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生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GbTCP5与GbGL3启动子中TCP顺式作用元件的结合特性分析
- 2022年
- TCP转录因子是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特异性家族蛋白,但是棉花TCP转录因子家族中的大多数成员功能尚不清楚。为了定位GbTCP5转录因子调控的靶基因,本研究通过Plant CARE在线网站分析棉花纤维发育基因GbGL3上游3 000 bp启动子中的顺式作用元件,构建含有TCP顺式作用元件的载体PHISII-GbGL3和酵母表达载体p GADT7-GbTCP5,通过酵母单杂交分析GbTCP5与GbGL3启动子中TCP顺式作用元件的结合特性。结果表明:GbGL3上游3 000 bp启动子中包含TCP顺式用作元件和功能各异的顺式作用元件,酵母单杂交实验结果表明GbTCP5能够与GbGL3启动子中含有的TCP顺式用作元件结合。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GbTCP5转录因子的功能提供依据。
- 王怡于月华万会娜蔡永生倪志勇
- 关键词:酵母单杂交
- 海岛棉GbTCP15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根据陆地棉GhTCP15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技术从海岛棉品种‘新海21号’中克隆一个同源基因,命名为GbTCP15。海岛棉GbTCP15基因具有一个1 056bp开放阅读框,编码35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为38 057.4kD,等电点为9.01,序列中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TCP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对比表明,海岛棉GbTCP15蛋白与其他植物中的TCP蛋白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相当保守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bTCP15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上,推测GbTCP15在复制和转录的过程中发挥着信号转导以及转录调控等作用。进化树分析表明,海岛棉GbTCP15基因与雷蒙德氏棉GrTCP15基因分布在同一分支上。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海岛棉GbTCP15基因在茎部和15d纤维中表达量较高。研究表明,GbTCP15转录因子可能参与棉花纤维以及表皮毛的发育。
- 郑凯倪志勇曲延英王怡蔡永生陈全家
- 关键词:海岛棉TCP克隆
- 36份极端花性状与衣分的海岛棉资源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及综合评价
- 2025年
- 为了探究花器官性状和衣分对高温的响应,并筛选出耐高温的海岛棉资源,于2022年在新疆阿瓦提县对534份海岛棉资源的5个性状(4个花器官性状和衣分)进行了评价,并据此筛选出了36份具有极端性状的资源。统计分析发现,534份海岛棉资源5个性状变异系数范围在8.57%~26.56%之间。相关性分析揭示了花柱长度与其余4个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2023年,在阿瓦提县对筛选出的36份具有极端性状的海岛棉资源进行了增温棚高温胁迫试验,并测定23个表型性状。结果显示,36份极端资源在农艺性状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14个性状与对照相比表现出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识别出6个主成分,解释了总方差的85.34%。聚类分析将资源分为耐热、中耐热、热敏感和高度热敏感4类,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铃数、有效果枝台数等性状与耐热性(综合评价值)均呈正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花器官性状、衣分和花粉活力与综合评价值的拟合优度不高。本研究为海岛棉耐高温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种质资源。
- 李江博严青青蔡永生陈琴周强高曼陈全家郑凯
- 关键词:海岛棉遗传育种种质资源评价
- 棉花独脚金内酯D27基因表达与功能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究D27基因在棉花纤维及植株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得到棉属中18个D27基因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构及进化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探究了海岛棉纤维中6个GbD27基因的表达特异性,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了6个陆地棉GhD27基因,构建GhD27基因的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载体并转化至棉花,使用qRT-PCR技术检测其沉默效率及独脚金内酯(SLs)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并借助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测定了沉默植株的内源独脚金内酯含量。