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刚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水侵
  • 2篇油藏
  • 2篇预警
  • 2篇凝析
  • 2篇凝析气
  • 2篇缝洞
  • 2篇缝洞型
  • 2篇缝洞型油藏
  • 1篇断裂带
  • 1篇循环注气
  • 1篇油藏注水
  • 1篇预警信号
  • 1篇试井
  • 1篇试井曲线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锥
  • 1篇体积系数
  • 1篇凝析气藏
  • 1篇凝析气井
  • 1篇评价指标

机构

  • 5篇中国石化

作者

  • 5篇王利刚
  • 2篇张艾
  • 2篇何云峰
  • 1篇刘耀宇
  • 1篇姚田万
  • 1篇李宗宇
  • 1篇张文学
  • 1篇张奎
  • 1篇周永涛
  • 1篇黄杰

传媒

  • 1篇石化技术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渗流力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顺北1号断裂带断控缝洞型油藏注水补能有效性评价
2025年
顺北油田断控缝洞型油藏开发难度大,且顺北一区由于地层能量过低,自然递减率大幅度上升,亟需注水补充能量。由于水进路径往往由断裂面控制,水驱过程中存在严重水淹水窜问题,水驱失效分析缺乏理论依据。以顺北油田注水开发生产动态数据为基础,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注水补能分类标准,结合聚类中心分类结果,明确了注水受效的定量界限,当压力增量不小于8.7 MPa,且日产油增量不小于15.2 t时,判定为注水受效井,反之为注水失效井。基于构建的注水补能分类标准,对研究区的12口注水井进行了注水受效评价指标影响性分析,重点分析了焖井时间、周期累计注水量、周期注采比、方水换油率和单位压力恢复耗水量的影响。并以顺北1号断裂带SHB5-4H井为例,分析了注水失效的原因,为顺北1号断裂带断控缝洞型油藏注水方案制定及失效井对策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耀宇何云峰张文学梅胜文池林贤王利刚
关键词:评价指标
产水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受效评价标准讨论——以大涝坝凝析气藏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塔里木盆地大涝坝凝析气藏开发中后期采取循环注气,由于反凝析和水侵作用,注气机理、注气作用已不同于常规凝析气藏循环注气。为此,首先分析了注入气在地下的流动过程、与地下流体的接触作用,总结出注气过程中主要发生注气驱油、反蒸发、气窜和抑制水侵等作用。进而以注气机理为基础,结合注气前后生产井地面参数、流体监测数据、PVT数据和曲线形态特征,综合评价了生产井受效情况,并给出了各参数变化特征和变化范围。最后据典型参数变化特征,建立了3大类4种受效特征共计15项评价参数,实现了凝析气藏注气受效半定量—定量评价。大涝坝凝析气藏运用该评价标准,确定注气过程中以气驱油作用为主,产水井抑制水侵效果好,距离注气井近的生产井气驱油过程伴有反蒸发作用,生产井未发生气窜。结论认为:该评价标准为进一步优化注气方案提供了依据,并且所描述的注气机理和所建立的受效标准对采取循环注气开发的凝析气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李宗宇王利刚张艾黄杰张奎姚田万何云峰
关键词:气窜循环注气产水凝析气藏
凝析气井见水预警及控水对策
总结雅克拉、大涝坝目前已见水井见水前的试井曲线、油压变化、硫化氢含量、流压变化等特征,建立凝析气井见水预警方法,对即将见水井提前进行工作制度优化调整,可有效延长气井的无水生产时间.根据气井生产特征将控水对策分为早期控水、...
金朝康王利刚张艾杨小腾
关键词:凝析气井试井曲线
缝洞型油藏水侵预警信号特征浅析
2021年
利用塔河油田已见水井生产资料,总结缝洞型油藏油井见水前生产特征,建立水侵预警机制,为同类型油藏油井预防水侵提供指导。塔河油田奥陶系溶洞型和裂缝-孔洞型油藏开采过程中,底水经历水侵前-成锥期-托锥期-突破期4个阶段变化。压力依靠岩石骨架、流体以振动方式传导,比其他参数变化超前。生产井通过连续压力监测,可有效判断生产井驱动状况变化。塔河油田普遍发育强底水,根据压力与产液量的关系,当地层压力下降变化趋缓,单位压力下降产出液量增加,是进入托锥期的显著特征。在未见地层水前,井口油压变化与井底流压变化特征一致。对于井口有油压远传的生产井,能实时监测压力变化,可跟踪对比工作制度调整前后变化情况,进入托锥期后,放大工作制度油压先下降后上升甚至恢复至调整前水平。另一个典型预警信号是井底流温变化,在弹性驱阶段,流温及流温梯度变化无规律;进入托锥期,流温稳定并呈上升变化;水锥突破前,流温梯度下降,因水的比热容是原油的2倍左右,水体携带热量增多,导致深层流体温度差异变化小。托锥期阶段产出量与弹性驱阶段(水侵前与成锥期)产量比值在0.8~1.2之间,可作为水锥突破界限值。经现场油井应用,该套预警评价技术有效,准确度比较高。
王利刚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
带边底水气藏的递减规律认识
2021年
带边底水气藏,水侵后产能下降快,利用常规方法很难准确预测开发趋势。本文以雅克拉凝析气藏开发实践出发,对气藏递减规律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水侵体积系数法、采气速度法和数值模拟法预测开发趋势。其中水侵体积系数法是本论文首次提出,将微观实验与矿场生产关联到一起,用来定量描述水侵量与气藏递减特征关系。在长岩芯驱替实验中,当注入水驱替体积达到0.35~0.4倍孔隙体积时,天然气采出程度不再增加,表明在水的作用下一部分天然气被封存在孔隙内,难以采出。水侵体积系数法是基于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提出来的,通过物质平衡方程计算出水侵量及水侵体积系数,是长岩芯水驱气实验的宏观表现。经矿场验证,水侵体积系数达到0.35时,气藏边部井相继见水,进入快速递减期。该方法与数值模拟方法、采气速度方法所得结果一致。水侵体积系数法可推广应用到其它水驱气藏,提前预测递减规律,为气藏及早优化调控提供指导。
王利刚董双周永涛
关键词:水侵采气速度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