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龙 作品数:16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适合我国北方寒冷海区的文蛤大规格苗种三段式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我国北方寒冷海区的文蛤大规格苗种三段式培育方法,第一阶段:文蛤亲贝筛选、产卵、受精卵孵化、浮游幼体室内人工培育以及壳顶幼虫变态附着等过程,培育出壳长约为0.9mm文蛤稚贝,该阶段从6月末到10月中旬;... 张安国 王丽丽 杨晓龙 张溢卓 赵凯 陈远 袁秀堂文献传递 一种北方典型海滨湿地植被翅碱蓬种植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翅碱蓬种植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北方典型海滨湿地植被翅碱蓬种植修复技术,其包括以下步骤:S1:在翅碱蓬成熟期,收集位于盐碱湿地的成熟翅碱蓬种子,放置在烈日下进行暴晒直至晒干,然后反复揉搓种子脱下种皮,并... 柳圭泽 杨晓龙 顾炎斌 叶金清密闭生态系统中海洋被子植物水流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密闭生态系统中海洋被子植物水流模拟装置,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实验系统、过滤系统以及动力系统,所述实验系统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系统连接的溢流孔,所述过滤系统的上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系统的底端铺设有初滤层... 杨晓龙 徐永平 柳圭泽 王冰 叶金清 郭美玉 杨欢 曹林泉 郭皓文献传递 海洋酸化对刺参碳、氮收支的影响 2018年 以东亚浅海生态系统关键种和重要经济生物——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设置380、750和1900 ppm 3个p CO2梯度(实测p H分别为8.06、7.72和7.41),研究CO2驱动的海洋酸化对刺参碳、氮收支的影响。结果显示酸化会抑制刺参对碳、氮生源要素的摄入,p H每降低1个单位,刺参摄取的碳和氮会分别减少40.28 mg/g/d和2.48 mg/g/d;粪便碳、粪便氮、呼吸碳和排泄氮均与p H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而生长碳、氮与p H无线性关系。酸化影响了刺参对碳、氮的分配模式,但用于生长的碳、氮占摄食碳、氮的比例未受影响。研究表明,刺参对海洋酸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或许与其较低的钙化程度和在自然条件下p H多变的生境中"提前适应"有关。 曲亮 卢羽洁 杨晓龙 杨晓龙 邵森林 袁秀堂关键词:海洋酸化 刺参 适合我国北方寒冷海区的文蛤大规格苗种三段式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我国北方寒冷海区的文蛤大规格苗种三段式培育方法,第一阶段:文蛤亲贝筛选、产卵、受精卵孵化、浮游幼体室内人工培育以及壳顶幼虫变态附着等过程,培育出壳长约为0.9mm文蛤稚贝,该阶段从6月末到10月中旬;... 张安国 王丽丽 杨晓龙 张溢卓 赵凯 陈远 袁秀堂文献传递 一种文蛤苗种室外池塘越冬培育设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文蛤苗种室外池塘越冬培育设施,包括铺于底部的水泥条块(1),铺于所述水泥条块(1)上的竹帘(2),铺于所述竹帘(2)上的3~4目第一层尼龙筛绢网(3),铺于所述第一层尼龙筛绢网(3)上的4~8目第二层... 张安国 王丽丽 杨晓龙 张溢卓 赵凯 陈远 袁秀堂文献传递 黄渤海不同生长阶段的日本鳗草对5种重金属(锌、铬、铜、铅、镉)的生物蓄积 被引量:2 2021年 为研究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重金属的生物蓄积作用,本文在辽河口(渤海)、桑沟湾(黄海)和大长山岛(黄海)的日本鳗草分布区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了日本鳗草生长初期(5月)、生长旺盛期(8月)和衰退期(10月)地上组织和地下组织中5种重金属(Zn、Cr、Cu、Pb和Cd)的含量及其同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除Zn以外,辽河口日本鳗草分布区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大长山岛和桑沟湾;日本鳗草体内的Pb和Z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重金属含量;日本鳗草地上组织对Cd、Pb和Cu具有蓄积作用,对Cd的生物富集系数最高达37.18,但对Zn和Cr不具有蓄积作用;生长初期的日本鳗草地上组织Cu和Zn含量与其基质中Cu和Zn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而衰退期的日本鳗草地上组织Pb含量同沉积物中Pb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日本鳗草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重金属的蓄积作用可用于开展黄渤海重金属污染水平的生物监测,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渤海的污染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杨晓龙 杨晓龙 叶金清 叶金清 张安国 张安国 徐永平 杨超杰关键词:海草 重金属 生物蓄积 海水酸化及升温对刺参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3 2023年 以东亚浅海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实验对象,研究了CO_(2)驱动的海水酸化及升温对其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设置对照组(大连近海水温,pCO_(2)400μatm)、升温组(大连近海水温+3℃,pCO_(2)400μatm)、酸化组(大连近海水温,pCO_(2)1100μatm)和酸化升温组(大连近海水温+3℃,pCO_(2)1100μatm)。