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剑波
- 作品数:57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烟草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烟草DRP1基因及其在烟草黑胫病抗性鉴定或育种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烟草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草DRP1基因及其在烟草黑胫病抗性鉴定或育种中的应用。所述烟草DRP1基因的c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研究发现DRP1基因与烟草黑胫病抗性能力密切相关,在提...
- 苏新宏夏宗良李致新常剑波韦凤杰李洪臣张小全吉贵锋张玉林陈胜利王娓娓
- 腐殖酸钾对植烟土壤养分及烤烟油分相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25年
- 为探究腐殖酸钾对植烟土壤养分及烤烟油分相关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T1(常规施肥+腐殖酸钾300 kg/hm^(2))、T2(常规施肥+腐殖酸钾600 kg/hm^(2))、T3(常规施肥+腐殖酸钾900 kg/hm^(2))共4个处理,开展田间试验。对烤烟土壤养分、农艺性状、常规化学成分、腺毛形态和腺毛分泌物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钾能够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各项农艺性状指标较CK均有提高;施用腐殖酸钾后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其中T3处理效果最好,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CK分别提高29.17%、2.78%、11.51%;施用腐殖酸钾还可以促进腺毛发育,提高烟叶油分,其中T3处理效果最好,腺毛密度和长度明显增加,腺头饱满,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较CK均有提高,各处理较CK分别提高4.88%、9.76%、13.41%,且可以提高中性香味物质含量;施用腐殖酸钾可以改善烟叶的物理特性,使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T2、T3处理的产量产值较CK分别增加15.07%、16.53%和15.73%、19.43%,二者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相较于T3处理,T2处理的产投比增加了38.24%。综上,施用腐殖酸钾可以提高土壤养分,促进烟叶腺毛发育,提高烤烟油分含量和烟叶品质,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其中施用腐殖酸钾900 kg/hm^(2)效果最好,施用腐殖酸钾600 kg/hm^(2)的经济效益较好。
- 梁一凡严定伟罗菲韩振华刘玲玲杨建新杨晓朋常剑波杨军杰姬小明
- 关键词:腐殖酸钾土壤养分油分烤烟农艺性状
- 基于TD-GC-MS的不同油分烟叶挥发性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 2025年
- 为探究不同油分档次烟叶的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其关键香味物质,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三门峡地区不同油分档次的云烟87烟样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检测,并用内标法定量,利用方差分析、热图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油分档次烟叶间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异同。结果表明,初烤烟叶中共鉴定出56种挥发性成分,多、有、稍有、少油分烟叶分别鉴定出56、55、55、54种挥发性成分。对各油分档次烟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分类可知,少油分烟叶香气成分中酮类化合物占比最高,达到44.70%,多、有、稍有油分烟叶中皆是酸类占比最高,分别达到53.27%、62.60%和66.49%,进一步统计分析得知,不同油分档次烟叶间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及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多油分烟叶中糠醛、乙酸乙酯、糠醇、新植二烯、吡啶的含量显著较高,有油分和稍有油分烟叶中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含量相近,均含有较高的乙酸,而少油分烟叶中的甲醇含量显著较高。在此基础上,利用OPLS-DA模型筛选出了不同油分烟叶间包括乙酸、1-羟基丙酮、新植二烯、糠醇、甲醇、2,3-丁二醇和糠醛在内的7个标志差异性挥发性成分,筛选出的7个成分在各油分档次烟叶间的含量差异可能是造成不同油分烟叶品质差异的重要原因。
- 高子婷付光明王海洋韦凤杰常剑波杨建新刘玲玲姬小明
- 关键词:烤烟品质香气特征
- 一种分段混浆罐体
-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搅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分段混浆罐体,包括:罐体、模具架、差速驱动结构、高压系统、物料输入输出系统、搅拌花瓣轮和搅拌梯形轮,模具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罐体,罐体的顶面贯穿的固定安装有差速驱动结构,差速驱...
- 常剑波陈广晴杨建新赵永伟姜伟王建安赵振波张林林刘玲玲李佳颖郭杰
- 一种提高烟叶油分的复合肥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烟叶油分的复合肥及制备方法,有机肥包括发酵有机肥、钾肥。本发明的有机肥针对烟叶油分普遍不足,将发酵肥、钾肥和微肥合理配比施用,能够补充烟草所需的氨基酸、植酸以及磷脂等有效成分因...
