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颖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沙生风毛菊花期资源分配对海拔的响应被引量:7
- 2017年
- 为研究沙生风毛菊生物量及资源分配对海拔变化的响应,探讨高海拔环境下风毛菊属植物资源分配及花部特征进化模式,采用样方调查法对青藏高原一西向坡4个不同海拔梯度(3 500~4 000m)盛花期沙生风毛菊进行研究,测量花期植物花柱分枝长度,统计头状花序数量,称量沙生风毛菊个体大小、营养器官重量、繁殖器官重量和雌雄蕊重量等生物量.结果显示:沙生风毛菊一朵小花重量及花柱分枝长度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增大,但营养器官重量及繁殖器官重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减少,雌雄蕊重量和管状小花数目亦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减小;随着海拔升高,沙生风毛菊增加繁殖分配及雄性分配的投入减少营养分配和雌性分配,以应对环境因素的干扰,保障恶劣环境下植物繁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 王一峰王文越寇靖马诣欣李怡颖
- 关键词:海拔
- 甘肃风毛菊果期资源分配对海拔的响应被引量:2
- 2017年
- 为研究海拔对植物果期资源分配的影响,利用烘干称量法,检测分析了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海拔14个居群的甘肃风毛菊(Saussurea kansuensis)果期资源分配对海拔的响应.结果表明,甘肃风毛菊个体大小,繁殖器官和营养器官的生物量、根系和茎叶质量以及种子的数量均随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海拔与甘肃风毛菊繁殖和根系分配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营养和茎叶分配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海拔对风毛菊果期个体大小及资源分配有重要影响;风毛菊通过对各结构资源分配的权衡,来适应恶劣的高山环境.
- 王一峰寇靖王文越马诣欣李怡颖
- 关键词:海拔繁殖分配
- 青藏高原东缘禾叶风毛菊的繁殖分配与海拔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7年
- 通过采样调查法和烘干称重法,对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海拔高度的禾叶风毛菊的繁殖分配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的升高,禾叶风毛菊的个体大小、营养器官生物量、繁殖器官生物量、个体管状小花数目、雄蕊质量均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P<0.01);繁殖分配、管状小花生物量、雌蕊质量均与海拔呈正相关关系(P<0.01);(2)繁殖分配是依赖个体大小的,个体越大,繁殖分配越小(P<0.01);(3)禾叶风毛菊个体管状小花的数目及重量(P<0.05)、雌雄蕊重量(P<0.05)之间存在权衡关系。由此推论:(1)海拔作为外界因子对禾叶风毛菊花期各生物量及繁殖分配有显著的影响,但海拔并不是影响禾叶风毛菊繁殖分配唯一生态因子,植株个体大小也与其繁殖分配策略密切相关;(2)禾叶风毛菊的垂直分布的特征很有可能就是海拔通过影响植株个体大小变化来完成的。
- 马诣欣王一峰李怡颖王文越寇靖
- 关键词:海拔繁殖分配
- 温度变化对沙生风毛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探讨青藏高原东北部特有种菊科风毛菊属植物沙生风毛菊(Saussurea arenaria Maxim)光合作用对温度的适应性,用人工模拟的方法设定温度梯度5,10,15,20,25,30℃对沙生风毛菊进行处理后,系统测定沙生风毛菊叶片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温度低于15℃时,沙生风毛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胞间CO2浓度(C_i)随温度降低逐渐降低,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猝灭系数(q_P)、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及电子传递速率(RET)也同时下降,而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数值则上升.温度高于15℃时,沙生风毛菊所测试的各项气体交换参数随温度升高均下降,Y(Ⅱ),F_v/F_m,R_(ET),qP及Y(NO)也有小幅下降,而Y(NPQ)数值上升.结果表明,沙生风毛菊叶片光合结构的最适温度在15℃左右,高于或低于此温度均会不同程度导致光合作用的气体交换和PSⅡ反应中心活力的下降.
- 王一峰李怡颖
- 关键词:温度变化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叶绿素荧光参数
- 外源水杨酸对沙生风毛菊低温胁迫的缓解作用
- 沙生风毛菊(Saussurea arenariaMaxim)为菊科(Compositae)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典型的高原草甸植物代表之一。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咽喉肿痛、食物中毒,内热亢盛以致的咳血、吐血及外伤等...
- 李怡颖
- 关键词:植物抗寒性外源水杨酸光合系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