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温度升高3℃对刺参的生长无显著影响;酸化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最低,较对照组降低0.19%/d,个体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酸化升温组刺参的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较无显著差异,但其摄食率和排粪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升温组和酸化组的刺参能量的分配模式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生明显改变,但酸化升温组刺参的能量分配模式发生显著变化,其粪便能所占摄食能的比例显著升高。研究表明,海水酸化抑制了刺参的生长但未改变其能量的分配,生长的降低主要取决于摄食减少;而海水酸化与温度升高的共同作用可能会通过改变刺参的能量分配模式而弥补海水酸化对生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曲亮 曲亮 谢玺 卢羽洁 杨晓龙 张安国 王庆志关键词:刺参 仿刺参稚参体色变化时期转录组分析 2025年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物种,在幼体发育过程中会经过体色变化阶段,作为仿刺参发育重要的阶段,目前有关报告集中于白色或紫色等特殊颜色仿刺参体色发生机理,而对于常见的青色仿刺参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采集小白点(JW)、体色渐变(JV)和小黑点时期(JB)的青色稚参进行转录组测序,以期发掘青色仿刺参体色变化过程中的调控基因。测序结果共获得252 397个基因,差异分析发现,JW vs JB中差异基因数量最多,达到12 811个,JW vs JV中差异基因数量次之,为10 266个,JV vs JB中差异基因数量只有9 657个。GO和KEGG分析发现钙调蛋白、蛋白激酶C、类酪氨酸酶受体Cad96Ca及类酪氨酸酶等差异基因在青色稚参体色变化中存在差异表达,推测Ras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及MAPK信号通路等多个调控通路均参与青色稚参的黑色素合成过程。本研究为深入探究不同体色仿刺参色素沉着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边林鑫 宋铭山 杨晓龙 张安国 赵欢关键词:体色变化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天津厚蟹和红海滩底栖微藻及翅碱蓬的生态关系 被引量:2 2023年 为探究辽宁盘锦红海滩地区翅碱蓬种群衰退的原因,针对翅碱蓬植被生长区中底栖微藻、天津厚蟹的生态关系进行了研究。于2021年5月和8月选取光滩、翅碱蓬长势好及翅碱蓬长势差的三个区域,并在同一区域的沟面、沟坡、沟底3个位置进行表层底泥采集;测定翅碱蓬植株株高和湿重;将采捕的天津厚蟹带回实验室,进行翅碱蓬摄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底栖微藻平均密度5、8月份分别为46.72±17.71 cells/cm^(2)和6.47±4.98 cells/cm^(2),5月份明显高于8月份,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翅碱蓬长势好的区域最低,与光滩、长势差区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底栖微藻的生物量5、8月份分别为(0.057±0.023)×10^(-3) mg/cm^(2)和(0.005±0.001)×10^(-3) mg/cm^(2),亦是翅碱蓬长势好的区域最低,与其他2个区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翅碱蓬植株的株高5、8月分别为10.61±2.10 cm和20.53±2.79 cm,3个区域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翅碱蓬平均单株湿重5、8月分别为0.40±0.26 g和8.36±2.37 g,5月长势差的区域与其它2个区域有显著性差异(p<0.05);天津厚蟹能够摄食翅碱蓬,体重增加,厚蟹的日平均摄食量亦增大,大小个体差异显著(p<0.05)。实验测得厚蟹的平均日粮为22.1 mg/g。天津厚蟹的扰动作用是红海滩翅碱蓬退化的原因之一,本文为翅碱蓬生态系统中天津厚蟹与底栖微藻、翅碱蓬的生态作用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参考依据。 汪炎 柳圭泽 于国欣 杨晓龙 曹林泉 刘青关键词:翅碱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