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达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卫星
  • 2篇遥感
  • 2篇硬线
  • 2篇有效载荷
  • 2篇中心管理
  • 2篇卫星成像
  • 2篇校时
  • 2篇加减速
  • 2篇减速
  • 2篇大干扰
  • 1篇点坐标
  • 1篇顶点
  • 1篇顶点坐标
  • 1篇多边形
  • 1篇多边形区域
  • 1篇遥感卫星
  • 1篇在轨标定
  • 1篇容错控制
  • 1篇摄影测量
  • 1篇神经网

机构

  • 7篇上海卫星工程...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罗达
  • 3篇饶启龙
  • 2篇张洋
  • 2篇宋效正
  • 2篇陆国平
  • 2篇俞洁
  • 2篇池忠明
  • 1篇黄杰
  • 1篇廖瑛
  • 1篇孔祥森
  • 1篇尤超蓝
  • 1篇付鑫
  • 1篇潘耀
  • 1篇潘耀

传媒

  • 2篇航天器工程
  • 1篇航空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星上有效载荷扫描机构大干扰力矩实时补偿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上有效载荷扫描机构大干扰力矩实时补偿方法,其步骤主要包括:步骤一,当有效载荷扫描机构接收到中心管理计算机工作指令后,在启动以及运动过程中的加减速时刻通过串口向专用力矩补偿轮发送当前载荷的同步信息及当前工...
俞洁吕建民宋效正罗达张洋陆国平袁荣刚
文献传递
光学遥感卫星平台结构热变形试验及测量技术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太空复杂外界热环境是平台结构热变形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了满足某高轨光学遥感卫星对热变形的特殊要求,更准确获取平台结构热变形引起两台相机安装面指向变化,及两相机安装面之间的相对指向变化,进而推导卫星在轨热变形规律。文章设计了卫星平台结构热变形试验,模拟在轨典型外热流工况对卫星平台实施加热控制,使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实时测量和分析热变形引起两台相机安装面的绝对指向变化和两相机安装面之间的相对指向变化情况。热变形测量结果表明:A相机安装面指向最大变形57.5″,B相机安装面指向最大变形79.3″,模拟试验的结果可以作为卫星在轨运行期间热变形预测的依据。
黄杰罗达侯鹏尤超蓝孔祥森付鑫
关键词:遥感卫星热变形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气象卫星
基于时间窗口离散化的卫星成像任务最优路径规划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间窗口离散化的卫星成像任务最优路径规划方法,包括步骤1,将规划任务集中的任务按照可见时间顺序进行排序;步骤2,将每个任务的可见时间窗口按照等份数a进行离散化,共生成a个时刻点;步骤3,计算每个时刻点...
潘耀饶启龙罗达池忠明黄朝围
文献传递
天区划分与成像区域搜索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区划分与成像区域搜索方法及系统,包括设置星等对原始星表进行筛选,得到符合星等要求的标定用子星表。以原点为中心,计算截角二十面体的全部60个顶点坐标,形成对天球的32个无重叠全覆盖的均匀分区,计算32个分...
饶启龙彭建涛叶擎昊黄朝围郜蓓罗达连晓斌王世杰
SE(3)上航天器姿轨耦合固定时间容错控制被引量:9
2021年
针对相对运动航天器姿轨一体化控制问题,考虑执行器故障和控制输入饱和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的模糊自适应固定时间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在李群SE(3)的框架下建立并推导相对运动航天器姿轨一体化误差动力学模型;其次,引入执行器故障和控制输入饱和的问题,采用双幂次快速终端滑模面,并结合模糊自适应方法设计了固定时间稳定的容错控制器,可以实现执行器故障情况下相对运动航天器的高精度快速跟踪控制;然后,运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该控制器不仅能不依赖于系统的初始状态实现滑模趋近和到达阶段的固定时间稳定性,而且由于采用模糊逼近方法结合自适应更新策略可以实时高精度地估计系统的总扰动信息,因此可以达到快速高精度的容错控制目标;最后,对所提出的的控制方法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梅亚飞廖瑛龚轲杰罗达
关键词:模糊自适应容错控制
星上有效载荷扫描机构大干扰力矩实时补偿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上有效载荷扫描机构大干扰力矩实时补偿方法,其步骤主要包括:步骤一,当有效载荷扫描机构接收到中心管理计算机工作指令后,在启动以及运动过程中的加减速时刻通过串口向专用力矩补偿轮发送当前载荷的同步信息及当前工...
俞洁吕建民宋效正罗达张洋陆国平袁荣刚
文献传递
基于视场角的遥感卫星成像多边形区域目标动态分解方法被引量:6
2017年
考虑遥感卫星成像任务规划时对多边形区域目标的分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视场角的区域目标动态分解方法。首先根据卫星的轨道特性,计算卫星对区域目标的可见时间窗口;在可见时间窗口内,计算卫星对区域目标的最大、最小有效观测角度;再以卫星的视场角为角度偏移量,同时考虑幅宽的动态变化,将区域目标分解成相互平行且幅宽不等的条带。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区域目标动态分解方法,能够将区域目标有效分解,与传统的区域目标分解方法相比,可明显提高遥感卫星对区域目标的观测效率。研究结果可为遥感卫星自主任务规划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潘耀池忠明饶启龙罗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