结果显示,棉花D27基因家族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726~816 bp,编码的D27蛋白含241~271个氨基酸;D27蛋白主要由α-螺旋与无规卷曲构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D27基因高度同源。海岛棉材料新海21的GbD27基因在0~35 d的棉纤维中均存在表达,可能对棉纤维发育存在重要调节作用。陆地棉材料新农大棉4号的GhD27基因在叶片和根部均得到有效沉默,表明已获得GhD27基因沉默植株。在陆地棉GhD27基因的沉默植株中,GhD27基因对独脚金内酯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内源性独脚金内酯含量与GhD27基因的表达水平有一定关联。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棉花D27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周强郭栋财蔡永生陈全家曲延英郑凯
- 关键词:棉花基因克隆
- 海岛棉重组自交系群体花铃期抗旱性评价
- 2022年
- 【目的】构建海岛棉分离群体,筛选抗、敏极端材料,为棉花抗旱种质改良和优质抗逆品种选育提供原材料,为棉花抗旱性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双亲及海海重组自交系群体71个株系为材料,在花铃期进行田间自然干旱胁迫,通过测定形态指标和产量相关指标,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双亲及RILs家系进行抗旱性鉴定及评价。【结果】7个性状被分为植株形态及单株产量相关性状和纤维产量相关性状2个综合因子;RILs材料划分为较敏旱型(28份)、抗旱型(26份)、敏旱型(14份)和强抗旱型(3份)共4个类群。得到多元线性模型:D值=-0.771+0.089×DC_(株高)+0.117×DC_(有效果枝数)+0.132×DC_(铃数)+0.343×DC_(有效铃数)+0.338×DC_(单铃皮棉重)+0.230×DC_(单株籽棉产量)。【结论】筛选出强抗旱材料HH-16、HH-61、HH-70和敏旱材料HH-051、HH-05,可以应用于抗旱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及抗逆种质创新研究。有效铃数、单铃皮棉重和单株籽棉产量可以作为棉花自交系田间抗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
- 杨龙赵福相段雅洁蔡永生郑凯陈琴陈全家曲延英
- 关键词:海岛棉重组自交系花铃期抗旱性评价
- 海岛棉纤维强度QTL紧密连锁InDel分子标记开发及效应评价
- 2025年
- 【目的】海岛棉具有优异的纤维品质,纤维断裂比强度是棉花纤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开发In Del分子标记,通过RIL群体和资源材料进行验证,并分析其有效性,为选育优异纤维品质海岛棉新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前期构建的213份Pima S-7和5917 F_(5:6)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进行QTL定位,获得调控海岛棉纤维强度数量性状基因座位点q FS-chr17-1,根据亲本全基因组测序(WGS)数据开发设计In Del标记,并在亲本间筛选多态性标记。根据表型数据选取40份极端家系材料初步验证所开发的多态性标记。在213份RIL群体和213份海岛棉资源材料中进行基因分型,并结合多年纤维品质数据验证标记的有效性。【结果】利用开发的2个In Del标记在RIL群体与海岛棉资源材料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表明,2个标记能够与纤维强度表型数据紧密连锁,所区分材料间纤维强度性状具有显著差异。通过组合2个标记基因型检测结果,发现4种组合类型的纤维强度呈现上升趋势,且携带Hap3(B/A)与Hap4(B/B)基因型的材料纤维强度显著强于Hap1(A/A)与Hap2(A/B)。In Del-3L2标记与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和纺纱一致性指数等纤维品质性状显著相关,所区分材料表型趋势与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根据多年环境下两试验点的纤维品质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环境间的纤维品质有差异,结合气温数据,发现所开发的分子标记受环境影响小。通过对213份海岛棉资源材料纤维品质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分子标记分型结果,共筛选出8份优异纤维品质材料。【结论】针对海岛棉纤维强度QTL位点(q FS-chr17-1)开发出2个与纤维强度紧密连锁的In Del分子标记,将两标记分型结果组合后仍具有有效性。In Del-3L2可以与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和纺纱一致性指数连锁。开发的In Del标记可以高效准确地检测海岛棉纤维高强度资源�
- 吕涛孙国清郭栋材陈全家蔡永生樊标星曲延英郑凯
- 关键词:海岛棉纤维强度INDEL标记