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子耘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324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婴儿
  • 1篇原体
  • 1篇META分析
  • 1篇病原
  • 1篇病原体
  • 1篇病原体分布

机构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李迎丽
  • 2篇邱景富
  • 2篇黄娅铃
  • 2篇曾子耘
  • 1篇徐萱

传媒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大陆地区新生儿医院感染部位发生情况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运用循证方法探讨中国大陆地区新生儿医院感染各部位发生及分布情况。方法系统检索建库至2013年在CNKI、CBM、VIP、Wan Fang data及Pub Med上有关中国大陆地区新生儿医院感染调查的文献,纳入合格研究。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合适的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47篇合格文献,中国大陆地区新生儿院内感染部位分析结果表明:总感染率和总分布率最高部位均为下呼吸道,分别为16‰(95%CI:13‰~19‰)和27%(95%CI:21%~32%)。分组分析结果显示:按医院分类和等级分析,感染率最高部位在综合性医院为下呼吸道21‰(95%CI:17‰~24‰),在专科医院为胃肠道12‰(95%CI:10‰~14‰);在三级、二级及以下等级医院均为下呼吸道15‰(95%CI:12‰~18‰)、18‰(95%CI:13‰~22‰)。按地区分析,感染率最高部位在东部、中部地区医院为下呼吸道16‰(95%CI:12‰~21‰)、17‰(95%CI:12‰~21‰),在西部地区医院为口腔黏膜17‰(95%CI:12‰~21‰)。按时间分析,1985-1999年感染率最高部位为口腔黏膜19‰(95%CI:12‰~27‰),2000-2013年感染率最高部位为下呼吸道17‰(95%CI:13‰-20‰)。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中呼吸道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但不同医院有各自的特殊性,因此每个医院应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和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黄娅铃曾子耘米久雪李迎丽邱景富
关键词:新生儿医院感染META分析
中国大陆地区新生儿院内感染病原体分布的系统评价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采用循证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我国大陆地区新生儿院内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为临床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方法全面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及PubMed。对文献进行筛选,使用Excel软件提取数据,运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软件进行率的合并计算,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合适模型。结果研究共纳入68篇合格文献,新生儿院内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属[32%(95%CI:27%-37%)]、沙门菌属[32%(95%CI:0%-68%)]。亚组分析显示:三级和二级及以下等级医院新生儿院内感染最常见病原体均为葡萄球菌;专科医院最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属,综合性医院最常见病原体为沙门菌属;东部地区医院最常见病原体为沙门菌属,中部和西部地区医院最常见病原体均为葡萄球菌属;1985-1999年最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属,2000-2012年最常见病原体为病毒。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属。
黄娅铃曾子耘徐萱李迎丽邱景富
关键词:病原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