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压
  • 2篇精子
  • 2篇高血压
  • 1篇地平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影像
  • 1篇中度高血压
  • 1篇妊娠
  • 1篇妊娠率
  • 1篇肾功能
  • 1篇他汀
  • 1篇轻中度
  • 1篇轻中度高血压
  • 1篇无精
  • 1篇无精子
  • 1篇无精子症

机构

  • 4篇哈励逊国际和...

作者

  • 4篇苏辉
  • 2篇左莉莉
  • 2篇刘娜
  • 2篇张旭刚
  • 2篇苗艳梅
  • 2篇沈林岩
  • 1篇冀雪霞
  • 1篇谷云芝
  • 1篇苗会玲
  • 1篇张宏

传媒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功能与交感神经活性在OSAHS并发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OSAHS合并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与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方法打鼾患者115例依照血压测定、多导睡眠检测情况分为单纯OSAHS组(O组,39例),单纯高血压组(H组,35例),OSAHA合并高高血压组(OH组,41例),另外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无打鼾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睡眠前后患者血压、交感神经活性及血管内皮因子。结果O、OH组minSaO_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HI显著高于H组和对照组(P<0.05)。H、OH组睡前血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O组(P<0.05)。O、OH组睡眠NE水平显著高于睡眠前(P<0.05)。醒后O、OH组内皮素均升高,NO下降,对照组和H组醒后内皮素下降,NO升高。O组NE与MDA正相关,醒后MAP与AHI、氧减指数、T90正相关,与minSaO_2负相关。NE与睡眠呼吸紊乱负相关,OH组内皮素与NP负相关。结论 OSAHS病情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
左莉莉苏辉张旭刚刘娜沈林岩白书义苗会玲谷云芝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交感神经活性
精子DNA碎片率与AIH或IVF-ET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率与因常见男性因素为主行夫精人工授精术(AIH)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治疗夫妇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因常见男性因素为主行AIH的患者64例及IVF-ET的患者46例,其中女方的促排方案相同,男女年龄均在40岁以下,平均年龄(31±9)岁,基本排除女方常见不孕因素。根据术中精子DNA碎片率的高低,分为五组:组1:术前3个月内精子DNA碎片检查结果正常组,24例(AIH,16例);组2:术前精子DNA碎片检查结果异常,经治疗后好转组,44例(AIH,30例);组3:术前精子DNA碎片检查结果异常,经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或拒绝治疗组,22例(AIH,10例);组4:术前未做精子DNA碎片率检查,术中留取精液检测结果异常组,10例(AIH,4例);组5:术前未做精子DNA碎片率检查,术中留取精液检测结果正常组,10例(AIH,4例);分别统计各组AIH及IVF-ET的临床妊娠率,计算两者均值,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组1、组2、组3、组4、组5妊娠率分别为37.5%、31.8%、31.8%、20.0%、45.5%。结论:精子DNA碎片率会显著影响以男性因素为主的AIH或IVF-ET的妊娠结局。
马刚李路冀雪霞苗艳梅苏辉乔志成
关键词:IUIIVF-ET临床妊娠率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影响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评估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38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18个月后,复查Holter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情况,复查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和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及房颤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和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转氨酶升高。结论两种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更优,且无明显肝肾损害。
左莉莉张旭刚苏辉刘娜沈林岩白书义
关键词:轻中度高血压快速性心律失常阿托伐他汀钙
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超声影像表现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超声影像表现特征,探讨超声检查在梗阻性无精子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5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先天性无精子症70例(先天组),后天获得性梗阻性无精子症55例(后天组),对所有患者行经阴囊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超声影像特征的差异。结果先天组患者的附睾头部回声杂乱检出率为40.00%,明显高于后天组的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组附睾体部附睾管扩张,附睾尾部附睾管扩张、炎性团块检出率分别为37.86%、20.00%、0.71%,均明显低于后天组的80.00%、62.73%、19.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组的附睾体部缺如、条索样改变、截断征检出率分别为19.29%、12.86%、17.86%,均显著高于后天组(0、0、0),附睾尾部缺如、条索样改变、截断征检出率分别为49.29%、4.29%、19.29%,也显著高于后天组(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组附睾头部、体部及尾部的细网状扩张检出率分别为63.29%、43.40%、53.57%,均明显低于后天组的94.59%、95.45%和94.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组附睾头部的管状扩张、多囊管状扩张检出率分别为10.13%、26.58%,均明显高于后天组的1.35%、4.05%,附睾体部的管状扩张检出率为47.17%,附睾尾部的管状扩张检出率为42.86%,均显著高于后天组的3.41%和5.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天获得性与先天性的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超声表现差异较大,应用经阴囊超声检查能够对二者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苗艳梅张宏马刚苏辉
关键词:梗阻性无精子症先天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