合
  • 2篇伤口
  • 2篇生物膜
  • 2篇糖尿病足
  • 2篇足溃疡
  • 2篇细菌
  • 2篇细菌生物膜
  • 2篇脑损伤
  • 2篇负压
  • 2篇干预
  • 2篇超声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性
  • 2篇创伤性脑损伤

机构

  • 1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宗建春
  • 7篇简华刚
  • 4篇黄素群
  • 3篇梅英
  • 3篇秦开秀
  • 2篇刘之川
  • 2篇王丽华
  • 2篇曾勇
  • 2篇王晓龙
  • 2篇谭德碧
  • 2篇方艳
  • 1篇晏群容
  • 1篇甘秀妮
  • 1篇李攀
  • 1篇余雷

传媒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破坏载pcDNA3-bFGF-NGF基因纳泡治疗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破坏载pcDNA3-bFGF-NGF基因纳泡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载pcDNA3-bFGF-NGF基因纳泡,检测其基本特性;MTT法检测其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其在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及转染效率。选取糖尿病大鼠27只,分为空白对照组、载基因纳泡组及超声破坏载基因纳泡组,超声破坏载基因纳泡组又分别于1 d、2 d、3 d、4 d、7 d、14 d及21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以及bFGF及NGF蛋白表达水平及转染效率,并与空白对照组、载基因纳泡组21 d时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所制备的阳离子纳泡形态规则,稳定性好,平均表面电位为12.7 mV;与基因结合量高达3.8mg/108个纳泡;基因结合率高达39.5%;MTT显示对细胞无明显毒性。Western-blot半定量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和载基因纳泡组bFGF及NGF蛋白水平低;bFGF蛋白及NGF蛋白在载基因纳泡组48 h时转染效率及表达水平最高。超声破坏载基因纳泡48 h组bFGF水平在治疗第7天表达及转染率达到峰值,NGF水平在治疗第4天表达及转染率最高。结论载pcDNA3-bFGF-NGF基因纳泡能显著增强超声显影;经超声基因转染仪破坏后可定位释放基因,且基因转染效率明显提高,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王丽华宗建春刘之川简华刚余萍萍梅英
关键词:超声成像
罗氟司特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罗氟司特(RF)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TBI组、TBI+RF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TBI模型,TBI+RF组于建模后即刻、1 d、2 d时腹腔注射RF,Sham组和TBI组则予以等量溶剂。建模后1、2、3、7、14 d时对各组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评分(mNSS)。建模后3 d时,HE染色后观察病灶周围皮层神经元病理变化并分析死亡神经元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损伤侧皮层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病灶周围皮层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含量。结果与TBI组比较,TBI+RF组的mNSS在建模后3 d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7 d、14 d时降低(P<0.05)。与Sham组比较,TBI组病灶周围脑组织结构疏松,细胞间质水肿明显,见较多死亡神经元(P<0.05);TBI+RF组病灶周围仍可见细胞间质水肿,但死亡神经元百分比较TBI组减少(P<0.05)。与Sham组比较,TBI组的IL-1β、IL-6、TNF-α和NLRP3含量均升高(P<0.05);而经罗氟司特治疗后,大鼠的IL-1β、IL-6、TNF-α和NLRP3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罗氟司特可能通过降低创伤性脑损伤早期的炎症介质水平,减轻大鼠创伤性脑损伤,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石昆林李晨希宗建春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罗氟司特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组织中C-ski及Smad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慢性创面前后创缘组织中C-ski及Smad3表达的改变,从创面愈合启动方面探讨VAC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临床选取慢性创面病例14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7d取创缘全层皮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样本组织的C-ski及Smad3的表达变化,应用RT-PCR检测样本组织中C-ski mRNA和Smad3mRNA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创缘组织中C-ski的表达较少,治疗后逐渐增加,治疗后第4天起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相反,治疗前创缘组织中Smad3的表达较多,治疗1d后轻微减少,治疗4d和7d后显著减少(P<0.05),C-ski mRNA和Smad3mRNA的表达趋势同其蛋白一样。C-ski阳性表达与Smad3阳性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73,P<0.01)。结论VAC治疗后,能够使创缘组织中的C-ski表达增加并且抑制了Smad3的表达。
曾勇简华刚宗建春秦开秀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慢性创面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32例严重交通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严重交通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严重交通伤患者69例(ISS值大于或等于25),参照Moore等提出的损伤控制纳入条件,其中32例为DCS组,其余37例采用传统救治方案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传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DCS组(P<0.05)。结论早期准确的伤情评估、多学科、联合救治、合理地运用DCS,可以提高严重交通伤救治成功率。
梅英王丽华曾勇刘之川宗建春秦开秀简华刚
关键词:交通伤外科学损伤控制外科酸中毒凝血障碍
脂肪来源干细胞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DFU创面的形成及愈合机制极为复杂,致残率较高,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是目前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及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其对创面上皮化、血管化及调节创面炎症反应等的积极作用已被大量体外实验及基础实验证实,表明ADSCs有望成为创面治疗的一种新的可行方法应用于临床。现就ADSCs在DFU创面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兵宗建春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外泌体糖尿病足慢性创面创面愈合