- 刘新源陈广晴马京民李洪臣杨军杰常剑波雷庚陈胜利王俊关卫东
-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烤烟油分识别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对烤烟油分等级进行科学预测,实现不同油分档次烤烟的快速光谱鉴别。【方法】对代表性植烟县的299份全叶位覆盖的不同油分档次云烟87烟叶样本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利用一阶导数(D1)、归一化(NOR)、小波变换(WAVE)、标准正态化(SNV)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共5种方法对光谱数据预处理后,考察了线性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非线性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判别模型的判别效果。【结果】对近红外原始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降维后,所构建的PLS-DA油分档次分类模型训练集的准确率可达100.0%,但测试集仅有79.8%,经过D1、NOR、SNV和MSC预处理后,模型的测试集准确率分别提高到了85.9%、90.0%、83.8%和83.8%;基于对近红外原始光谱数据直接构建的LS-SVM油分档次分类模型的训练集准确率也达100.0%,测试集达到92.9%,经过NOR、WAVE、SNV和MSC预处理后测试集的准确率均提高到了95.0%以上,以MSC预处理的99.0%的准确率最高。【结论】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结合LS-SVM法构建的油分档次判别模型效果最好,提高了烤烟油分判定效率。
- 付光明高子婷杨建新李怀奇罗菲梁一凡严定伟韦凤杰常剑波姬小明
- 关键词:烤烟油分近红外光谱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对不同油分烟叶的识别研究
- 2024年
- 为烟叶油分档次的判别提供参考,以三门峡主产区132份初烤烟叶为样品,评定油分档次后,测定烟叶样品中主要含氮化合物的含量,运用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油分档次的判别指标,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烟叶油分档次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油分烟叶的含氮化合物中大多数氨基酸含量(19/21)存在显著差异,除脯氨酸外,基本与油分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经过主成分分析,从主要含氮化合物中提取出4个主成分,代表了总指标73.441%的信息,筛选出17种烟叶油分的特征含氮化合物。经Fisher判别分析,确定了17种游离氨基酸作为烟叶油分的有效判别指标,构建了烟叶油分档次的Fisher判别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率均为100%。并利用江西吉安和云南楚雄的20份样品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准确率分别为100%和80%,对烟叶油分档次的判别效果较好。游离氨基酸的检测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用于烟叶油分档次的判别。
- 杨建新付光明刘新源杨军杰贾保顺李致新李洪臣杨晋燕常剑波姬小明
- 关键词:烟叶含氮化合物游离氨基酸油分FISHER判别分析
- 宽窄行条件下不同种植群体密度对上部叶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为了进一步提高三门峡烟区上部烟叶的质量,采用120cm+60cm一垄双行的宽窄行距种植模式,以传统单垄种植为对照,通过调控株距进行不同种植密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垄双行宽窄行能够促进烟株生长发育,不同种植密度间表现较大差异;综合上部叶在田间开片度、烤后烟叶的中上等烟比例、均价、亩效益和感官质量分析,在株距65cm条件下种植密度1140株/亩处理能够提高上部叶的整体质量。研究结果可为相似生态区域的上部叶生产提供借鉴。
- 常剑波陈彦春李维观杨军杰王勇军
- 关键词:农作物烤烟种植密度
- 不同群体密度对上部烟叶质量调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为进一步提高三门峡烟区上部烟叶的质量,通过调控田间烟株的不同种植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烤后烟叶身份变薄,颜色变淡;以行距1.20 m、株距50 cm、种植密度1111株/667 m2处理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好、内在化学成分协调、单料烟评吸分值高,能够提高上部叶的整体质量。研究结果可为相似生态区域的上部烟叶生产提供借鉴。
- 常剑波陈彦春李洪臣杨军杰王勇军马浩波
- 关键词:上部烟叶种植密度
- 三门峡市烟农队伍动态管理情况及建议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提升三门峡市烟叶生产发展,以辖区内烟农队伍情况为例,详细介绍了辖区内烟农队伍年龄结构、种植规模、烟叶收益、烟农队伍动态管理模式等情况,分析了导致烟农队伍流失的劳动力短缺、土地资源紧缺和自然风险较大等原因。结果表明,烟农队伍主体年龄为40~60岁,烟农户数呈下降趋势,户均规模和户均收益呈上升趋势,烟农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下步烟农队伍建设应从培育新生烟农、稳定铁杆烟农和帮扶后位烟农等3个方面发力,以促进该辖区内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赵永伟常剑波刘步岭王彦强王志军
- 关键词:烟草烟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