四肢开放性损伤伤口污染和感染的调查及护理干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四肢开放性损伤伤口污染和感染的常见细菌种类,探讨在伤口处理及愈合环节中,进行护理干预对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对160例四肢开放性损伤伤口于就诊时、初步处理后、清创后、术后感染伤口用棉拭子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记录伤口处理及愈合环节中控制伤口污染和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就诊时、初步处理后、清创后及术后感染伤口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73.1%(117/160)、61.2%(98/160)、14.4%(23/160)、5.0%(8/160),每个环节均无新增菌生长。结论:四肢开放性损伤伤口污染重、菌种分布广,在伤口处理及愈合环节中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伤口的感染率。
黄素群简华刚宗建春
关键词:护理干预
碘伏冲洗在封闭负压疗法用于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护理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时,护理干预措施中加用碘伏冲洗,并观察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足溃疡Ⅱ级、年龄50~80岁的糖尿病患者82例分为实验组66例和对照组16例,常规进行手术清创后,对照组仅行封闭负压吸引,实验组行封闭负压吸引联合0.05%碘伏冲洗,持续吸引、间断冲洗。比较两组创面细菌清除率、创面清洁时间、堵管率、更换引流管次数。结果 81例患者溃疡创面均全部愈合,1例患者因其他疾病死亡;创面面积<8cm2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创面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1%和80.2%;清洁时间分别为13.5d和21.1d,堵管率分别为0%和80%;更换引流管次数分别为2.1次和5.6次;创面面积>8cm2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创面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6%和76.5%,清洁时间分别为22.4d和30.7d,堵管率分别为5%和83.3%,更换引流管次数分别为3.4次和9.3次。实验组的创面细菌清除率、创面清洁时间、堵管发生率、更换引流管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时,护理干预措施碘伏冲洗联合封闭负压疗法优于单纯的封闭负压疗法,够能提高细菌的清除率,防止引流管堵塞,减少引流管更换次数,缩短创面清洁时间,为创面进一步治疗节省时间,减少患者费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
黄素群甘秀妮宗建春晏群容简华刚
关键词:碘伏冲洗糖尿病足溃疡护理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跟腱作为人体最强健的肌腱,跟腱在运动功能中承担着核心力学负荷,却因其独特的解剖特性成为高发断裂部位。尽管其损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现有证据支持“暴力牵拉–退行性变–累积微损伤”三联作用假说。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跟腱断裂发病率持续攀升,但其最佳治疗策略仍存争议。传统观念(2005年前)因非手术治疗再断裂率较高及康复周期漫长,多推荐手术修复以降低再断裂风险。然而,随着早期功能康复体系的革新,现代保守治疗通过动态支具联合渐进性负重训练,将再断裂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1年的总跟腱断裂评分与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同时,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促使临床决策向非手术方案倾斜,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或合并代谢性疾病人群。本综述系统梳理非手术治疗的最新循证证据,旨在为临床医生优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The Achilles tendon, the strongest tendon in the human body, plays a central biomechanical role in locomotion but is prone to rupture due to its unique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its injury mechanisms remain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existing evidence supports the triple mechanism hypothesis of “violent traction-degenerative changes-cumulative microtrauma”. Despite the rising global incidence of Achilles tendon ruptures in recent years, the optimal treatment strategy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before 2005) favored surgical repair to mitigate re-rupture risk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e-rupture rates and prolonged recovery in nonoperative approaches. However, with the innovation in early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protocols, moder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with dynamic bracing combined with progressive weight-bearing training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re-rupture rates. At 1-year follow-up, nonoperative treatment demonstrat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chilles tendon total rupture score compared to operative group
黄晓敏张进华宗建春
关键词:急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清创术术前准备的改良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清创术术前准备方法以应用于临床。方法选择732例进行清创术的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367例和传统组365例,比较用双氧水擦洗皮肤及伤口的改良方法与用肥皂水擦洗皮肤及伤口的传统方法用于清创术术前准备的清洁程度、细菌清除率、伤口感染率、愈合时间。结果改良组在清洁程度、细菌清除率、伤口感染率、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组。结论改良的外伤清创术前皮肤准备方法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黄素群简华刚宗建春谭德碧
关键词:清创术术前准备双氧水
慢性创面细菌生物膜形成与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细菌感染已成为慢性创面难以愈合的重要因素,随之形成的细菌生物膜会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因此急需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生物膜的有效清除是临床治疗慢性创面的关键,细菌“劫持”理论为了解创面生物膜提供了新的视角,部分新兴材料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慢性创面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的新进展及基于部分新兴材料的新抗生物膜疗法,旨在为规范治疗慢性创面感染提供新思路。
李晨希(综述)宗建春
关键词:慢性创面生物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